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全国新课标卷模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和“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在保持整体风格相对稳定的同时,进行了适度创新。试题有三大亮点:关注生活实际,彰显价值引领;知识能力并重,凸显能力立意;难易适中,区分度好。试题存在四点缺憾:呈现方式及能力考查方式单一;设问具体,但有的答案设置模糊;求稳有余,创新不足;分值分配有待细化。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稳定;创新;亮点;缺憾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以下简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可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生态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很多的不良因素,想要对此情况进行改善必须要进行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设,结合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现状,积极找寻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有效对策。本文就是对此内容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程度也
一 中国导游“打飞的”泰国献血  “中泰两国人民是好朋友,杨莉为在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献血,她的举动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泰国人欣赏和钦佩这种为他人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无价的。”这是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科甘5日晚在曼谷会见来自中国南京的导游杨莉时说的一番话。  科甘提到的献血事件发生在上月下旬。9月22日,杨莉从微信朋友圈获知一名四川籍游客在泰国布吉岛受伤急需稀有血型Rh阴性血动手术。在内地,R
在江苏新课标高考中,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考查,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在附加题(理科)的选做题部分,占10分.由于此题难度不大,故而成为考生们的首选.对于高考来说,争夺分数才是硬道理.那么如何才能稳稳地把这10分收入囊中呢?希望本文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高考要求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2.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題5分,共70分)
多向思维之于作文,旨在训练同学们在思维时学会对同一问题、同一素材、同一题目、同一体裁的不同处理: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构思不同、手法不同等。清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诗文家最忌雷同……惟其篇篇对峙,段段雙峰,却又不异而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那么,同学们在作文中如何多向思维呢?  一、立意时,要学会客体发散和主体发散  客体发散,是就写作对象而言的。对象的特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
写议论文,不同于政治学科上的答论述题。议论文在说理时,不能“裸说”。因为这个“理”就犹如“盐”一样,如果“裸吃”,只会让人吐舌蹙额;只有溶入菜中去吃,才会百味横生。为此,议论文中的说理,要想少一点“说教气”,多一点“语文味”,还需找溶“盐”之“菜”下锅。梳理、整合一下《文汇报》《半月谈》《读者》《青年文摘》等读物中的精妙说理段子,我们可以发掘出提升说理力的如下五件利器:  一、人  议论文说理中所
导数,一向被认为是研究函数问题的“神器”,有些问题看似与导数无关,其实必须依赖导数才可以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直击几例导数的应用创新题.  一、函数的零点问题  例1已知函数f(x)=1 x-x22 x33-x44 … x20172017,则函数f(x)在其定义域內的零点个数是()  A.0B.1C.2D.3  解析:求导得f′(x)=1-x x2-x3 … x2016,可知:当x=-1时,f′(x)
多变量最值问题是中学数学常见问题之一,该问题在近年来高考及高考模拟考试中时常出现.由于这类试题的内涵丰富、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变化复杂,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双基”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大部分学生常常感到困难,不知从何处突破.为解决这一难点,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构造等差数列解决某些非数列的高考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供高中师生教与学时参考.   评注: 此题从表面上看似乎
一、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错误  高考英语写作中要求考生对给定素材进行约30个词的概述,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很多考生在平时检测中,基本上是根据字面的意思和个人的理解,从文中直接选用部分词句进行概括,而不去考虑所概述内容是否精炼、准确和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主要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1. 概括内容要点不完整;2.使用太多细节内容而不是用概括的语言;3.过多引用原文词句;4.词数过多;5.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