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本中心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长期病死率,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4月135例患者行CRT治疗,男106例,平均年龄(59.95±11.14)岁。缺血性心肌病(ICM)4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LVEF≤0.35。随访最长9年。结果全因死亡率为31.11%,其中心力衰竭占26.19%,猝死占38.1%。与存活患者比较,心力衰竭恶化死亡患者更年轻、CRT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差、肺动脉压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明显(P〈0.05),而且PR间期明显延长(P〈0.05),不理想的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心中静脉和心大静脉)的比例增加(P〈0.01)。非心力衰竭死亡组CRT治疗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及活动耐量均改善,且随着时间延长改善更明显,而心力衰竭死亡组随着时间延长病情反复且加重。结论本中心CRT长期治疗的全因死亡率为31%,死亡原因中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最高,心力衰竭恶化排第2位,经CRT后因心力衰竭和猝死导致的死亡率低于以前药物治疗(20%/4年和〉50%/5年)。对于心功能好转的患者预防猝死是重要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应是首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