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拯救”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客体,它还具有社会性、政治性、工具性和意识形态性。资本主义空间的意识形态性维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分散了无产阶级的抵抗力量,维系了资产阶级国家权力的运行。资本主义空间意识形态在微观层面具体表现在:空间的"均质化—碎片化—等级化";都市化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意识形态性;日常生活被隐匿性规划;等等。资本主义空间的意识形态性在维系资本主义延续的同时也扩张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空间在全球扩张的意识形态表现,它实现了资本利润的最大化,推动了资本的扩张。
其他文献
通过对风扫磨系统生产过程中电流、压力、磨声及温度等四个主要指标变化的分析,可判断风扫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原因.
作为阿来进行文体探索的重要文学作品,《瞻对》吸收借鉴了报告文学、现代散文和历史小说等的文体特征,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杂"文体。其文体特征的形成决定了作品的"非虚构"性质
探讨了用R-K-S方程求解压缩因子的方法和适用范围,对比了R-K-S方程两种形式的特点,对计算精度进行了详细讨论.
从设备结构和操作使用两方面 ,分析了某石化装置中火管式废热锅炉的损坏原因。介绍了该锅炉的修复过程及修复时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