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目前的外语基础存在主要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被动的学习,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多于启发,这样既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21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以教育为中心,以人为本,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又是教育的关键,英语是通往世界的窗口,因些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要高,突出表现在教师应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与人合用的能力,以及通过英语获取世界各方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程只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兴趣,被动学习,使教学难以起到较高的效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新教材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真正形成多维互动、多向交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因此,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口、笔表达的交际能力,才能够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未来的需求。
  二、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正确理解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師不应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因为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要改变以往一言堂或填鸭式教学,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生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排斥教。相反学生要学到一辈子受用的本领,教师的教是极为重要的。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启发学生、熏陶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拐杖,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上升为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以学为重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学生的主体参与,即教师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并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广大教师的责任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他们的主体意识相对于成人较弱,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需要教师培养、提高和引导的。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四、如何充分发挥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落实到每堂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不断奋进的动力。例如,有一位男同学英语成绩很好,我鼓励他为自己订一个中学毕业时超过一般水平而自己又能达到的目标,他说他的目标是阅读原著。他这样做了,把学习目标自动落实于每堂课的学习过程中。那年高考,他的总分全市第二名,而英语成绩则是全市第一,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
  五、围绕同一个语言项目,提出不同要求
  课堂交互活动中,减少做这做那的规定,尽量多给学生一点选择,多给学生一点自主,学生就能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参加交互活动,尽量发挥出最高水平。例如,听力练习中,要求学生合上书,但我允许学生在听不懂的情竞下,可以打开书看一点听一点。
  鼓励学生的冒险精神。课堂上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稍微高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说我们说的1+1)。有的学生踊跃发言,即使答错了,也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别的学生没有举手),答对的学生则分析他们思维的高明之处,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则分析他们思维的高明之处,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欣赏。
  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语法形式被用来完成交际任务。这是前两方面优点的结合和发展,而学生在完成任力的过程中,主体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