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所有的智能优势,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符合自己的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改革的思路。总结了当前教学过程中有用的教学手段,力求体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策略,在评价中形成自我认识,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古诗;教学
  中国古诗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音韵优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和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小学古诗教学应该充分根据小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利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使他们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发展学生的智能。
  每个人都存在多元的智力潜能,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更使人的智力多元化发展变得显明,区别更大。古诗作为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责任通过古诗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培养是一种实践,只有放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充分肯定和利用学生个体的智能优势,才能够做到优势智能向更优的方向发展,弱势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相应的提高。
  一、多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源泉。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入环节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前一辈的教师实践为课堂导入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多元智能理论为课堂导入环节提供了新的思路:导入环节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引发学生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对问题进行思考。每一首古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创作的背景,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或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讲,使学生对该诗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的可以采用音乐作为导入的手段。例如:在教送别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听听《长亭送别》这首歌,让学生谈谈听完以后的感受,进而导入送别诗的课题。不同的老师的优势智能不同,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充满乐趣。
  二、多元呈现古诗,拓宽学生视野
  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需要感知和理解古诗的大意。教师要以多元的角度切入。教师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古诗。学生在汇报学习情况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智能优势多维度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在学习上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进步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在传统的检测中,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多元智能的课堂中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弥补了他们智能的劣势。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建构多元智能古诗学习课堂。
  在教学前后学习任务结束后推荐学生阅读古诗的篇目,充实学生阅读的内容。
  (一)分门别类,由浅入深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至今有记载的古诗词浩如烟海。有的古诗词对成年人来说也是难度很大的。要想改变小学生不选择课外阅读古诗词的现状,教师必须下一定的功夫,向不同年年阶段的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古诗词。教师在筛选古诗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分门别类,由浅入深”原则。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战争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哲理诗。课外阅读的古诗应与教材同步或相照应。从形式上,小学阶段课内出现的古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为主,内容上主要是写景抒情、叙事抒情为主。因此,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多读写景、叙事、抒情类的绝句。
  (二)以一带多,延伸课外
  小学生课内出现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与之相对应的古诗很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但要熟读,而且数量也要多。多读不同类别的诗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完课内的古诗,引导孩子们课外收集与之相关的诗歌。二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均出现了送别诗,学习完以后可以教师推荐或者引导学生课外收集送别类的古诗。低年级孩子只要求熟读成诵,了解古诗的大意即可。高年级的孩子除了能熟读和知大意以外,还要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探究送别诗的异同。
  三、多元巩固成果,促进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总会布置课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方式不能做好分层反映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更不能反映出不同学生的认知方式。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因为言语——语言智能相对较差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较大困难,无法做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久而久之,厌学的情绪就会慢慢滋生。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其中一个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别和个性差异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能反映出学生差别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学生交流古诗学习的收获,分享学生阅读的快乐。
  (一)敞开心扉,畅谈收获
  与他人交流分享阅读的收获,有利于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内化通过课外阅读所学的知识。通过交流,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不同的学生的兴趣不一,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所接触到的读物也有差异。通过交流,有助于孩子更广发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诗。
  (二)成果展示,形式多样
  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成果汇报、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卡等等。
  (三)加强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
  1. 摘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录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有助于学生记忆。摘录是语文学习的法宝,更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摘录精美的诗句。这一方面是很多教师包括笔者都忽视了它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常要求学生做读书卡或者手抄报,这些都没有一个系统性,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任务。读完以后要求学生做手抄报,要求学生空间智能比较强,善于排版、绘画,还要求字写得好看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做手抄报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其实在这一方面,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设置一本课外阅读摘录本,没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只要求学生对在课外阅读中精彩的语句或喜欢的诗句摘录下来,注明所摘录的内容的出处,如果有感受的还可以写几句,换一种形式,可能更能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2. 背诵
  古诗的节奏感、音乐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多读、多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背诵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古诗和个人的特点,进行理解记忆、联想记忆、归类记忆,鼓励学生分析诗歌的特点和个人的特点,多元化积累,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教师不能再把课堂当作一个静态的、一劳永逸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向动态的教学实践。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鼓励学生运用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并在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时能够及时给出参考的意见,相机点拨和引导。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
  多元智能具有四种特性:整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各种智能是同等重要的,但基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差异而以不同的方式及程度存在个体上,在实践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个体智能的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发,这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所在。中华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数千年文明和文化的积淀。它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激励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综合了自然美、人生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对发现教学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智能强项为突破口,设计出能够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地运用自身的智能优势,提升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与否和合作的顺畅情况将对整个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掌控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如何克服交流障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待。  【关键词】语文教学;交流障碍;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共存的一个相互交流信息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一切活
【摘 要】科学素质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素质教育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通过四个策略,提升学生科学素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从小树立科学思想。  【关键词】科学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
【摘 要】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采用评价符号,评价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评价符号;评价形式;评价主体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形式的作业评价让学生无动于衷,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评价功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呢?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进行
【摘 要】古诗词鉴赏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认真复习,要准确把握考点要求,明确考查方向,掌握鉴赏技巧。本文从诗词鉴赏中的形象解读出发,结合鉴赏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考诗歌鉴赏;策略;比较阅读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的命题,诗歌鉴赏已经成为一个亮点,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遣词造句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笔者谈谈
【摘 要】激励教育与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相契合,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开放,有助于开放性课堂教学开展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激励教育;开放性;课堂教学  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激励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激励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
【摘 要】根据小学生爱说的特点,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英语口头作文。英语口头作文教学中,要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想象获取丰富的表达材料,培养他们围绕中心话题进行具体表达的能力。这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以及日后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年级;英语;口头作文;教学  一、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口头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口头
【摘 要】本文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主线,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阐述养成良好习惯是时代给予老师们的核心教育任务的观念。这是一种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将会支配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美德,能促进人格优化,对社会群体、民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结合起来,根据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的优势,制定可行的养成规范的行为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反复的训练,最终达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 
【摘 要】网络的互动性、游戏的趣味性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其中,迷恋网络游戏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位“学习杀手”,它“夺”走了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正确使用网络。  【关键词】时间;学习;兴趣;网络游戏  我们不可否认网络能使我们获取大量的信息,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
【摘 要】随着番禺区开展“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和“电子书包”的推进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研学后教”和“电子书包”为我们摆脱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研学后教”和“电子书包”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意识;电子书包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校应在完成国家和地方所提供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对此,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进行了有益探索,认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确立特色校本课程;依托本区域优势,多方联动,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原有资源及做法,结合目标予以整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