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对被理性精神关怀领域的触探与拓展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史诗体兼文史,具有较高的史论价值和文学价值,且题材广泛,极具民族特色。诗人不再循着时间的线索去叙述历史,而是将历史图景与此时此刻的情景剪辑并列在一起,去了悟诗意和哲理。咏史诗是理性因素而不是感情因素的渐渐突出,由理性因素的消长支配着艺术结构的变化,以深刻敏锐的思想而非感觉来触探与拓展历史的内涵,将诗的形象、对历史的评断和诗人的感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其他文献
从《汉书》中《武帝纪》与《公孙敖传》的对照印证中,可发现二文在记载上有所出入。从《汉书》中搜取旁证可考查出《武帝纪》中关于公孙敖的事迹生平记载俱实,而《公孙敖传》之
现实经济生活中.少部分人以非法手段无偿使用或占有他人已被界定的知识产权.构成了经济活动中约非秩序行为。若使非秩序行为不发生或少发生.惟一的条件是使非秩序行为的风险损失
文学史观由文学和历史两种观念构成,在撰史的过程中首先应强调文学史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来观照和把握文学史现象,以文学的观念来贯穿史的观念。这特殊素质主要包括:强烈
许学夷以“入神”、“入圣”为切入点,区别李杜与盛唐诸公的成就,在纵向深度上抓住了李杜诗歌水平高超的关键,这是文学批评史上别开生面的说法。“入神”不仅需要“入圣”的能力
在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模式造成了城市化与非农化的背离,致使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这种滞后会带来偏差吗?通过中外比较和数理分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