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法制建设之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从上个世纪开始便饱受世界各国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更是因为作为重要能源之一的石油而发生两次资源危机。我国对于能源政策及法律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的研究着重强调能源供应的保障,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密切配合。但过于注重能源供应的政策研究导致了此类政策分散于能源产业的单一行业之中,如煤炭行业、石油行业等。这使得能源法制发展未形成全面系统的能源政策及法律体系,缺乏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能源法制建设在我国任重道远。对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可持续能源政策,加强能源政策法制化,开拓并完善能源政策发展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能源法 绿色生态 协调统一
  一、能源法制建设的历史演变
  能源法(energy law)作为调整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从开发到使用再到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调整能源范畴内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功能。能源法律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规范能源开发,促使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合理安全化,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按照类别给能源法律分类,可以分为:石油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法律的构建历程总体而言由三个阶段:第一,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法律制度亟待构建,体现在能源领域,便是能源法律体系初步构建。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能源的短缺问题,大量开采利用能源为薄弱的经济基础提供发展根基,如1985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征集办法。多数能源法律法规以意见、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体现,不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这一阶段比较具有贡献意义的法律建设有1982年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3国务院年制定颁布的《海洋石油勘探開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1983年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第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能源法律制度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许多能源法律方面的单行法律制定出来,行政法规也随之出现。如《电力法》、《煤炭法》之类的单行法律,以及《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第三,21世纪初至今。发展至21世纪初,我国已经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对能源的需求达到了新高度,原有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及安全隐患凸显,能源法律亟待完善。
  至此,我国能源法制体系初步形成,拥有了包括《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能源相关法律,以及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等;能源立法理念从注重能源开采利用数量转变为能源发展以绿色节能、健康可持续为核心。
  二、能源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能源法律制度是规范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制度,构建全面立体的能源法律制度有利于能源利用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我国目前已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能源法律法规,但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生态角度来讲,我国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下面几方面总结了我国能源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一)能源法律制度高度概括,不便于实际操作
  目前我国能源法律制度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存在着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操作的问题。当前能源利用最紧要的问题在于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压迫;但我国并没有关于能源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使得违规能源开采利用得不到有效的惩戒。能源利用缺乏监管,需要从立法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二)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制度
  我国现有的能源法律制度以单行法律制度为主,其他相关制度散布于行政法规等规定之中,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体系。这使得能源法律制度的适用极易出现冲突、抵触的情形,不利于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能源法律体系总体缺乏绿色生态理念
  我国能源利用以煤炭、石油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这些能源的开采与利用均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煤炭行业发出去产能的要求,煤炭能源开采利用趋于绿色化。但是,从现有能源法律制度来看,绿色生态理念仍未贯彻,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我国能源法制的发展路径
  我国能源法制建设目前存在着法律制度高度概括、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制度、缺乏绿色生态理念等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立法现状,以及我国有关能源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对于能源法制的发展路径提出以下的意见:
  (一)架构能源法制保障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完善细化的能源法律体系必不可少。对能源法制进行架构,应从能源结构与能源安全入手:首先,应构建多元化能源法律制度。不仅对煤炭、石油等能源法律进行完善,更要从核能、水电、太阳能等方面加强法律建设。其次,从能源安全方面,既要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又要保障能源使用安全,将能源安全从政策层面提高到法律层面。
  (二)建立协调统一的能源法律制度
  我国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着分散、冲突的问题,这将极大的阻碍我国能源制度的适用与监管。对此,应该完善我国能源法律制度的构建,建立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法规。可以从引导性法律法规、强制性法律法规以及激励性法律法规来完善,加快我国能源法律制度的完善于细化。
  (三)确立绿色生态立法理念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当能源法律制度贯穿绿色生态理念时,对能源法律的解释、运用才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此,在能源法制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有限利用能源;其次应贯彻公平平等原则,个人与社会共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个人权益。
  参考文献
  [1]陈臻,杨卫东,周章贵.能源与环境法律政策新观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杨解君.变革中的中国能源法制[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3]张剑虹.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卢文刚,刘鸿燕.完善我国能源政策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2).
  [5]肖国兴.能源发展转型与能源法的制度抉择[J].法学,2011,(12).
  作者简介:李姝(1990-),女,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2014(民商法)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法,破产法。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中国共
期刊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分娩对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
【摘要】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有其特有的属性,本文站在消费者角度,主要研究品牌形象对生鲜电商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将生鲜电商品牌形象分成五个维度,加入信任变量的中介作用,构建本文的模型,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利用SPSS与AMO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品牌形象 顾客满意度 生鲜  一、引言  生鲜农产品又称生鲜产品,是指那些未经过人为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由种植、养殖形成的,可
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机电安装项目工程监理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消防工程的重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智能化自控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 材料控制  一、工程技术重点、难点  该工程具有专业性强、工作面大、施工线路长、工期要求十分紧迫的特点。影响本项目的因素较多,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相当繁重。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是难度较大。以下为本工程的工程技术重点、难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感温光纤火灾探测报警分
【摘 要】 本文从给排水专业设计角度出发提出管道井的设呈应数量适当,布局合理分散,低层部分尽蚤靠近建筑外琦,并注意主管道井的上下直通问题。文章还就考虑管道井设呈时,给排水专业与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等专业的协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楼管道井;合理设置  本文根据在工程设计中的实践,对高层建筑综合楼给排水、消防管道井位置的合理设置谈一些实际问题和体会。  建筑专业认为管道井位置无妨大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在人类的历史上,土地所有权一直是发生战争、争斗的主要原因,人类在土地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能源,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中,土
目的:探究给予胎儿窘迫患者以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从不良问题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是消化界的一次革命。现已证明,HP是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真凶”,并能导致胃癌。对消化性溃疡病人作根除HP的治疗,可使胃病复发率由60
【摘要】随着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刻画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率方面,高频数据有着低频数据无法比拟的信息优势,能够更准确的刻画出金融市场上波动率的相关特征,从而对具有金融风险有更准确的度量。在众多模型中,VAR模型作为一种广为应用的度量模型,在金融风险度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本篇论文使用和探讨的度量方法。在介绍VaR模型的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广,涉及方方面面,文章根据党中央的要求,结合南宁市的实际,对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