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香港著名影星刘德华前不久在京自爆自己是多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导致国内舆论贬褒不一。由于刘德华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演员,多年来同许多女演员拍了大量的亲吻戏,于是,人们不得不疑惑,这位超级帅哥的多次激情吻戏是否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对方?为此,我们需要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重新再认识……
刘德华所曝光的“病毒携带者”即我们通常化验单上所说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家知道,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3亿人,真正的发病者在3000万人左右。可见,HBsAg阳性,并非就是乙肝患者,至多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这样的携带者一般是不会发病的。
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呢?主要是根据肝炎几项指标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来判定的。
HBsAg,在乙肝病毒感染后尚未出现临床表现,如ALT(丙氨酸转氨酶)尚未升高前2周至2个月前已可出现于血清中,持续存在于急性期,至恢复期消失,血清中阳性可达数月之久,在HBsAg消失后数周,血清中可出现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这是一种中和性抗体(或保护性抗体),可保持多年,表明患过乙肝,现已痊愈。少数病人在HBsAg尚未消失,血清中已出现HBsAb,这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亚型有关。若HBsAg持续存在数年,甚至更长,可见于无临床症状和无肝功能损害的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至于影星刘德华的“激情吻戏”是否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一般是不会的,然而如果对方有口腔溃疡或有破损伤口,或对方有艾滋病、性病、禽流感、非典、肺结核、糖尿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接吻很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但单纯的病毒携带者是很难传染的,因为其携带的病毒活动性不高,并没有发病,传染几率应该很小,甚至微乎其微。
不过,为了对方安全,同时也为了公共道德,我们还是不提倡乙肝病毒携带者动辄“亲吻”对方,尤其是长时间或深度“狂吻”!
如何切断乙肝传播途径?
那么,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传播 如输血或用血制品,或通过肝炎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头、输液器、穿刺针、针灸针、手术刀和牙钻等)传播。此种传播主要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器械不消毒或消毒不完全引起的,因此也称医源性传播。为了防止这样的医源性传播,现全国各家医疗部门大都改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穿刺针、针灸针等,有的医院也开始试用一次性。“一次性”的应用,对防止医源性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令人忧虑的是,“一次性”产品质量差,甚至有的不法商贩拣回医院废弃的“一次性”再卖给医院,尤其是那些基层医院和个体医。
母婴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可通过胎盘或精子和卵子细胞传播,还可通过围产期传播,这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血渗入胎儿体内或通过婴儿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经口摄入母血等传播;也可产后传播,即母亲在喂养过程中,通过乳汁,唾液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据报道,80%以上母婴传播发生在围产期。母亲HBsAg阳性,约40%婴儿于生后6个月内可被感染,易发展成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检测到乙肝病毒。因此,会通过接吻、性交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对方。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体传播途径如家庭、学校和军营内生活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口腔科、检验科、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最易被乙肝病毒传染。公用电话、钱币、剃刀、公用被巾、化验单、听诊器、卡拉OK话筒等等,均会成为传染源。
昆虫传播已证实蚊虫、臭虫、苍蝇、蟑螂等,可传播乙肝病毒。
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传播途径,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
刘德华所曝光的“病毒携带者”即我们通常化验单上所说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家知道,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3亿人,真正的发病者在3000万人左右。可见,HBsAg阳性,并非就是乙肝患者,至多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这样的携带者一般是不会发病的。
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呢?主要是根据肝炎几项指标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来判定的。
HBsAg,在乙肝病毒感染后尚未出现临床表现,如ALT(丙氨酸转氨酶)尚未升高前2周至2个月前已可出现于血清中,持续存在于急性期,至恢复期消失,血清中阳性可达数月之久,在HBsAg消失后数周,血清中可出现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这是一种中和性抗体(或保护性抗体),可保持多年,表明患过乙肝,现已痊愈。少数病人在HBsAg尚未消失,血清中已出现HBsAb,这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亚型有关。若HBsAg持续存在数年,甚至更长,可见于无临床症状和无肝功能损害的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至于影星刘德华的“激情吻戏”是否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一般是不会的,然而如果对方有口腔溃疡或有破损伤口,或对方有艾滋病、性病、禽流感、非典、肺结核、糖尿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接吻很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但单纯的病毒携带者是很难传染的,因为其携带的病毒活动性不高,并没有发病,传染几率应该很小,甚至微乎其微。
不过,为了对方安全,同时也为了公共道德,我们还是不提倡乙肝病毒携带者动辄“亲吻”对方,尤其是长时间或深度“狂吻”!
如何切断乙肝传播途径?
那么,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传播 如输血或用血制品,或通过肝炎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头、输液器、穿刺针、针灸针、手术刀和牙钻等)传播。此种传播主要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器械不消毒或消毒不完全引起的,因此也称医源性传播。为了防止这样的医源性传播,现全国各家医疗部门大都改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穿刺针、针灸针等,有的医院也开始试用一次性。“一次性”的应用,对防止医源性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令人忧虑的是,“一次性”产品质量差,甚至有的不法商贩拣回医院废弃的“一次性”再卖给医院,尤其是那些基层医院和个体医。
母婴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可通过胎盘或精子和卵子细胞传播,还可通过围产期传播,这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血渗入胎儿体内或通过婴儿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经口摄入母血等传播;也可产后传播,即母亲在喂养过程中,通过乳汁,唾液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据报道,80%以上母婴传播发生在围产期。母亲HBsAg阳性,约40%婴儿于生后6个月内可被感染,易发展成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检测到乙肝病毒。因此,会通过接吻、性交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对方。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体传播途径如家庭、学校和军营内生活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口腔科、检验科、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最易被乙肝病毒传染。公用电话、钱币、剃刀、公用被巾、化验单、听诊器、卡拉OK话筒等等,均会成为传染源。
昆虫传播已证实蚊虫、臭虫、苍蝇、蟑螂等,可传播乙肝病毒。
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传播途径,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