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4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占54.8%;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占83.3%;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1.4%;暴露源以不明暴露为主,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占23.8%。结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制度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situation of medical staff and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Method: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given to the 42 medical staffs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Their basic information,exposure time and place,sources of exposure,exposure ways,link of the occurrence of exposure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analyzed.Result:Wards were the high risk department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which accounted for 54.8%.Sharp injuri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which accounted for 83.3%.Nurses,especially junior nurses were the high risk group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which accounted for 71.4%.Unknown exposure was the main exposure source,which accounted for 47.6%.Hepatitis B virus was the second exposure source,which accounted for 23.8%.Conclusion:Medical staffs are at high 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career.Vaccination for self-protection before taking office,establish a quick and efficient monitoring report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of high-risk population,timely deal with the wound,rational use of the drugs and tracing according to relevant provisions after the exposure are all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the occupational infection.
  【Key words】 Medical personne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Protective system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xi Hydropower Hospital,Nanning 53021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1.03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1]。职业暴露导致的伤害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艾滋病、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是最具威胁及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伤害,在护理与诊疗的操作过程中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2-3]。调查研究证实,健康的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锐器伤所致,被伤的医务人员80%为护士,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4]。所以为了全面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降低其发生率,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为了解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从而提出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对策,现以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所有发生职业暴露的本院职工及相关人员均在暴露发生后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获得进一步的应急处理,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以备案的42例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调查 发生职业暴露以临床护士为主,占71.4%;以参加工作年限较短为多,工龄小于5年的占71.4%;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以在病房为主,占54.8%,见表1。
  2.2 暴露源及构成比 暴露源最高为不明暴露,20例,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10例,占23.8%;梅毒和艾滋病均为1例,各占2.1%;病原体检查阴性者10例,占23.8%。暴露源不明大部分与抢救外伤、神志不清及不合作的急诊患者有关,另外也与处置医疗废物发生职业暴露后,无法确定锐器来源有关。
  2.3 发生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暴露方式及防护 在42例职业暴露中最容易发生的暴露方式为锐器伤,占83.3%;发生的操作环节最常见的是采血、穿刺或拔针,占23.8%;大部分医护人员是有防护的,占76.2%,见表2。
  3 讨论
  3.1 主要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及原因分析 (1)调查资料显示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护理人员,以针刺伤为主,这与马静玲等[5]报道的相符,锐器伤所致血液性职业暴露问题是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危害之一。有研究发现81.37%的护士过去1年中至少发生1次锐器伤,可见,护士是最常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群体之一[6],其中以低年资护士居多,主要是护士的工作繁忙、诊疗量大,从事抽血、注射、输液等操作较多,很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加上部分低年资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从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同时护士有不良习惯导致违规操作,如双手回套针帽、拔除静脉输液针后不及时放入锐器盒,无防护措施情况下进行医疗操作等因素亦是造成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而发生地点以病区为主,这可能是病房工作较繁忙,住院患者输液、注射、采血等的治疗频率高于其他科室,从而增加了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2)本调查中保洁员在处理垃圾时发生职业暴露的也较多,主要是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有时不规范使用锐器盒,导致保洁员在回收污物、锐器及打扫卫生时易被针头及其他医疗器械刺伤[7]。同时保洁员基本属于医院编外人员,很少接受专业培训,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中不注意防护,加上大多数保洁员文化层次低,工作理解能力差,长期不规范操作,手卫生意识淡薄等容量导致职业暴露。(3)职业暴露中暴露源以不明暴露和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居多,这是因为在急、门诊发生职业暴露时,人员流行性大,查暴露源比较难以操作,另外保洁员在处理垃圾时也是不明暴露,在病区一般都可知道暴露源的种类。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占第二位,这与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率为7.2%,乙型肝炎高发有关[8]。调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注射过乙肝疫苗,42例职业暴露者未发生血源性感染。
  3.2 防护职业暴露的对策 如发生职业暴露,现场处置应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原则,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用肥皂液在流动水下面反复冲洗3~4次,然后用75%酒精或0.5%聚维碘酮(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并包扎伤口[1]。如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要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由这些部门进行评估,确定感染的危险性、暴露级别和是否需要实施暴露后预防用药,并进行暴露基线水平检测[9]。要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主管领导、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相关部门一起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并做到以下几点。
  3.2.1 制定本院职业暴露后处理的标准程序和免疫接种计划及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严格实施,可促进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及时上报、合理预防用药等,从而更好地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本次调查的42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事件中,占76.2%的人有保护性抗体,未有当事人因职业暴露而发生感染,可见强化对症处理和免疫接种对预防职业暴露所致的感染是非常有效的。
  3.2.2 加强培训力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定期组织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学习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让大家熟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和报告流程等;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62.0%~80.0%的针刺伤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注射,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是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之一。部分医务人员对针刺伤认识不足、预防意识疏忽、操作不规范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10]。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重点科室的管理及高危人群培训,使医护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习惯,从而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3.2.3 医院相关部门或其他机构应能24 h提供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双汰芝)等预防HIV感染的药物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情况不断发生,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1]。目前仅有FDA批准使用的HIV感染患者的治疗药物,尚无批准使用的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预防药物[5]。经过专家评估后可在2~4 h内开始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 h;但即使超过24 h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1年[1]。
  3.2.4 对暴露者进行调查 对暴露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发生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定期分析[1]。后续进行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评估,并提供暴露者心理咨询,建立医务人员健康档案。
  3.2.5 建立长效机制 医院管理人员应多渠道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应该更人性化:配足人员,合理增加重点科室人员配置,避免医务人员因超负荷工作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用品,切实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3.2.6 加强防护 为所有医务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操作进行手卫生,规范使用利器盒,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强调双向防护,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3.2.7 加强教育,纠正不良的工作习惯 如使用后的锐器要立即放入锐器盒内,不能弯曲、折断或手工拔除针头,严禁分离针头,手术刀必须使用工具移除,锐器盒收集到容量的3/4时,立即密闭更换,不能打开、清空和重复使用,防止因容器过满针头外露而发生针刺伤[12]。严禁回套针头、针帽,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胡必杰,郭燕红,刘荣辉,等.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43-152.
  [2]陶西萍.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6):432-435.
  [3]姜永梅,许永进,商玲,等.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及风险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14-2716.
  [4]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5]马静玲,侯秋秀,梁小艳,等.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76-5777.
  [6]陈素贞,江智霞,周家梅,等.护理人员锐器伤漏报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93-96.
  [7]赵丽琴,王淑珍,贾世林,等.基层医院外聘保洁人员的职业危害调查与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90-3391.
  [8]范珊红,许文,慕彩妮,等.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73-4275.
  [9]郭燕红,胡必杰,刘荣辉,等.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336.
  [10]胡泰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36-3337.
  [11]刘富红.产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影响及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61-162.
  [12]王俊辉,张素华.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974-3976.
  (收稿日期:2015-01-06) (本文编辑:王利)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了解在普通的白纸上隐藏字迹的方法。
食物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着我们的身心?科学研究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对于那些想要让体重掉下几公斤的人,一些节食建议实在让人太过无奈,节制饮食意味着身体吸收的能量会降低,增加锻炼更是会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  在条件允许下,进食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是人类进化赋予我们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如今人们却普遍需要为克服食物诱惑而斗争。而在人类与食物的这场战争中败下阵来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蛇约有3400种,除了寒冷的南极北极,它们几乎遍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尽管每当提到蛇,人们就会不由得紧张,即使是生物学家也会心跳加快……但是,仍有一些研究者对它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因为它们是地球上进化最为奇特的脊椎动物。  身体的变化  蛇的进化方式非常奇特,最显著的特点是四肢在进化过程中退化,从而形成了细长而光滑的躯体。除此之外,它们的身体内部也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内部器官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因此,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  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当他们接触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2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目的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所以
过去的两年,本刊在曾以大篇幅连载著名发明家张开逊教授的文章《回望人类发明之路》。我们看到,古代的中国曾经有过非常璀璨的文明。但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影响很小,也没有几项研究把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联系起来。从全球看,许多营养建议不再为膳食胆固醇摄入设置上限,然而,对于载脂蛋白E类型四等位基因(简称APOE4,它会明显影响胆固醇代谢)携带者来说,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要大些。在芬兰,APOE4等位基因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3。但直到最近,有关这个人群的膳食胆固醇高摄入和心血管疾病之间
青蛙呱呱叫,小鸟啼啭鸣,万物生灵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吼声和啼鸣声,构成大自然最和谐美妙的声音。但是只有我们人类是唯一拥有复杂语言的灵长类动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最早拥有语言的是什么人?尼安德特人已经开始用语言交谈了吗?  1 语言最早起源于何时?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功能强大的一种技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编码符号,将你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同时通过这种编码符号了解别人的想法。语言还是连结和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成本-效果,并分析其中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方法:对81例70岁以上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直接医疗成本资料、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疾病资料的收集。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利用当面访谈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价,根据总分得出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对使用成本-效果比的指标进行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新的分娩模式,对分娩有积极的影响。我院妇产科于2008年起开展了该分娩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并联系实际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教育的改革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网络远程研修为在困惑和艰难中跋涉的教师带来曙光,给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 网络研修;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一本课本,一支粉笔,这曾经是教师的独特形象。随着近几年网络技术进入校园,教师、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语文教学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