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必须把握好的两个关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教研是一朵随着时代孕育而生的教研奇葩,打开了一线教师与名师对话的窗口,为教育教学研究注入了許多新鲜的血液。网络教研真正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每一人都是实践主义的开拓者,勇于探索的挑战者,享受成功教育的受益者。
  关键词:网络教研;两个关系
  网络教研是一朵随着时代孕育而生的教研奇葩,打开了一线教师与名师对话的窗口,为教育教学研究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网络教研真正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每一人都是实践主义的开拓者,勇于探索的挑战者,享受成功教育的受益者。面对传统的教研模式,我们该如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在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关系:
  一、网络与教研——本末不能倒置
  网络教研,载体是网络,网络自然重要。要开展好网络教研,学校需要有网络硬件,教师需要有网络知识,要能适应“网络教研”环境。但如果过重地抓网络硬件建设,过多地开展一些网络培训等与网络有关的活动,把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网络设备和一些网络平台的研究上,那就忽视了教研“教”和“研”的根本,步入了重“网络”轻“教研”误区,从根本上与“网络辅助教研”的初衷背道而驰了,那么网络教研它只能是一种教研形式上的改变,它所带给教研的真正核心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有时还有可能会造成教研方向偏离,阻碍教研效率的提高。
  借助网络媒体进行辅助的教研形式,其“研”为“教”服务的本质意义是不变的,它同样需要很强的目的性,如果利用网络开展教研,不能提高“研”的实效,那网络教研就是徒有形式,而没有意义。所以,在开展网络教研中,首先要树立网络教研一切的“研”都是为了如何“教”服务的理念;其次,要营造一个和谐、自主、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让网络教研在轻松愉悦中展开,发挥教研更大的作用;再则,就是要充分把握教研的主次,要把教研的设备、技术工作做在网络教研之先,确保在教研活动中不出差错,这样网络教研才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它更大的作用,不至于使网络教研成为徒有形式而无实效的花架子。
  二、收放有度——规矩以成方圆
  说到网络教研,我想很多教师肯定不会把它和常规教研等同起来,都认为网络教研的随意性强,于是不拘形式,不加约束,不予规范。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网络教研所借助的网络手段的确是多种多样的,网络教研的形式更可谓是五彩缤纷了,但正是因为它的多姿多彩,才更需要我们将网络辅助形式下的教研规范起来,甚至要比常规教研还要规范,如果稍微有些不到位,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我校在一次校级网络教研活动上,要求教师在听课以后,在网络论坛上发贴子,谈出个人想法。结果许多老师就到网络复制、粘贴了一些内容,网络成了教研“作假”的工具。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像一些借助网络的“虚假教研”,复制、粘贴等极为严重现象是需要学校进一步用规范来杜绝的。甚至有的网络教研,不要说教案是拷贝,就连教后反思也是“网络再现”版的,这样的网络教研只会让教研的虚假成份增多,教师无形中会陷于应付网络教研的思想中。所以,网络教研决不能“放”而“不收”,必须规范化、制度化,需要学校至上而下的执行,就像常规教研一样,渗透到各个教研组,甚至每一个教师身上,让教师逐步养成严谨的教研态度,把网络和常规教研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网络教研才会从规范中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2、《网络教研浓春意,其韵依依尽芳》
  3、《如何才能把激情注入教研?》
其他文献
摘要: 随机抽取3165名少数民族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674人,采用自编学习压力量表进行测试,探讨了不同民族、性别、年级、独生情况、家庭经济水平的中学生学习压力状况,结果发现: 汉族学生学习压力大于少数民族学生;针对少数民族而言,女生的学习压力普遍大于男生;初三与高三年级的学生压力也大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经济水平很好与很差家庭的学生的学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应该采取的措施,希望大学生走出消费的盲区,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价值引导 对策  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观并未成熟,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在进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理论上对学习动机类型包括多种的划分,但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多种动机的整合。仅仅针对某种动机采取单一和短时性的动机策略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成教大学生,更需要一种可以贯穿教学过程并整合各种动机的动机设计整合模型。ARCS动机设计模型无疑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一、ACRS动机模型的简介  ARCS动机设计模型是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勒(J
期刊
提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班主任们是班级的灵魂,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培养人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引者,做一名班主任,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  学校是有每一个班级组成,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班主任则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他们既面临着人生的关键——升学,又面临着踏入社会前的正确引导,因此班主任的担子更加重要,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
期刊
学生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处于被遗忘角落的特殊群体,即在成绩上落后的学生——后进生。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固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课题。  在对学生学习成绩优良者和学习成绩不良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对比调查中发现:很多青少年学习成绩的优劣并非是智力上的问题,而主要是人格因素的差异造成的。成绩优良者往往具有好强自信、意志坚毅、独力性强、善
期刊
摘要:学前儿童说谎是一种无意行为,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兒说谎的心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帮助幼儿矫正说谎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说谎 心理  2.5~3岁的儿童就会说十分完整的谎话,面对幼儿的这些谎言,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标志着他有了想象力,对此,教师和家长应当正确引导。  一、幼儿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的深层内核,是良好班集体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集中表现,更是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用爱和信任来培养班级凝聚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班级的发展
期刊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教育如果能做到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就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三者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主体,是主导,社会教育是基础,是补充,而家庭教育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前任启蒙老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奠基人”,父母怎样教育和抚养孩子,对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目睹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喜在家
期刊
【摘要】: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那么在网络课程中:“学与教”该如何把握呢?  【关键词】远程教育 网络课程 学与教 探究  一、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