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形成初中问题学生的主要根源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石,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校情为例分析各种问题学生的现象。
  一、初中问题学生的主要问题言行表现
  逃学旷课、早退。约占问题学生的10%;上网、沉溺电子游戏,夜不归宿。约占问题学生的30%;打架、恃强凌弱、校园暴力。约占问题学生的20%;吸烟、酗酒、赌博、敲诈勒索。约占问题学生的25%;早恋。约占问题学生的5%;以上各种行为混合型的约占问题学生的10%。
  二、初中问题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根据对我校100名问题学生的调查分析,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约占问题学生的50%;不健康的心理、有缺陷性格。约占问题学生的20%;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约占问题学生的10%;不会抵制各种社会不良诱惑。约占问题学生的20%;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与家庭教育缺失的关系。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形成初中问题学生的主要根源。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问题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极少甚至是不存在的。由于孩子从家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能与他们交流的人非常少,他们没有培养起和他人打交道的自信心、能力,一般问题学生都普遍不善言谈,具有孤僻的性格,不轻易向别人吐露心声。
  三、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个别家长对家庭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辛苦,时间紧、任务重,因而放松了对子女的要求,缺乏继续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与孩子沟通的机会、时间均很少,形成家庭教育缺失。笔者在工作中,当学生犯了错误与家长沟通时,约有20%的家长认识有问题。
  (二)家庭存在着现实的教育障碍。1.有的家长知识水平不高,难以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2.有的家长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有些学生的家庭贫困,父母没有固定收入。为了生活父母东奔西走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这种情况是虽然父母在家,但没有履行教育义务,在农村家庭中比较普遍。3.有的家庭本身存在问题。如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4.有的家长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子女产生抵触情绪。如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的家庭教育。5.家长外出打工,形成留守儿童。家长与子女由于身居两地,接触时间少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孩子对家长印象模糊,感情淡漠。家长对孩子只能满足物质要求,利用通讯工具对孩子进行空洞的说教,教育效能如隔靴搔痒,没有实效。
  四、如何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要善于向孩子表达你对他(她)的爱。这个非常重要,很多家长只会做不会说。爱不光需要你去做,更需要你去表达。不可否认全天下的家长没有一个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论那一个家长的所作所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发展的更好,都是十分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有的家长不光做了,还让孩子体会到了,也就是说向孩子表达得很到位,而有的家长累没有少受,苦没有少吃,反而搞的父子或母子亲情紧张,越是这样父母越感到委屈,感到失望,就更少的与孩子交流,随之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父母一定要将你为孩子所做的一切的目的告诉孩子,尽量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她)的爱。
  (二)挤出尽量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善于在沟通和交流中获得孩子最有价值的想法。可想而知,如果一周只有一两天能见到你的孩子那怎么谈沟通?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总认为孩子还小,有些问题没有必要,也不值的与他们交流。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会和人生思考的还是比较深刻的,虽然有些事情思考的还不是很全面,这正是作为家长所应该了解和知道的,也是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重点。所以还是要多与孩子交流,不要见到孩子就问现在学习怎么样啊,成绩考的怎么样啊,或者是在学校吃的好吗?累不累啊等等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加强家校互动,编制教育网络。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若与周围同学相处融洽就能从周围同学那里得到认可,得到关心,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也恰恰是问题形成条件的相反方面。而这方面的情况家长很难直接了解到,只有通过向学校老师尤其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询问才能获得。知道了这些就容易掌握孩子的社交质量。如果孩子与自己周围同学相处没有障碍,那么他(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就不会产生厌倦感,就不会产生孤独感,就不容易出问题。
  (四)加强家教知识学习,提高家教教育水平。无论家长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不断加强家教知识学习,掌握自己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既要做孩子的良师,又要做孩子的益友。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孩子共同成长,在和谐家庭建设中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在众多教师中,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师生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比较亲近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那么,如何在学生心中树立
期刊
一、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孩子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意味着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意味着他是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
中职会计因理论性较强的缘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随着微课的出现以及普及,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影响中职会计教学.对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教学进
副校长是初中学校管理层的中坚力量之一,对分担校长管理负担、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实现管理负担的分担、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提高,副校长应当积极推动初
新课改教育要求普及校园素质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乐趣.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教育内容过于刻板,导致教学方式过于涣散.而素质教学中,利用快乐教学则可以
当今社会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就农村小学而言,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它解决了制约学校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时空,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们就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语文学科知识涵盖面广,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方面武装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更
期刊
针对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上课听得懂,考试不会做”的现象,提出了复习教学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