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粪换粮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冬天,我8岁,哥哥10岁。那时,我们家还是个大家庭,人口众多,上有太奶奶、爷爷、奶奶,下有哥哥、我和两个年幼的妹妹。全家九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劳动力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而母亲因为干活儿慢,只记半个工。每年秋天,我们家都因挣的工分少,在生产队里“涨肚”(欠生产队的钱),而领不到足够全家人吃一年的口粮。
  因为粮食不够吃,我们兄妹每天放学后就挎着竹篮满山遍野地挖野菜,回来后妈妈和上少量的玉米面包菜团子吃,有时也做菜粥喝。父亲看到一家老小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心如刀割。万般无奈,他开始实施心中酝酿已久的“拾粪换粮”计划———父子三人一起给生产队拾粪挣工分,再用工分向生产队换取粮食。事先,父亲召集我和哥哥开了一个小会,父亲问我和哥哥:“你们爱太奶奶、爷爷、奶奶和妹妹们吗?”我和哥哥点着头说:“当然爱了。”父亲又说:“你们忍心看到他们挨饿吗?”我和哥哥晃着脑袋说:“不忍心。”“那我们家里的三个男人是不是该想办法让我们所爱的家人吃饱饭呢?”我和哥哥点头说:“嗯哪。”“那我们从明天早晨起就去拾粪,用粪换粮食……”
  那時候,北方的冬天嘎嘎冷,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早晨的气温是一天里最低的,平均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我和哥哥天不亮就被父亲“赶”起来,穿上棉袄、棉裤,戴上狗皮帽子和棉手闷子(手套),脚上穿着胶皮乌来鞋,挎着粪筐,手握铁锹,走街串巷到处拾牛、马、猪、狗等动物的粪便,拾满一筐,就挎回家倒在院子的角落里。父亲给我和哥哥定下了拾粪指标,每天早晨上学前,每个人必须要拾满三筐粪,否则就不让吃饭。
  那时,我长得瘦小枯干,一满筐粪压在我的胯骨上很疼,但为了能吃饱,我依然咬紧牙关完成任务。后来,父亲看到我挎着粪筐走路踉踉跄跄的样子,很是心疼,便给我和哥哥做了一个小爬犁,让我和哥哥团结合作,我拉爬犁,哥哥拿着铁锹往粪筐里拾粪。有了小爬犁,我和哥哥轻省了许多。

  那个冬天,我们父子三人拾得的粪在院子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开春,生产队长派一些社员和生产队的会计到我们家收粪,一过秤,足足3万斤!我和哥哥在旁边四只眼睛盯着生产队的会计在账簿上记下了60个工分。我和哥哥得意地看着父亲,父亲眯着眼睛笑了———如果按去年的生产队分红标准计算,60个工分能分60块钱或200斤小米或400斤苞谷子呢!有了这些额外分得的粮食,我们家再也不用为揭不开锅而发愁了。
  万万没有想到,转过年的春天遭了大旱,庄稼收成不好,田里没打多少粮食出来,到秋后一核算,生产队每个工分只相当于一分钱。我们父子三人拾一个冬天的粪所挣得的60个工分,只得到生产队的分红6毛钱或2斤小米。
  那年,那粪,那粮,以及那一段艰难的岁月,永远地沉淀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一生挥之不去。
其他文献
离端午节还有两周,奶奶就張罗包粽子的各种材料了。从糯米的挑选,红枣的晾晒,再到豆沙的制作,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端午的早晨,草叶上的露珠还在闪闪发亮,奶奶已经早早起床,到山坡上竹林边采摘几把箬竹叶,再将毛竹笋外衣撕成条状挂在竹竿上阴干,当扎线备用。  挑选叶面宽、无裂缝的当年嫩箬竹叶,去梗,在溪边用毛刷反复清洗,入沸水锅里煮三五分钟,袅袅蒸汽升腾起来,一股久违的清香扑面而来,弥漫在整间厨房里。捞
初一那年暑假,我随爸爸去武当山旅游,在那里我遇到了最美的“风景”。  “滴答……滴答……滴答……”汗水随着秒针的转动不断滴落。旅游大巴车里,空气浑浊滚烫。汽车空调中途就坏了,发动机因行驶太久也变成了火炉,发出令人恼火的轰鸣声,毒辣的阳光透过玻璃在乘客们的额头上捏出了一个个“川”字。心烦意乱之时,突然我的耳畔传来一串稚嫩的童音:“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柔美的韵律像清风拂过柳梢,让我的心情平复了
我家的水杯  一手叉着腰  站在桌面上  不言不语  当人们口渴时  它站直身子  弯腰的热水瓶  脱掉头顶的帽子  和水杯  说上幾句悄悄话  小小的水杯  不爱交谈  但杯里装的  永远是满满的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陈梦家  我们从象牙塔中走来,如温室的花朵,稚气未脱,却要尝试做一朵野花。  如野花般的生活,在我进入初三后开始了。  过去的十几年里,我的父母、老師这样评价我:不成熟,不懂事。小时候,我不在乎,升入初三后,我对他们的这个评价极其反感。我常反驳:“谁说我不成熟,谁说
时光飞逝,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有欢声笑语、有伤心悲愁……让我最开心、最难忘的,是那一次……  那天,班里正在上语文课,校长急匆匆地把班主任吴老师叫了出去,低声谈论着什么……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在偷偷地与周围同学说话,有的在悄悄地写其他科目的作业,而我则在复习学过的内容。突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抬头一看,原来,吴老师神色忧虑地站在讲台上,“唉!”老师叹息了一声。我们都摸
乘舟沿淮河顺流而下,舟至下游,你的视线里会突然出现一座山城,那便是我的家乡———江苏盱眙。“盱”意为高瞻远瞩,“眙”意为旷大致远,登高远眺就是盱眙这座小城的精神内核。  盱眙,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自古以“都梁十景”闻名:杏花园春昼云蒸霞蔚,宝积山落照如诗如画,玻璃泉浸月美轮美奂,会景亭陈迹耐人寻味……米芾笔下的盱眙古韵悠悠,却一直不为大众所知,甚至还有人将这里读成“于台”。  相传一种名为都梁的异
凤凰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唱凤凰”则是一种表现祥瑞之意的说唱表演,一般在春節期间进行,通常由五人组成一个班子,他们一人举凤凰,一人执大锣(领唱),一人执鼓,一人执小锣,一人执钹,举凤凰的人同时捧托盘收钱。不过,现在“唱凤凰”已不再是讨钱谋生的手段,而是烘托过年喜庆气氛的表演,所以不需要捧盘子收钱了。  “唱凤凰”一直流传在靖江的沙上新桥、东兴、八圩一带,过去这种小规模民间文艺活动团体很多,但随着人
欣赏过祖国山河的诸多美景,但让我心灵震撼、耳目一新的是被誉为“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七八月份是最美的季节,能亲眼目睹这传说中的仙境,是我期待已久的。尽管浏览过不少相关图片,可置身其中时,我仍然被眼前令人窒息的美触动、震惊。  那天风和日丽,远远望去,平静的湖面宛若一面明亮的大镜子,蓝色由深至浅,层次分明,在阳光的照耀下晶瑩清澈,美轮美奂。  远处的蓝天白云、连绵起伏的山脉,
今晨京城又下雨了。这已是入秋以来的第二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风秋雨总给人以萧瑟之感。“秋风秋雨愁煞人”,鉴湖女侠秋瑾的遗言在这样的天气里最能打动人心。这诗句并不是秋瑾的原创,她引用的是清代诗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怀》:“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悲秋伤秋这种情绪并非自秋瑾始,古已有之,所谓“春女感阳则思,秋士遇阴则悲”。伤秋悲秋是描写秋
一次数学考试,有一道填空题不会做,我苦思冥想,纠结了半天,想破了头依然毫无头绪。  一想到就差这道题,我无法拿到满分,心里更是懊恼万分。听着周围“唰唰”的答卷子声音,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坏念头——作弊。这是我第一次想到用这种办法解决问题。平时若是遇到不懂的题目,我动动脑筋就会解开,可今天不知为何不仅做不出来,居然还想到了作弊。我叹了一口气,朝旁边一瞥,发现同桌也在想着这道“世纪难题”,但他很快便信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