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深化思想评价内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学语言是老师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运用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成果。良好的语言运用艺术,既能够对教学内容做出有益的深化,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上语言艺术的运用形式来进行讲解,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善于选用最准确的词语表情达意,是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根本标志。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老师,不仅能够对语文教学思想进行良好的展示,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对教学语言进行运用的时候,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运用语言艺术将实际的教学情境烘托出来,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的,同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利用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教学的重点。在对语言艺术进行运用的时候,老师首先需要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激發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设问、疑问等语言运用形式,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人的探究。还有,在利用语言艺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时候,老师要避免出现夸夸其谈的情形,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学生对教学出现反感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在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后,不妨向学生进行提问,“这篇文章揭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当学生回答出是“诚信”的内容之后,老师不妨继续向学生进行提问,“请简单说出一些和诚信有关的故事来。”这时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可以对一些诚信故事,像是“庸医误人”“一诺千金”“刘邦违信”之类的故事进行陈述,在学生讲述完这些故事内容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诚信”二字进行更为深入的概括。在完成前期的语言铺垫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重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看待,这时学生对于文中“父亲”的行为,也就能更为正确理解。
  二、利用语言艺术对教学的思想进行深化
  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领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那种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以文章的创作思想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语言艺术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从而对作者在文章中所用的一些隐喻和讽刺内容进行了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提升。同时这种针对教学思想内容而展开的语言引导,更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在对契诃夫的《凡卡》进行学习时,老师要用尽可能低沉的语气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少年凡卡的悲惨命运引起同情,同时,在语言中也要对整个俄国社会的丑陋进行暗示,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反思。在课程的讲解中,老师要避免运用那些乏味的词汇,像“批判主义”“贫富差距”等内容弄来对文章进行讲解,由于小学生思想政治观念还不成熟,所以,老师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对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进行控诉。比如像小凡卡将信寄给了爷爷,可就算爷爷收到信了又能怎样?老师可以语气悲痛地说“在那个穷人没有选择权利的年代,人命像刍狗一样被上层阶级所压迫,凡卡的爷爷也无能为力。”这样,在文章的学习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语言艺术对课堂的内容进行评价
  要想一堂课程的教学达到理想化的目的,那么离不开对课堂内容的评价。关于课堂内容的评价,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个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这两方面的内容,应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老师对学生所做出的语言评价,要尽可能的正面,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点评,老师要抱有一个开放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言,针对教学问题进行详细指出。
  在利用语言艺术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价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孕育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进行发言。在学生对一些学习问题陈述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说“你真棒”“回答得不错”“很厉害”之类的正面语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时,老师也不要进行消极的批评,要语气缓和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同时让他们积极做出改进。这种语言艺术的运用要以双向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评价,同时指出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既能对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进行加强,同时还可以督促老师对教学进行更为妥善的改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对于语言艺术的运用,老师要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不仅要在学习上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动力,同时也应该在课下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提升双方的沟通质量,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新疆兵团建工师二中新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心房纤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8例)加用胺碘酮静脉给药,对照组(30例
关注数学与现实的关联性,实践将检验知识的应用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数学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应用于生活、改变生活的奇妙乐趣。  一、生活中源于数学的乐趣  1.设计现实场景提升数学与现实的关联性  数学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并且实践于生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的新的认知,使其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有其独有的固化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许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思维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盐城教育局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作为新一轮课改的抓手,要求教师在“让学引思”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思维能力,那么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以学生为本激活数学思维呢?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让他们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养成提问意识和思考意识已经成为小学教师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习惯,让他们在实践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前提  从合作学习的意义来说,小组互动的模式不仅能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与交流中,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互动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内容和尚美教育相结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展现本校的体育教学的特色。  一、加強尚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尚美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应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向成熟发展,可塑性很大,所以要懂得教育规律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