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酯的厌氧生物降解规律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0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产甲烷潜能研究,结果发现,产甲烷性能有较大的差异.邻苯二甲酸酯终极厌氧生物降解受其分子结构影响,烷基链越长,受试化合物的厌氧生物降解率越低,其降解半衰期越长;通过分析试验,建立了产气量与烷基链碳原子数相关方程,可以从烷基链的长度(碳原子数)大致推断邻苯二甲酸酯的厌氧生物降解性状。
其他文献
在煤矿690 V低压电力系统盘柜改造过程中,用电机保护器取代原有的继电保护。论证了电机保护器的保护整定功能和简洁的操作方式,以及智能保护器对于设备稳定运行、降低事故率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了水稻受白叶枯菌侵染后一对近等基因系(中早14R、9S)的防卫信号传导途径.在mRNA 水平,对检测到的相关基因(如病程相关蛋白、信号传导、转录因子等)间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
通过对黄瓜 1~ 7d苗龄子叶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表明 ,子叶中淀粉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1~ 6d苗龄的可溶性糖含量快速上升 ,随后急剧下降 .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苗龄 1~ 5 d也快速上升 ,随后也急剧下降 .苗龄 6、7d时的蛋白带比之苗龄 5 d以前少一条分子量较小的带 .子叶细胞的DNA含量基本保持恒定 ,但 RNA含量和 RNA/ DNA比值在苗龄 5 d前很快上升 ,随后急剧
报道产自武夷山的江西藓类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是荷包藓(Garckea flexcuosa)、银藓(Anomobryum filiforme)、长柄藓(Fleischerobryum longicolle)、卵叶隐蒴藓(Cryphaca obovatocarpa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为维持自身的正常机能而产生的细胞自杀性行为,杆状病毒为维持自身的生长繁殖而产生了对抗细胞凋亡的基因p35和iap,二者分别作用于细胞凋亡途径的不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