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完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设置听、说、读、写环节,教师更多地尝试用英语组织教学,师生间和生生间有了更多进行英语对话的机会。但很多学生的生英语水平整体相对薄弱,口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除了背单词和上课会说英语外,课后学生忙于高考题型的听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练习,不计入高考总分的口语练习基本为零。大部分考生都存在假读现象,朗读完一小段文字后,基本不知道里面说了些什么,就此文章提出的问题要不答不上,要不答非所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完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一、处理好教师讲解与训练的关系
处理好讲与练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观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教师应首先树立一个思想,即在口语课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启发学生思维,是掌握和控制教学进程,而不是越俎代庖,滔滔不绝地讲,或是强制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听、说、写、相配合
说、写属于表达活动。按照心理学家的解释,表达的第一阶段是辨认所接受话语的内容是什么信息。第二阶段是在记忆里寻找与之相应的已知信息进行加工。第三阶段是怎样处理新信息而进行表达。实践证明以说促写是个好办法,学生能说出来的,写起来就顺利;学生说得准确、流畅、得体,写出来的内容也相对较好;先说(小组讨论)后写,也有助于师生、生生灵感的碰撞,把写出的内容再说出来,这可谓以写促说。
语言学习过程中,听与说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在听英语的基础上练习说英语,才能保证口语训练顺利进行。说出来的英语又练习了听。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聽说课”。把听和说的活动融合起来,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营造一种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边听边说,有时主要是听,有时主要是说,达到“单与多种模式的结合”的目的。
三、运用合作学习实现双向互动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知道,口语交际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合作中实现互动教学,是口语教学一个很成功的范例。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提供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不断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在交际性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教学理念中指出:“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Hymes(1972)的“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法注重在课堂交际环境下,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体现学生的主动姓,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口语教学可以结合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合理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大量口语操练,加深体验,逐步感受成功。
五、要重视评价
英语口语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过程参与的同时,对于评价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在评价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倾听情感,养成良好的倾听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评价,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正确的,是应该提倡学习的,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不应该的,需要改正。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评价贯穿始终,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设置听、说、读、写环节,教师更多地尝试用英语组织教学,师生间和生生间有了更多进行英语对话的机会。但很多学生的生英语水平整体相对薄弱,口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除了背单词和上课会说英语外,课后学生忙于高考题型的听力、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练习,不计入高考总分的口语练习基本为零。大部分考生都存在假读现象,朗读完一小段文字后,基本不知道里面说了些什么,就此文章提出的问题要不答不上,要不答非所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完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一、处理好教师讲解与训练的关系
处理好讲与练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观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教师应首先树立一个思想,即在口语课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启发学生思维,是掌握和控制教学进程,而不是越俎代庖,滔滔不绝地讲,或是强制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听、说、写、相配合
说、写属于表达活动。按照心理学家的解释,表达的第一阶段是辨认所接受话语的内容是什么信息。第二阶段是在记忆里寻找与之相应的已知信息进行加工。第三阶段是怎样处理新信息而进行表达。实践证明以说促写是个好办法,学生能说出来的,写起来就顺利;学生说得准确、流畅、得体,写出来的内容也相对较好;先说(小组讨论)后写,也有助于师生、生生灵感的碰撞,把写出的内容再说出来,这可谓以写促说。
语言学习过程中,听与说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在听英语的基础上练习说英语,才能保证口语训练顺利进行。说出来的英语又练习了听。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聽说课”。把听和说的活动融合起来,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营造一种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边听边说,有时主要是听,有时主要是说,达到“单与多种模式的结合”的目的。
三、运用合作学习实现双向互动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知道,口语交际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合作中实现互动教学,是口语教学一个很成功的范例。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提供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不断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在交际性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教学理念中指出:“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Hymes(1972)的“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法注重在课堂交际环境下,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体现学生的主动姓,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口语教学可以结合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合理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大量口语操练,加深体验,逐步感受成功。
五、要重视评价
英语口语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过程参与的同时,对于评价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在评价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倾听情感,养成良好的倾听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评价,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正确的,是应该提倡学习的,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不应该的,需要改正。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评价贯穿始终,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