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学概念建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将大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每一节课来说,教师需要对大概念进行细化,将上位的概念和核心概念拆分成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概念,并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显得生动和有意义。学生在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获得思维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而在具体的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下面以《昆虫》一课为例,浅谈立足概念建构下的思维发展。
  教学分析
  关于昆虫的教学,从以前的“自然”到现在的“科学”一直都有,现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也都有这一经典内容。本次的磨课案例《昆虫》一课,是湘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中的第1课。整个单元是学生步入中年段后继续学习动物的第一个单元,旨在更科学地、分门别类地认识几类动物,在归纳、概括等思维训练中,把握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能识别区分各类动物。此时的共同特征,不是对动物整体而言的,而是某类动物都具有又区别于其他类动物的共同之处。
  《昆虫》这一课的知识目标针对的是课程标准中的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需达成的年段学习目标是“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而这一内容指向的科学大概念是“生物的多樣性”。
  在学习《昆虫》这课之前,学生对“昆虫”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他们知道昆虫指的是某一些动物,而且是相对比较小的动物,他们也能够说出一些昆虫的名称,如螳螂、蚂蚁、蝗虫、蝉、蚊子、苍蝇等。但从学生的前测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动物才属于昆虫,关于昆虫的认知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准确的。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会用昆虫的共同特征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属虫。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的推理能力,初步体验研究某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方法。
  对研究昆虫表现出兴趣;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在归纳与演绎活动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简案
  1.引出“昆虫”概念
  谈话:(出示PPT:《昆虫记》封面)老师有这样的一本书,它可能是讲什么的?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昆虫呢?
  提问:它们真的都是昆虫吗?什么样的动物才属于昆虫?
  谈话:《昆虫记》目录中我们熟悉的蚂蚁就是昆虫。
  2.建构“昆虫”概念
  (1)回顾已知,交流对蚂蚁的身体的印象。
  谈话:有同学可以说说蚂蚁的身体长什么样吗?
  (2)仔细观察,记录蚂蚁的身体特征。
  提问:蚂蚁的身体到底长什么样,怎样才能知道?
  谈话:现在给大家提供活的蚂蚁,还有蚂蚁的真实照片,请认真观察,并把蚂蚁身体的特征用图画的形式如实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记录。)
  交流: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小结:蚂蚁的身体可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3)类比观察,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谈话:螳螂、蝴蝶也和蚂蚁一样是昆虫。请找一找,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分组观察螳螂、蝴蝶图片,交流汇报。)
  提问:现在,你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吗?
  小结:跟蚂蚁、螳螂和蝴蝶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样的动物都属于昆虫。目前,没有发现不符合这些特征的昆虫。
  3.运用“昆虫”概念
  谈话:(播放PPT)椿象也是昆虫,想想它的身体应该有什么特征?
  提问: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动物的图片(鼠妇、蝴蝶、蜗牛、蝗虫),请你们根据今天所学的昆虫的共同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不是昆虫?为什么?
  谈话:课前大家说到的动物,都是昆虫吗?
  4.延伸“昆虫”概念
  视频:拓展介绍竹节虫等昆虫。
  谈话:请大家课后带着质疑去阅读《昆虫记》。
  磨课感悟
  1.有效观察——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形载体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事实。有效的观察活动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形载体,在《昆虫》一课的教学中,如何选择观察对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昆虫概念?这是一个思维方向的问题,从本课来看,是“从少到多”地观察,还是“由多到少”地观察?
  (1)“从少到多”地观察
  从一种典型的、公认的昆虫(如蚂蚁)开始观察,找出它的身体结构特征,再补充第二种、第三种典型的、公认的昆虫(如螳螂、蝴蝶),通过类比观察找到它们的相同特征;然后从众多的相同特征中筛选出它们独有的特征,也就是几种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进一步推理一般的昆虫应该具备的共同特征,并观察更多昆虫的图片或标本加以验证。“从少到多”地观察,为学生的观察降低了难度,他们仔细观察一种昆虫(蚂蚁),细致地了解它的身体结构,也为后面观察第二种、第三种昆虫(螳螂、蝴蝶)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样的观察活动,学生的思维深度增加了,他们需要把观察到的发现,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建构、完善“昆虫”概念,也学到了研究某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方法。
  (2)“由多到少”地观察
  从众多的“虫子”入手,如螳螂、蚂蚁、蝗虫、蝉、蜘蛛、蚊子、苍蝇、蚯蚓、蜗牛、西瓜虫等,让学生观察这十多种“虫子”并进行分类,然后将属于昆虫的动物(螳螂、蚂蚁、蝗虫、蝉、蚊子、苍蝇)放一起,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并与其他类动物对比,找出它们特有的共同特征。这种观察对象“由多到少”、从众多动物聚焦到昆虫的研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观察研究思路。但在具体教学中,三年级学生对众多“虫子”进行分类时,他们更愿意按“虫子”身体的大小来分,或按有没有翅膀来分,或按身体颜色的深浅来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三对足”的动物归为一类,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很容易将“昆虫”与“三对足的虫子”建立联系,为辨识昆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降低了难度。   从几次磨课来看,观察对象的选择“从少到多”或“由多到少”,都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昆虫”概念,但前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方法的习得。
  2.原有认知——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这些理解和看法,是学生思维发展和概念建构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原有认知的重要性,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建立、健全科学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昆虫的原有认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似是而非的“昆虫”,二是不清不楚的“蚂蚁”。
  (1)似是而非的“昆虫”
  在学习《昆虫》这课之前,学生对“昆虫”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而且他们对“昆虫”这个概念有自己的界定。基于学生的这种认知,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出示《昆虫记》这本书,引导学生思考“书可能是讲什么的”,有学生认为书中讲的是昆虫,有学生提到书中可能是講蚂蚁、螳螂、蟑螂、蜘蛛、蚯蚓等。当教师追问学生:“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常见的昆虫呢?”学生会说出更多是昆虫和不是昆虫的动物名称。教师继续追问:“它们真的都是昆虫吗?”学生马上不确定了,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准确的“昆虫”概念来支撑他们的思维活动。这时,学生也会意识到他们对“昆虫”的认知是模糊的,是需要学习的,正是这样,教师既调动了学生的原有认知,也让其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2)不清不楚的“蚂蚁”
  建构、完善“昆虫”概念,离不开对昆虫身体结构的观察,为此本课着重针对蚂蚁展开观察活动。之所以选择蚂蚁为观察对象,是因为蚂蚁比较常见,具有典型特征,其头、胸、腹的分段明显,三对足的生长位置明显。但在观察蚂蚁之前,学生对蚂蚁身体特征的前认知是怎样的呢?从图1学生画的蚂蚁可见一斑。
  可以看出,学生平时对蚂蚁的观察,只注意到身体的颜色和大小,知道蚂蚁有触角、有足,但对足的数量、足的生长位置以及身体分几部分等就不太清楚了,而且他们画蚂蚁时喜欢把它拟人化。这些原有认知的呈现,很好地引出了有针对性的观察蚂蚁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画下来。
  3.交流研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机
  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好的观察活动很重要,但活动后的交流与研讨更重要,它可以看出学生的观察是否有效,思维参与是否积极,还可以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梳理、归纳和提升。交流研讨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交流研讨的问题从“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到“它们是不是昆虫”,是一个从归纳到演绎的较高思维水平的活动。
  (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找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研讨“螳螂、蝴蝶也和蚂蚁一样是昆虫,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昆虫特有的、其他类动物没有的?”从而得出结论:蚂蚁、螳螂和蝴蝶,这三种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接着教师提出“现在你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给出描述性的昆虫概念。
  (2)它们是不是昆虫
  上一个研讨活动是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昆虫的概念已得出,接下来的研讨便是演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或判断。“椿象,也是昆虫,想想它的身体应该有什么特征”,此问题一提出,学生虽然不知道椿象是什么样的,但他们根据昆虫共同特征马上会想到椿象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当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时,学生能根据所总结的昆虫的共同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不是昆虫,并能说出理由,在新的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在研讨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概念的运用中发展了思维。
  4.自主提问——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表征
  有意义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带着新的问题离开的。经历了前面的学习活动后,教师询问学生关于昆虫是否有新的问题时,学生的提问令人欣喜:
  毛毛虫是不是昆虫?它不是三对足,但它会变成蝴蝶,蝴蝶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蜘蛛到底是不是昆虫?它不是三对足,但是《昆虫记》有介绍蜘蛛,是法布尔搞错了吗?
  以后会不会有不是三对足的昆虫?
  学生自主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他们建构了昆虫概念,更说明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许课后他们还会有更多的问题,也许还会自己探索一些问题,这便是课堂教学的意义和科学教育的价值体现。
  在《昆虫》一课的磨课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地方有待改善,如过度局限于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忽略了一些细节特征,而这些细节特征同样重要,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观察内容。再如凸显“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局限,提供给学生观察和研究的动物太少。这些,在后续教学中还需完善。当然,立足科学概念建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可以达成的,但需要教师有这种意识和行动,从而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不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强效性、文书档案的管理方式落后,之后探讨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加强宣传文书档案管理的价值、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
出生于山东潍坊的王晓燕,从小就是一个安静乖巧的姑娘,在外活泼好动的她在家却喜欢一个人写写画画。小时候的王晓燕画画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她总是随性的选择画一些身边的物品,她觉得这是童年最难忘的乐趣之一。到了上学的年纪,王晓燕开始学习识字,随着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她慢慢陷入到书法的魅力当中。王晓燕回忆道,“小时候我的父亲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书法老师,我觉得他的硬笔书法写得非常端正,我经常会去临摹父亲的笔迹。
《为“房间”点亮两个小电珠》是在大象版《科学》教材三下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基础上设计的一节实践课。  有关本课的研究,我们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一路走来,我们对本课进行了多次改变,教具也进行了多次更新换代:从第一代在实验桌上实验操作,到第二代便于展示交流的“自制电学实验盒”,再到第三代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实验空间的“折叠小白板套装”,这些更新和改变,都是为了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分析  《吹泡泡学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起始课。准确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课程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吹泡泡”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小游戏,它不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做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但他们年龄小,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等问题,
《把固体放入水里以后》一课是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选择一些生活中典型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现象,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会沉,什么样的物体会浮。这样安排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物体的沉浮,知道重的物体不一定沉,轻的物体也不一定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只是单纯地感知固体的沉浮现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教材的内容已经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总计1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CT检查,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就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
今年2019年舂运到3月1日结束,共40天,今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29.9亿人次,面对人山人海的挤车大军以及舟车劳顿的归家旅途,没个好身板还真难以应付。对于春运乘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健康隐患,解放军305医院理疗科主任马彦红和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刘麦仙医生为您提出下面应对方法。  肠胃防线:止泻  长途旅行,要在车上坐上一整天,吃进去的食物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饮食不节制或不洁净都会增加肠胃负
《让灯亮起来》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怎样使小电灯亮起来,学会连接简单电路,掌握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认识电流、电路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点的学生来说,点亮灯泡是日常生活中熟悉却又不甚明白的:电灯究竟是怎样被点亮的,为什么有时候不亮?为什么小灯泡、电源都有正极和负极之分;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电池中的电流经过灯泡的小灯丝,回到电池,电流在闭合通路中点亮灯泡等问
《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原文为:“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古时候人们盖房子时发现,如果搭建好了房梁和立柱,整个房屋的框架就出来了,在排兵布阵中,也按照这个道理来排列自己的主力部队。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偷梁换柱”是指讲究排兵布阵的策略,在古代战争中,统帅常常调动自己的主力部队,变化阵形,敌人就会跟着调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小学科学学科强化内涵发展,从而提升区域教研品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工作中,着力建构“一个核心、两个特色、三个立足”的区域课程推进模式:“一个核心”是指形成“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两个特色”是指以求索教改新路径、低年级科学先行为特色的项目;“三个立足”是指立足整体推进、立足高效课堂、立足师生共同成长。  一个核心——研训一体  钟楼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