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来“星”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事儿还得从遛狗说起。
  我家养着一条大金毛,如果从辈分上讲,我是它姥爷。干脆说吧,我们家一直就是把狗当人养着。狗是女儿结婚后,女婿为女儿买的。因为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一个人居家,女婿担心不安全,就从网上购回了这条金毛犬。待到女儿预产的时候,家里人从网上看到说,狗狗对孕妇不好,容易得病什么的,女婿就有意将狗狗送人,结果女儿不让,为此俩人还闹了不小的别扭。送人不行,养着也不好,怎么办,见女儿为此伤心掉泪的样子,我心软了,说,那就我替你们养着吧。说实话,我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何曾有这样的能力,何曾有这样的爱好?说出去,熟人也不信啊!可就这样,我还是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铲屎官”。
  这些日子一直闹疫情,本地出台有“六不准”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不准出门遛狗,这当然与省文明办在疫情期间“倡导不领宠物出门”的要求有别,也只好遵照执行了。可一直圈着也不行,就在疫情减轻,省里实行“二级响应”后,晚上万家灯火时,领着这个灵物出来走动走动。这一走动,便走动出一些事情。
  那是2月22日晚上,我在楼后牵着金毛溜达,忽然发现西边天空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感觉不是太高,却特别明亮。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夜里一碧如洗,星星是特别繁密的。也曾在夏夜无数次仰望天空,对深邃无涯的夜空里闪闪发光的星星,产生过无穷的遐想和憧憬,什么牛郎星織女星,什么北斗星启明星都还是知道一二的,就是没有见过这么亮,这么近的星星。于是顿生好奇心,在八点三十六分时,用手机拍下了这个星星的照片。第二天准备上网查阅一下资料,因为忙,忘记了。第二天晚上,是个阴天,自然天上一无所见。心想,自己大惊小怪,翻看手机的时候,就把照片删除了。又过了几天,准确说是3月3日,同一时间出去,结果那个星星又出现了。我的好奇心再次作祟,再次拍下了一张照片,并且找到手机录像功能,把焦距放到最大的10倍焦,计划录一段视频看看,这一看不打紧,但见屏幕上那颗星星正在高速旋转,这一惊非同小可,对这个物体的认知也发生了怀疑。这是一颗星星吗?
  回到家,把视频发到一两个朋友群,以期引起关注,却没有什么反应。给邻居一朋友打电话,让他看,他在自家阳台上也看到了,认为不像是星星。他开玩笑说,是外星人来看望刘慈欣先生了。他这么说,虽然是玩笑,却至少说对了一半,因为刘先生确实就住在我们这个小城市。
  3月4日夜,我又见到了这个东东,就又录了视频发在群里:“请有条件的朋友快看,今天这个东东又出现了”。有人问,是跟昨天同一个天区吗?他说,UFO不可能在同一方向总是出现的。有人看到了,真的有个比星星亮的,好像在旋转,确定不是风筝吗?有的说,那真不是星星,卫星一般会闪烁,也不是卫星。有朋友回复说,我在北京看不到,可能是外星人来找刘慈欣了,那就先得向你报到呀,所以你就一直看到了,这都是遥遥灵感相通啊!他这样说,是因为我和刘慈欣先生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外地的朋友说,我这里看不到,看视频里面有个环状物。还有的讲,那是外星的卫星。有人总结说:哈,都仰望星空了!
  我说是不是UFO,大家就笑话我,说我是读刘慈欣科幻小说读多了,脑子里全是科幻了。我依然不死心,让近在50公里的盂县朋友在同一时间观看,反馈的信息是,看不见!按照风筝和孔明灯的说法,显然有悖常理,现在是春季,防火压力大,谁敢在这个时候玩火,不是自找倒霉吗?如果是无人机,不可能一直在一个地方悬停好几个小时。无人机一般在我们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玩得多,主要是航拍,大晚上的,航拍也不可能每天在一个大致的地方啊?就算是金星吧,我查了百度,说是3月份金星应该是晨星,太阳快出来前才露头,也就是启明星了。那应该是不明飞行物了?!群里有报社的朋友,说让大家过两天公众号见。意思是她要找专业人士观察后解疑释惑。谢谢,总算有人为此而弄个明白了。
  3月7日,报社的公众号终于刊出了一篇重磅文章《揭秘!市民发现夜空出现“不明飞行物”无人机?夜光风筝?UFO?原来是……》,文章请了一位天文爱好者作解答。记者的问题倒是提得很好,记者:网友拍摄的夜空中那个很亮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以前都没见过?记者:网友通过高倍摄像头手机拍摄的画面是一大坨圆形的、会旋转、好像有燃烧效果一样的东西。记者: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去看这个亮点,但是位置好像不对劲啊,和其他星星都不一样。记者:那为什么金星有时候出现在清晨,有时候出现在晚上呢?这是许多人第一次这样“围观”一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对如何更好地拍摄金星有什么建议吗?这篇阅读量达1.1万人次的文章,对金星的解释确实很专业,而且也给读者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可是,配图却没有一张是这颗星星的,视频是用网友的,照片是用网上的或者是关于金星的,我一个直观判断是,解释者并没有对大家感兴趣的所谓“金星”哪怕看上一眼。这就有点文不对题了。
  于是,我在文后留言说,好像这个解释不令人信服,金星的位移速度也太快了,对于金星,为什么盂县的朋友说没看见,北京的也没有?也有留言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我媳妇看见飞碟了,要生霹雳贝贝了!还有留言是,厉害!金星伴月不是很常见哦!另一读者留言是这样,我最近晚上也看见了,位置还会动,特别亮。我知道那个是金星,因为夏天走夜路回家它最明亮。可现在不是夏天呦,我的朋友。还有一位留言,我倒是觉得很实在,只要大家多抬头看看天空,少低头看手机,总会有新发现的。也有读者对文章表示赞扬的,好一篇科普文章。这位就更有意思,每年四月份之前,金星都会出现在日落后的西方,基本上在每个月新月出现之时相距不远,即金星合月是很正常的一种天象。一点儿也不奇怪,也很常见的。我说,朋友,我可是在2月22日就发现了,这离4月也太靠前了吧。于是,最后一位留言说,是小编在天上飞。
  3月11日,我出去遛狗,时间大约是晚上八点多,待我返回时,那个“星星”却不见了,这可是有点儿奇怪,就在另外群里发了条信息,你们说的金星,刚才八点半我出去还在,九点回来不见了,但其他星星还能看到,不知何故?朋友开玩笑,你不是放下了?我回他,那天放下了,但每天遛狗不由得看看。报纸看到了,解释者根本没有见到我说的星星,故无语。今天也是告诉你一下,让你再看看,没有别的意思。他说,明天早点儿说,咱一起看。不在了看不见了。他告诫我,明天遛狗低头去回,不要抬头,可持否?我对此报以微笑。另一朋友调侃道,外星人每天折磨着他,要来就面谈吧。别人附和,老兄对人类没兴趣了。别人回复,你可不敢也对人类丧失信心啊!我说,太折磨人了,你们就不能找个天文望远镜帮咱看看。   在这一段过程中,我问过外面散步的路人,对方看都不看,径直朝前走了。我依然不死心,再一位路过时,指给他看,对方略一抬头,说,那不是星星吗?于是匆匆离开。有送快递的小哥,八点多了还在送件,他停在大门口,我取快递时问他,他说,管他呢。看了看,不就一星星。我说,UFO。他笑了笑,也许小哥会想,这人怎么这么傻,连星星也不认识。小哥没有说话,到下一个点送件去了。我感到无限悲哀,我的热情和好奇再次受到了打击。后来,还请求过搞摄影专业的朋友,希望他能用长焦镜头拍摄以弄清真相,他也確实拍摄了照片,居然是不规则的形状,有点儿核桃仁的感觉,虽然是平的。也请求过电视台的朋友,想让摄像机录一段资料,结果也没有了下文。准确讲,没有谁对这样一个“星星”的出现产生兴趣。
  这件事还没有完,至少昨天,也就是2020年3月13日,那个“星星”依然挂在天空,我再次注意了它的位置,一开始,从我所在的义井桥向西看过去,它在义东沟村高层住宅楼的楼顶上方,等我返回时,它已经移动到了南大街这边的阳泉商业银行楼北侧,这个时间大约半小时。而且过去看到时,它的位置也变化比较大,有几次好像就在狮脑山顶。这样的变化也无规律,不知道金星是否也是这样。不管这颗“星星”到底是什么,通过这件事我却有了一些感悟。
  我以为,兴趣应该是人成就事业的基础或者是原动力,缺乏了兴趣,没有人会对天空产生兴趣,即使是看见了“星星”,也仅仅是看见而已。再就是执着,一个人单凭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必须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久的耐性,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持精神。有了这两点,也不能保证成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突破已有的成见和人云亦云的禁锢。对司空见惯的事要敢于怀疑,多问几个为什么。牛顿如果看到苹果落地没有追根问底地探究,认为苹果就应该落地,还有后来的牛顿定律吗?
  对于突破成见或原有的思维定势,说起来容易,做到却难。这里有惯性在起作用,也有惰性在作祟。克服惯性和惰性,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其实关键点就是浸出液体的温度,多少人在这个关键点失败了,而她成功了。为什么,因为她跳出了过去萃取的固定办法。这样说来.自己也就是一纸上谈兵的“嘴巴式”。
  如此一想,就动了购买望远镜的念头,不管这个“星星”到底是什么,专业工具的功能,肯定优于手机吧。当然,也准备着失败,就是用望远镜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毕竟可以离真相近些,更近些。
  但愿,我的望远镜回来之时,这颗“金星”依然在清澈的夜空中闪烁或者旋转!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王俭
其他文献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汉光武帝刘秀中兴的公元25—220年,中原大地进入群雄争霸、混战时期。  一  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有一个村子,叫袁老村,这里的袁氏家族在中国东汉时期赫赫有名。这一个世家大族,奠基者是袁良,兴族者是袁安。  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盛行。至东汉时,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备受时人推崇,孟喜、梁丘贺、施仇等研究《易经》的学派应运而生,社会影响颇大。
我这个人呀,爱热闹,也喜清静,看上去似乎很硬朗、强势、直白,其实在孤寂、闲暇的时候,经常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的人——多愁善感,侠骨柔肠。你信吗?  翻阅《唐山晚报》,我拜读了两篇文章,很是动容。一篇是《清明,我送父亲两瓶酒》,作者张学新,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认识的张学新;另一篇叫《一直以来的你》,作者谢佳,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基本可以断定不会认识我。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他们的文章,认识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一览表  2016年高考虽已落下帷幕,但对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的讨论却波澜未平。为帮助广大考生探究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笔者结合上表与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对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进行全景透析,并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展望,从而帮助同学们高效备战2017年高考!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解读  一稳中有变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风格,
母亲是个慢性子的人,这几天突然激动起来。自从老屋拆迁,搬到大姑家那一天起,我们一家人就盼望新村快点建起来,重新搬回去。  星期天一大早,母亲一打开房门,就冲着我的卧室惊喜地呼喊起来: “宁宁,快起来看看!花开了,油菜花都开了!”母亲的呼喊,把我从晨梦中唤醒。我赤脚奔向母亲,连鼻息都带有一丝急切。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油菜花也善解人意,昨天开得星星点点,只一夜小雨,就黄灿灿的一片了。难道它也急着
我的故乡有一条小河叫石榴子河,它发源于我们村边的石榴子山。  我父亲不是本地人,是逃荒过来的,到了石榴子村口都快死了,是石榴子村老刘家的人救了他。父亲醒来后,不知道他是从何处来,自己姓什么也不知道。他的姓是刘家人给的,取名叫刘三起,意为留住这逃荒来的人,让他站起来。后来,父亲参加了“边纵”的部队,他不怕死,很能打仗,几次战斗下来就当了官。父亲时常带着部队转战云南各地,有时间,有机会,他都会回石榴子
我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鳄鱼。  这一条江,一边是高大的岩壁,一边是平坦的草原。原本,这一条江有一百多米宽,至于它有多长,除了大地,谁也不知道。而在岩壁上,空虚着一只眼睛,一条支流就流入那只眼睛。在眼睛里,住着好几只不知从何而来的洞螈。  听那几只洞螈说,原本它们居住的地方很远,而且它们可以变换颜色。只要在阳光下,它们就会变成黑色;如果只是单纯地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棕色;在水里就是白色,甚至能透过血肉
伪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不过,的确是有些破旧了,在太平岁月,看上去却像一家战时医院。我并不经常去那里,偶尔去那里,诚实地说,是为了巴结那里住院的领导,目的是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有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不安全感。有时候,则是出于情义,去探望在那里治病的好朋友。小人物的生活,大抵是如此的吧。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在日伪统治时期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有关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
我专门卡准稻黄时节探亲,和父亲在田垄里收割10多天,谷子才刚晒干水汽,假期就到头了。父亲在我的一再催促下,三步一回头,忧心忡忡地跟着我走向了火车站。  火车深夜一点进站,时间还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开车带我们去新城区转转。我借着酒劲,拉开车门,一脚跨进了同学的车。一辈子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一手反背着包,一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脸凑近车门玻璃乞求地看着我,一脸尴尬。我翻身下车,上前一步,
与物的亲近,似乎是夕阳的声音。   唐代的李白有句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看得不厌,那是自己的喜欢,而山不厌你,那真是自作多情,但此种多情,你又会觉得,那就是物我的互动,惺惺相惜。   明朝的王阳明,也有一段话,读来特别的感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如果不读这段话,我一直以为王阳明的学说是很玄的,但读了这段话后,顿
蔡襄是北宋名臣,以正直著称,因有感于陆羽酌《茶经》中没有提到家乡福建的茶,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建茶,意图使之成为天下之最。对此,苏东坡和罗大经提出了批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北宋佞臣丁谓做福建转运使时,为了逢迎,耗费大量民力制作御用茶“龙团”。四十多年后,当蔡襄做福建转运使时,又推出了更加精致的“小龙团”。苏东坡在《荔枝叹》一诗中感慨:“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