半芳族共聚酰胺合成及表征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低温溶液法制备不同链长的均聚酰胺、交替共聚酰胺和嵌段共聚酰胺,探究反应条件对聚酰胺序列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可定性区分半芳族及脂肪族聚酰胺,二胺链节中间碳原子的13 C-NMR化学位移和峰裂分情况可用于鉴别不同碳链长度的均聚酰胺、交替共聚酰胺及嵌段共聚酰胺.交替共聚酰胺PA6T/66、PA4T/46和PA3T/36特征碳原子的13 C-NMR化学位移分别为25.96、25.80和28.16.嵌段共聚酰胺特征碳原子出峰位移存在裂分,PA4T/46裂分位移最大.热重分析表明半芳族聚酰胺热分解温度高于脂肪族聚酰胺,碳链长度越长,热分解温度越高.
其他文献
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超高、击穿场强高、易于生产和密度小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中.但是由于聚合物本身低的介电常数而导致其能量密度较低,限制了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通过复合的方式向聚合物基体中加入不同形貌与特性的填料是提高聚合物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填充型聚合物基介电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类讨论了各种填料的优势与不足,探究了填料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及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填充型聚合物基介电储能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双峰泡孔聚合物材料是聚合物泡沫的一种特殊结构类型材料,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在超临界流体辅助间歇发泡工艺中,发泡体系的压力控制是诱导双峰泡孔形核和长大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多阶压力控制聚合物间歇发泡系统,制备了具有典型双峰泡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研究了不同一阶压降、一阶压降保压时间、二阶压降等工艺参数对聚合物发泡行为的影响以及所制备材料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在饱和温度为90℃及以上时,一阶压降3 MPa和8 MPa条件下均能形成良好的双峰泡孔结构;饱和温度的升高、一阶压降保压
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强等优点,常被应用于制造摩擦副关键基础件,如密封圈、齿轮、轴承保持架、转子叶片、活塞等.但迄今针对低温工况的聚合物摩擦学研究甚少,主要工作集中在常温和高温工况.面向低温环境的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应用与相关制备、改性工艺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备,极端服役环境下聚合物的摩擦学损伤失效机理还尚未完全清楚.此外,聚合物材料虽然具有众多优良的性能,但是其表面硬度低、温度影响大、易变形等缺点也同样明显,限制了其在低温摩擦学领域的应用,为此,研究者通过填充填料、表面
以苯丙乳液和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为有机组分制备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人工加速紫外老化的方法,对未老化和紫外老化1d、7d、15d、30d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剪切试验和压汞测孔试验.通过测试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剪切峰值应变、剪切断裂伸长率、剪切韧度、剪切峰前韧度和孔隙结构,研究了紫外老化对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紫外老化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剪切韧度和剪切峰前韧度,增强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不断增大,紫外老化3
石墨烯在结构及性能上的独特优势赋予了其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石墨烯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对石墨烯的层数和结构尺寸十分敏感.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典型的石墨烯纳米颗粒,分别是极少层石墨烯(1#)、少层石墨烯(2#)和多层石墨烯(3#),将它们分别添加在现有的润滑油中,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并对其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粘度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制备的石墨烯纳米流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高速离心机测试发现,其分散性较好,无团聚现象.在温度相同、石墨烯颗粒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情况下,1#石墨烯所制
针对聚脲涂层,研究了其在自然曝晒180 d过程中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光泽度等表面性能以及烟密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结构与形貌进行了机理研究,并分析了自然曝晒条件下涂层耐老化性能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曝晒后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光泽度和烟密度分别下降了99.89%和82.20%;而润湿性、热稳定性提高;曝晒后涂层的表面发生龟裂,其粗糙度增加.曝晒过程对涂层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大,曝晒后
气凝胶材料是一类具有三维纳米结构的多孔材料,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环保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催化、医药卫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由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多糖制备得到的气凝胶材料不仅能够保持传统气凝胶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低密度的特点,还具备了天然高分子可再生、可降解、生物兼容性好的优点,成为了当前的热门材料之一.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金属节点以及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组装形成的多孔框架材料,在吸附、催化、传感、载药等领域都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对材料应用功能
采用水热法以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为原料合成了高长径比钛酸钡纳米线((BaTiO3 nanowires(BTN));为了改善BTN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并保持BTN完整的化学结构,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其包裹在BTN表面形成P-BTN纳米线;随后将P-BTN作为高介电常数填料加入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基体中制备出耐高温的PMIA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P-BTN含量对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击穿强度的影响以及高温下P-BTN/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
富氮炭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在化学催化、吸附分离、电极材料、储氢、染料废水处理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富氮沥青由于原料丰富、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且易大规模生产,作为一种优秀的富氮前驱体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工作以含氮单体喹啉为原料,5%(质量分数)的AlCl3为催化剂,采用自升压法合成了四种喹啉沥青(QLP),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分析仪对四种QLP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PLM、Raman和XRD研究了喹啉沥青衍生炭(CQLP)的氮含量及微观结构随炭化温度的变化
噪声是载人航天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航天器环境噪声升高会直接影响航天员工作和休息,进而影响空间科学任务.然而,以往在轨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存在较多噪声过大的问题,多孔吸声材料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应用并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我国空间站预计2022年底建成,了解声学多孔材的声学模型以及吸声机理对我空间站运营阶段的降噪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刚性框架假设,多孔吸声材料声学等效模型分为经验模型和唯像模型,Delany-Bazley是常用的经验模型,采用此模型不能对多孔材料吸声的性能提供精确的预测,唯象模型考虑了声波在材料孔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