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科学课程文本中“稳定与变化”跨学科概念设计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学科概念是学生知识建构和观念形成的重要支点.以“稳定与变化”这一跨学科概念为例,从设计理念、内容表述和层级进阶三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相关科学课程文本进行对比,发现:美国倾向于从跨学科概念到学科领域的学习,我国侧重于从学科学习走向跨学科交融;美国的跨学科概念更为抽象,我国则紧扣物质与能量来讨论“稳定与变化”;美国明确将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并列作为进阶的主线,而我国将跨学科概念暗含于学科概念之中.基于优势互补,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教师进行高中英语新教材语篇教学的基础.分析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特点,阐释了其推进路径,剖析了高中英语新教材语篇教学编排思路,并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在语篇教学中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学习活动的方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根落地.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意味着学生作业的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作业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减量提质的目标,实现作业在育人、拓能以及教育公平层面的目的.从认清作业的本质入手,探究了作业设计的生本理念,加强作业设计的反思研究,用活、创新作业设计方法等策略来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以期为一线教师作业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借鉴,助力“双减”工作的平稳落地.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探讨,取得了新的成果,并把这些研究的方法及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的文章,是衡量一位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结合科研实践,从题目有“新”意,框架有“新”术,案例有“新”境三个方面阐述论文写作的三个“新”思路,力求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切实的方法参照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