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的高效课堂,不是40分钟就能达到的,而是关乎到好几个环节。对高中化学而言,要构建高效课堂,仅仅靠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意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课前应该备课充分,包括熟悉教材、明确目标、研究学生等。而课堂则是主阵地,教师要构建和谐的氛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多运用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模式,圆满而高效完成课堂教学。课后,还应该跟踪辅导,使学生及时消化,真正把握知识点。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该把它们看做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 ; 高效课堂 ; 课前准备 ; 课堂实施 ;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0-01
  课堂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如果课堂高效,师生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师生都是受害者。对课堂是否高效,其评判标准并不能仅仅是分数,还应该看学生是否在创新能力上得到提高。低效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以绝对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而高效课堂,是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面对高中化学课时数的调整,如何才能 把既定的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正是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如何才能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准备要高效
  课前高效的准备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具体来说,课前准备要做以下工作:
  1.备内容
  化学教材是最好的范本,首先在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之上,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解读分析,力争在课堂上能讲清讲透。其次就是在方法选择上,根据知识的类型,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例如有机化学新授课时,有机反应方程式不必直接告知给学生,可用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从而掌握反应机理,由此推广到同类其他物质,如此一来,学生的印象肯定深刻。再者就是教学流程的设计,知识点的呈现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提问不能流于形式,每个问题的设置都是有目的的,问题间环环相扣。以问题为主线,让教学流程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课堂是否高效不是看你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把解决学生实际存在问题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样的课才是高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必须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搞清学生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3.备训练
  教师自己先把习题做一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变式题和巩固题,力争做到同一问题不重复,精讲精练,重点问题变换角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课堂实施要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建立在每一堂课的积累基础之上。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已发生转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 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有了学习的热情,探究问题才会积极,研究问题才会更加深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立足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创设问题情境
  高效的学习一定离不开情境,脱離情境的学习,往往会变得很枯燥、机械。所以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例如在研究某一物质性质时,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最终自己找到答案。因此,有了情境学生的思考才会有针对性,才可以深入进去。
  2.多采用合作探究的互动式学习模式
  我们很多教师担心放手让学生讨论的话,只会浪费掉时间,而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开始我也有这样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简单的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讨论解决,而且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对化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对化学习题讲评时,对学生中典型错误,教师可以投影展示,把错误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 自己寻找答案,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解决了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化学习题中的同一类型的问题,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节省了讲评时间,提高了效率。
  3.多给学生消化整理、内化的空间
  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一个人讲的话,学生成了看客,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高中化学学的内容既多又杂,如果没有时间消化整理的话,肯定记不住,理解也不会透彻。所以每节课都必须给足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碰到新问题才可以从容地应对。
  4.要有当堂检测的反馈练习
  检测是为了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知道学生掌握 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当堂检测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另一方面,可发现学生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下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课后辅导要高效
  课后辅导“勤”字当头。例如,对学生作业可进行“二次批改”,因为老师还会再看,这样促使学生上课不得不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对已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纠错,搞清错误的原因,这是实实在在效果。对于边缘生,可采用“面批”的方式,一对一当面辅导,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矫正不良习惯。同时在交流 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关爱,这是他学习的 源动力。
  总之,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课堂和课后多花心思,多尝试实践,师生多互动参与,真正体现化学课堂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新的概念的确立和新的规律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探索和发现。因此,物理教学要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教师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设物理教学情境、重视实验教学、丰富课外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 创新意识 ; 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
【摘要】本文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1(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于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以期更好的积累起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03-01  经过一段时间的
目的: 通过染料渗入法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比较Er,Cr:YSGG激光预备与传统牙钻预备离体牙V类洞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30颗因正畸拔除的
【摘要】高中物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和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理性思维的基础。高中物理的课程中知识点较多,难度系数较大,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考察较多,正因为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导致物理成绩不高,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摘要】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准确把握学习者的现状,如何从课程标准以及学习起点两个角度分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出能获得预期学习结果的系列学习活动,根据观察或者测验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并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关键词】化学教学 ; 目标 ; 策略 ;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2-01  假如将课堂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