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的暮年壮心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王大珩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是“两弹一星”元勋,却鲜有人知道他可爱的一面。他在世的时候,当有人问他高寿,他会精确地告诉对方“我今天90.35岁了”;我们都看到他荣誉满载、成就卓著,但却很少关注到他常常以“小学生”的姿态面对新知识、年长者;很多人想象老人的晚年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王大珩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都在不停地学习。
  王大珩的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流利地回答。王大珩有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即“五个W”——what(何事)、why(何故)、where(何地)、when(何时)以及who(何人),而科学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五个W”的问题——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和理解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解答这个基本概念呢?王大珩在耄耋之年依旧无时不刻地关注着我国科学领域的动态,他关注到我国的科普工作成效不突出,一直在强调科学事实,而忽略了对科学精神的解读。因此,他在2003年撰写了《什么是科学精神》,并在起笔中自谦道:“自己很胆怯,也许谈出来的观点不够科学精神,还请大家批评指教,我甘当这方面的小学生。” 这篇文章于2007年在《北京日报》刊登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在这篇文章当中,王大珩总结了六点科学的特征,以这六条特征来看今天的科技界,仍然十分受用。如,在解释科学的同一性,即严密性时,王大珩以中西医为例,中西医的“对决”也是2014年微博的热门话题,他这样解释道:中西医各有一套理论说法,而且在实践上都见成效,终究这两种理论会统一起来,舍弃当中不确切的地方,补充应当补充的部分,这也是科学进步的一个途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与文化同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不仅是一项国策,更是我们对待不同思想领域的不同事物时应具备的态度。这一点,王大珩的“同一性”一语中的。
  王大珩先生所列举的一些非科学的表现形式,我们也能够在2014年找到相似的案例。譬如发生在山东招远的涉邪教故意杀人案,常爆出的高校教授论文造假事件,以及披着科普的外衣传播“伪科学”等事件,都是他所列举的应该嗤之以鼻的非科学行为,这些行为带来的危害殃及全社会,同时也从侧面说明“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所需要的,而是全体公民都应该树立的”。
  行文最后,王大珩意味深长地讲道:“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发展经过了许多曲折。原因之一是有些做法、有些探索、有些方针政策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这方面我们有很深刻的教训。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科学化能够搞得好一点的话,大家的认识就容易一致。在科学化的基础上,我们最容易形成共识,最容易团结在一起。”
  撰写这篇文章时,王大珩已经88岁高龄,视力严重下降,因此只能依靠本人口述、助手打字的方式来完成文稿。但他仍要保持每天“读”报、“听”国家大事的习惯。“当王老的秘书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因为不仅要每天挑选他可能感兴趣的新闻读给他听,他还会跟我们一起讨论一些热点话题。”曾担任过王大珩助手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王大珩常常一个人戴着耳机听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如果有什么创新的建议,他还会直接反馈给中央领导。王大珩的每一天都在为国家、为科学殚精竭虑。
  王大珩的可敬之处
  “我们走进季羡林先生的病房,王老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地站在季先生的桌子旁边,直到季老说‘你坐吧’,王老才落座。”这一个情景给王大珩的助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时的王大珩也已过鲐背之年。虽然是学习不同专业,但王大珩仍然尊称季羡林为学长,加之王大珩十分尊师重道,因此,即使是面对只是大其几岁的学长,也同样敬爱有加。
  晚年时候的王大珩虽然视力下降,但思维仍十分灵敏,他会把圆周率π背诵到小数点后100多位。而他锻炼思维的方法也着实新颖,那就是每一天都计算自己的年龄,用一年当中度过的天数除以全年的天数,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这样,他每一天的年龄都是不一样的。王大珩就是这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自己不断地思考,他从不耽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在他看来,“已知”的东西也终将会落后、老化。因此,他坚持每天看书读报听新闻,让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
  为了更好地看书读报,王大珩还专门制作了一个放大镜,时常挂在自己的胸前,以方便阅读。这个放大镜造型十分独特,整体类似于碗形的设计,精巧而方便。“碗底”就是放大镜的透镜,看书的时候只要将“碗”倒扣在书面上,就可以避免手持放大镜的抖动问题,同时还能够自然对焦,非常实用。
  除了每天“读”报,王大珩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他喜欢听贝多芬、莫扎特等古典音乐,也常常会听国粹京剧,怡情的时候还会写诗作词。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
  这是王大珩在70岁时所作的词。人说七十古来稀,本可以致事闲赋,颐养天年,但王老暮年,壮心不已,仍时刻准备着为祖国振兴而鞠躬尽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
为得出灌区最优灌溉管理方案,基于HYDRUS模型的水盐运移模型,将处理分为喷灌、滴灌和漫灌T1~T5共5组处理,研究模拟了不同处理的水盐运移规律,同时为验证模型准确性,现场试验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蝮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本院的蝮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7例,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内科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对于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咳喘并伴有胃部不适的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化痰及抗生素进行
摘要电力电子器件已经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而电力电子器件自产生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本文基于这一基础,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状况;应用  1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概况  电力电子技术自1958年诞生,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了。在这近60年的历史中,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
<正>~~
会议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和纳洛酮联用治疗重度CO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8例重度CO中毒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