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的高效课堂,不是40分钟就能达到的,而是关乎到好几个环节。对高中化学而言,要构建高效课堂,仅仅靠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意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课前应该备课充分,包括熟悉教材、明确目标、研究学生等。而课堂则是主阵地,教师要构建和谐的氛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多运用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模式,圆满而高效完成课堂教学。课后,还应该跟踪辅导,使学生及时消化,真正把握知识点。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该把它们看做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 ; 高效课堂 ; 课前准备 ; 课堂实施 ;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0-01
课堂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如果课堂高效,师生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师生都是受害者。对课堂是否高效,其评判标准并不能仅仅是分数,还应该看学生是否在创新能力上得到提高。低效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以绝对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而高效课堂,是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面对高中化学课时数的调整,如何才能 把既定的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正是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如何才能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准备要高效
课前高效的准备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具体来说,课前准备要做以下工作:
1.备内容
化学教材是最好的范本,首先在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之上,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解读分析,力争在课堂上能讲清讲透。其次就是在方法选择上,根据知识的类型,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例如有机化学新授课时,有机反应方程式不必直接告知给学生,可用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从而掌握反应机理,由此推广到同类其他物质,如此一来,学生的印象肯定深刻。再者就是教学流程的设计,知识点的呈现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提问不能流于形式,每个问题的设置都是有目的的,问题间环环相扣。以问题为主线,让教学流程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课堂是否高效不是看你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把解决学生实际存在问题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样的课才是高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必须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搞清学生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3.备训练
教师自己先把习题做一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变式题和巩固题,力争做到同一问题不重复,精讲精练,重点问题变换角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课堂实施要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建立在每一堂课的积累基础之上。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已发生转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 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有了学习的热情,探究问题才会积极,研究问题才会更加深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立足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创设问题情境
高效的学习一定离不开情境,脱離情境的学习,往往会变得很枯燥、机械。所以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例如在研究某一物质性质时,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最终自己找到答案。因此,有了情境学生的思考才会有针对性,才可以深入进去。
2.多采用合作探究的互动式学习模式
我们很多教师担心放手让学生讨论的话,只会浪费掉时间,而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开始我也有这样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简单的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讨论解决,而且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对化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对化学习题讲评时,对学生中典型错误,教师可以投影展示,把错误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 自己寻找答案,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解决了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化学习题中的同一类型的问题,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节省了讲评时间,提高了效率。
3.多给学生消化整理、内化的空间
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一个人讲的话,学生成了看客,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高中化学学的内容既多又杂,如果没有时间消化整理的话,肯定记不住,理解也不会透彻。所以每节课都必须给足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碰到新问题才可以从容地应对。
4.要有当堂检测的反馈练习
检测是为了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知道学生掌握 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当堂检测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另一方面,可发现学生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下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课后辅导要高效
课后辅导“勤”字当头。例如,对学生作业可进行“二次批改”,因为老师还会再看,这样促使学生上课不得不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对已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纠错,搞清错误的原因,这是实实在在效果。对于边缘生,可采用“面批”的方式,一对一当面辅导,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矫正不良习惯。同时在交流 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关爱,这是他学习的 源动力。
总之,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课堂和课后多花心思,多尝试实践,师生多互动参与,真正体现化学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新课标 ; 高效课堂 ; 课前准备 ; 课堂实施 ;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0-01
课堂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如果课堂高效,师生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师生都是受害者。对课堂是否高效,其评判标准并不能仅仅是分数,还应该看学生是否在创新能力上得到提高。低效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以绝对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而高效课堂,是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面对高中化学课时数的调整,如何才能 把既定的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正是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如何才能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准备要高效
课前高效的准备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具体来说,课前准备要做以下工作:
1.备内容
化学教材是最好的范本,首先在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之上,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解读分析,力争在课堂上能讲清讲透。其次就是在方法选择上,根据知识的类型,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例如有机化学新授课时,有机反应方程式不必直接告知给学生,可用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从而掌握反应机理,由此推广到同类其他物质,如此一来,学生的印象肯定深刻。再者就是教学流程的设计,知识点的呈现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提问不能流于形式,每个问题的设置都是有目的的,问题间环环相扣。以问题为主线,让教学流程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课堂是否高效不是看你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把解决学生实际存在问题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样的课才是高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必须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搞清学生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3.备训练
教师自己先把习题做一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变式题和巩固题,力争做到同一问题不重复,精讲精练,重点问题变换角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课堂实施要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建立在每一堂课的积累基础之上。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已发生转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 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有了学习的热情,探究问题才会积极,研究问题才会更加深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立足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创设问题情境
高效的学习一定离不开情境,脱離情境的学习,往往会变得很枯燥、机械。所以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例如在研究某一物质性质时,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最终自己找到答案。因此,有了情境学生的思考才会有针对性,才可以深入进去。
2.多采用合作探究的互动式学习模式
我们很多教师担心放手让学生讨论的话,只会浪费掉时间,而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开始我也有这样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简单的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讨论解决,而且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对化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对化学习题讲评时,对学生中典型错误,教师可以投影展示,把错误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 自己寻找答案,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解决了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化学习题中的同一类型的问题,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节省了讲评时间,提高了效率。
3.多给学生消化整理、内化的空间
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一个人讲的话,学生成了看客,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高中化学学的内容既多又杂,如果没有时间消化整理的话,肯定记不住,理解也不会透彻。所以每节课都必须给足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碰到新问题才可以从容地应对。
4.要有当堂检测的反馈练习
检测是为了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知道学生掌握 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当堂检测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另一方面,可发现学生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下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课后辅导要高效
课后辅导“勤”字当头。例如,对学生作业可进行“二次批改”,因为老师还会再看,这样促使学生上课不得不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对已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纠错,搞清错误的原因,这是实实在在效果。对于边缘生,可采用“面批”的方式,一对一当面辅导,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矫正不良习惯。同时在交流 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关爱,这是他学习的 源动力。
总之,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课堂和课后多花心思,多尝试实践,师生多互动参与,真正体现化学课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