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心触摸春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开学的第一节习作指导课,内容是写一写《春天的校园》。我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让学生先现场参观校园,再写习作。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参与状态和他们的一篇篇充满灵气与智慧的习作来看,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下面是他们作文中的一些片断:
  你看餐厅门前的那三棵山茶花,一棵已开出了红的花,配上绿的叶,真是“绿树红花”;另一棵已结出了白色的花骨朵,真是“一青二白”;还有一棵既有花骨朵儿,又有花和叶子,真可谓是“三国鼎立”啊!
  ——王文麒
  校园内那一棵高大的香柚树,被风儿一吹,就发出了“沙沙”的响声,香柚树底那一棵棵杜鹃花,则像一个个乖巧的“小弟弟”,正在侧耳倾听“香柚树”哥哥的演奏呢!
  ——刘伟
  繁花似锦的紫荆,娇艳迷人的蔷薇,高大挺拔的樟树,破土而出的小草,都已经在春姑娘的召唤下苏醒啦!唯有校园一角的那棵低矮的槐树,依然是浑身光秃秃的,哈哈,一定是小槐树太淘气啦,冬爷爷为了惩罚它,把它剃了一个“大光头”吧!
  ——童莹
  [案例反思]
  当我在批阅本次习作的时候,我非常庆幸我没有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而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时而细心观察,时而侧耳静听,时而用手轻抚,时而喃喃自语。有人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他们用他们的灵性触摸到了春天,并用他们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春天,这个春天可听,可看,可感,多姿多彩。正是有了这样多角度的体验,才能从笔尖流淌出他们心底的语言。就像学生写道:哈哈,一定是小槐树太淘气啦,冬爷爷为了惩罚它,把它剃了一个“大光头”吧!这样的句子多么富有儿童味,这就是儿童最纯真的情感和最丰富的想象,而这一切来自于这一次心灵的触摸。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苏教版的《夹竹桃》一文出自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之手。该文的教学应该着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洞察作者为什么会爱上夹竹桃,作者又是怎样将这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在教学时,要关注文章的首尾,让学生在联系中感知作者的情感;要直接切入,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要前后贯通,让学生在辨析中体悟情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深度体悟 思考辨析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培养阅读能力一定要从掌握方法抓起,让小学生们能够善于进行阅读,也就是通过学习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学会运用重点词句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让学生们学会融入情感开展阅读,感悟到课文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如此一来,就能讓小学生们在阅读中做到举一反三,以此为今后的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文章感情、联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亦是我国儿童教育重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一切从娃娃抓起”言简意深,指的就是要重视儿童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正是基于这个视角,岳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发展》一书,从深度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阐释了文化与人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展望了儿童教育及其发展方
[摘 要]古诗词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在《夜宿山寺》教学中,教师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诗人绝妙的夸张、想象手法,让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在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能够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字理识字;激发兴趣;识字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76-02  小学低年级阶段教材的识字量非常大,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促进其广泛阅读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却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摘 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敕勒歌》为例,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理论依据,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邀请函”,让课堂学习有趣味、有快乐;让课堂教学有梯度、有层次;让课堂评价有效度、有维度。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邀请函;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76-02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上,巧用白板让学生进行游戏,使它和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就会让课堂呈现出近乎真实的、多彩的生活场景。在“复习声母”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郊游情境,设置了“郊外赏美景”“果园摘果子”“动物园闯难关”三个活动环节,将电子白板与拼音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复习声母 白板 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
[摘 要]当今语文试卷的命题方式,应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其中,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试卷应注重主体性、基础性、整合性,关注读写结合以及联系生活。  [关键词]试卷;命题;语文能力;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68
[摘 要]阅读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式,古诗词教学亦如此。在如何发掘古诗词的语言價值上,《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教学做了一次有力的探索。借助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和品悟意象三种策略,课堂教学如同登山,拾级而上。这样的课堂体现出挑战性、趣味性和智性的特点,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键词]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品悟意象;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国标本四下),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曾经两次在不同的班级执教这节课,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鱼青年忘我的精神,两次课我都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插入“现场采访”的教学环节。同样的组织形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在学生阅读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