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惟一一位探花郎:张岳崧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岳崧,字子骏,另字瀚山,号觉庵、指山,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年)生于临高县新化乡遵宪都罗万村(今美台乡罗万村)。其父张居伟经营乳猪生意,由临高贩运乳猪到琼山出售,落籍琼山甲子地区,后辗转到定安县高林村定居。
  清嘉庆十四年( 1809 年)己已嘉庆五旬寿恩科殿试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一位探花郎,被学术界誉为明清海南四大才子(丘浚、海瑞、王佐、张岳崧)之一,海南四绝中的“书绝”(丘浚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世称“著绝”;海瑞为官清廉、耿直忠心,世称“忠绝”;王佐勤奋笃学、以诗文出名,世称“吟绝”;张岳崧笃学不倦、精通书法,世称“书绝”)。
  祖宗临高住,子孙定安居
  张岳崧博学多才,文章、诗词、书画、政治、经济、水利、医学无所不精,其诗赋宗汉魏而出入唐宋诸家,书法得晋唐诸家奥秘,临仿各造转录,片纸只字,世人争索珍藏。述著甚丰,著有《公牍倡存》1 卷、《筠心堂文集》10 卷、《筠心堂诗集》4 卷、《远河北行记》1 卷、《训士录》和晚年同明谊合编的《琼州府志》44 卷等传世。他的著作、书法作品,迄今保存在广东中山图书馆。
  张岳崧年少时,生性聪敏过人且放荡不羁。他在三及村(今址在临高县,已湮没)林员外家陪读时,常常因贪玩受到私塾先生的责骂。张岳松撰了一副“不怕贪贪得八斗五车贪仁富义;何嫌荡荡到龙楼凤阁荡子成家”的对联来表示他的远大抱负。十岁时,他拜琼山县蔡尚昭为师,清嘉庆九年( 1804 年),张岳崧参加甲子科乡试中举人。清嘉庆十四年( 1809 年)中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当时嘉庆皇帝为海南的张岳崧能考中这样高的名次而喜悦地说:“何地无才乎!”张岳崧中探花后,回到临高县罗万村宗祠拜祖时题写了一副“自元而明而大清流长源远,由举以进以内翰祖德宗功”的对联。张岳崧还为罗万村《张氏家谱》撰写了一副“祖宗临高住,子孙定安居”的对联。
  一生为官,清正廉洁
  张岳崧中进士后,一生为官,历任翰林院吉士、编修、侍讲,四川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国史协修,文颖馆纂修,文溥阁校理,文英殿纂修,江苏常镇通海(常州、镇州、通州、海州)兵备道,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等职。无论在京师还是在外地任官,责任心强,政绩斐然,深受上司的器重和百姓的赞颂。
  清道光十一年( 1831 年)三月,张岳崧奉命赴任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时,连月霪雨,江河暴涨,东南各省水灾严重。为了治水救民,他上任的第二天就亲临灾区,乘小舟、冒风雨,渡扬子江督察,发现数百里河床仅靠一线堤护,非常危险。于是,他亲自率领军民冒雨筑堤,立在泥淖中,从半夜至次日傍晚未曾离开。随从因堤险,请他避开。他说:“堤以卫民,避将焉往?”冒险坚持督率官民护堤,竭力抢险,终于治平水患,化险为夷。同年,张岳崧还同林则徐司江北赈抚事宜,亲自冒着风雪,周历水乡十余邑,细心查户口,监督发放救灾米粮,并考察河流地势,写了三本治水灾的《水利论》。
  张岳崧非常注重整顿吏治。他任湖北布政使时,楚汉江一带不断发生水灾,黎民困苦,财政拮据。他克己奉公,竭尽职守,除弊兴利,做到堵诸浮费,使款归实用。对灾民关怀备至,鼎力救济,采取措施,稳定粮价。从别地逃荒来的灾民,也先捐兼俸,以创经费,还发文到各郡县,遇灾民过境,一律安抚资送,勿令远涉邻省,及窜入苗疆滋事。与此同时,筹集铜铅,铸钱发入兵饷,并发赏给民间,以利于通货,使兵民受惠。为利国利民,他还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理好财政。他提出“藩司职在用人、理财”,对属官要“聆其言论,察其操守,细微不忽,遇殖谬必究其事。”后来他曾查处一桩“盘踞需萦”案,把搞阴谋诡计的犯罪官员立即逮鞫服罪,群吏肃然,官民交融,此后狐鼠敛迹。
  张岳崧非常重视兴学育才。他在任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时,就捐俸修建荒废的汉中之涅中书院、恐昌之南安书院、绥德之雕山书院等。他还曾在羊城(广州)之越秀书院、琼州之琼台书院、肇庆之端溪书院和雁峰书院等讲学,传播知识。他捐资合刊《邱文庄、海忠介文集》,并多方搜辑丘、海两公之遗文。
  张岳崧品德端方,生活严肃,不苟言笑,居外恭敬,必以礼。居官政绩卓著,廉洁奉公,从不受贿中饱私囊。从钦命士官数十年,未曾置产业,敝庐数椽,够蔽风雨而已。林则徐在向道光皇帝汇报情况时,也说张岳崧品学兼优,办事公正严明。道光皇帝也感赞张岳崧“综务精明,持躬格谨。”
  与林则徐交谊甚笃,
  同为禁烟派
  张岳崧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多次共事,志同道合,都积极主张查禁鸦片。嘉庆末年和道光初年,张岳崧和林则徐同在翰林院任职;道光十一年( 1831 年),他们同司江北赈抚灾民事宜;道光十三年至十八年( 1833—1838 年),张岳崧任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林则徐任湖广总督,由于志趣相同,交谊甚深,对与国家民族休关之事均有同感,同是禁烟派。
  清道光十九年农历二月( 1839 年3 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查禁鸦片。当时身任护理湖北巡抚的张岳崧闻风而动,积极响应,极力支持。张岳崧在向道光皇帝所上的《奏查禁鸦片章程》中,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和看法。他还撰写《匡谷论》,阐述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指出每年被外国刮走的白银就有几千万两,“未有如洋烟之为祸益烈也”,“古今恶行,其损身、败名、丧财、废事,无甚于此者。以外夷诡诘之物,以人厚值而流祸中国,而至人皆病瘦赢夭不止”。并为此提出上条禁烟办法:“一曰遏其贸易;二曰禁造此物;三曰示以禁法;四曰讲明义理。”他还在《议设立收毁洋烟公局启》中指出,若想禁绝鸦片,必须严于追究法律刑事责任。并为此付诸实施而辛苦奔波。
  清道光十九年( 1839 年),张岳崧因母丧奉讳归里。是年农历五月,他路过广州,宿于越华书院,寻机会见林则徐,商议禁烟事宜。林则徐委托他回家期间,协助办理雷州、琼州禁烟之事,他积极支持和尽心尽力而为。他每到一地,都召集乡绅设局收缴烟具,发药劝戒。士民生意应试及赴乡闱者,俱要互结。是年农历和八月初一日,他给林则徐一封汇报信中说:“日前一函,将岳崧抵籍日期,并查禁洋烟情形申报,谅蒙垂览。……至洋烟一事,各县城、乡市集,人情顽,大费提斯。又绅士无多,而地方辽绝,极难周遍。崖、陵、昌、感尤似化外,查禁之难似此。”他还向林则徐禀报了从海上偷运鸦片入境的情况,并提出禁止办法:“管见以为似宜严禁民船不准出洋,而限以时日,庶可免此。”
  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张岳崧在家中病逝,终年69 岁,葬于今琼山市甲子镇毛头村前。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高校要强化组织保障、理论武装和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思政工作主体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们当代中国人对现代历史有诸多想当然的理解,比如现代历史有一种混乱的自由,因此个人创业较现在容易得多,那是“冒险家的乐园”、投机投资的天堂,好像人们白手起家即可轻松地发家致富;还比如人们误解前贤即民国人物不善于不懂得生活,似乎他们都是清教徒式的人物;又比如人们承认民国人物的精神风貌较当代要向上一些,但究竟民国人物的生命完善达到什么程度,今人是很难想象,也不愿相信的。从宗教界如佛教的四大高僧,到文化
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教学又被赋予了更新、更深的内容。对初中体育教学谈一下认识。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