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行”、“主动”的教学法理论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行”、“主动”是颜李学派关于教学法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主张,也是其学术思想的基本精神,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颜李学派反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为汉唐崇尚章句,口讲耳听,流为佛老;宋明“穷理居敬”,静坐读书,空谈心性,虚妄无实。所谓把“身实习之,身实行之”作为治学的根本,认为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上著力”(《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强调只有通过亲身实行才能获得知识,而且要通过反复习练去巩固知识。
  颜元强调“习行”,是在其学术思想发生转变之后,他35岁时,“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便将家塾之名由“思古斋”改为“习斋”。62岁规划漳南书院时,又把讲堂命名为“习讲堂”。他一再强调“习行”是读书求学最重要的方法,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习行”不断,直至69岁时,还感到“思一日不习六艺,何以不愧‘习斋’二字乎!”
  颜元所说的“习行”,在思想渊源上,明显地受到孔子“时习”思想的影响。他说:“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不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三两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颜元集》第668页)但是,“习行”的内涵比“时习”更丰富、深刻。“习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他以学乐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任凭读乐谱几百遍,讲问、思辨几十次,但“总不能知”,必须搏拊击吹,口歌身舞,亲下手一番,“方知乐是如此”。学习数学知识也是如此,要“学而必习,习又必行”,如果不练习,又不在实际中运用,则“入市便差”。所以,他认为不和自己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存学编》卷二)
  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主张“见理于事,因行得知”,认为“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他甚至把“格物致知”中的“格物”两字,解释为“犯手实做其事”。因此,“习行”教学法正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教学上的反映。颜元在认识论上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特征,这也是其治学之道的哲学基础。
  另一方面,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对此,颜元自己说得很明确:理学家“不学一事,而以诵读为学,以能讲其所读者为明道,为大儒,是吾忧也”(《颜元集》第192页)。在他看来,“从静坐讲书中讨来识见议论”,一是由于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而且“爱静空谈之学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废事,遇事则茫然”,毫无实际处事能力。二是终日兀坐书房中,影响健康,“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皆疲软”,造成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颜元指出,造成这种状况,“从源头体认,宋儒之误也”,而朱熹是祸首。为了改变理学家这种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和讲上的教学方法,颜元大力提倡“习行”教学法,强调“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言语、文字上著力”(《颜元集》第663页),主张“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功于习行者八九”(《颜元集》第42页)。因为在他看来:“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读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存学编》第一)
  可以说,“习行”教学法,是为培养给“生民办事”的“实才实德之士”服务的,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均具有实践价值。
  在德育方面,不仅可以通过“习行”形成学者的道德观念,更可能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并有防止和革除不良习惯的作用。颜元说:“开聪明,长才见,固资读书;若化质养性,必在行上得之。”(《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理欲第二》)所以,“习行”能使学者的思想真正得到锻炼,养成真德美行。
  其智育方面的价值不仅因为“亲下手一番”、“犯手搏弄”的“习行”,才能获得“实用”的真知,而且許多技能的掌握,都得靠“习行”。他生动地以学琴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里也。今目不睹,耳不闻,但以谱为琴,是指蓟北而谈云南也,故曰万里也。”(《存学编》卷三)必须把讲读琴书与习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练习琴谱,才会成为能琴的“美才”。由于当时技术学科的发展和西学的输入,影响了颜元的教学内容,开设有不少技艺的课程,这势必不能光静坐读书,于是“习行”的新方法便相应而生。“习行”是检验知识和实践知识效果的一种有力手段,他说:“学问有诸已与否,须临事方信,人每好以所志认作所能,此大误事,正是后世泡影学问也。”(《言行录》卷上)所以,只有“习事以见理”、“明理以处事”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才能“实习、实用之天下”。又说:“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中谈论,尽有千百义理,不如身行一理之实也。”(《言行录》卷下)因此,颜元一方面强调“习行”对认识事物、取得知识与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特别重视所教所学知识的应用,即“习行”在“为生民办事”、“为天地造实绩”中的现实作用。
  由此可见,颜李学之“习行”法,是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不仅如此,还有体育上的价值,是运动和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颜元说:“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说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采用“习行”法,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日益精壮”、朝气蓬勃。
  与重“习行”一致,颜李学派强调“动”的教育。颜元指出“宋元以来儒者皆习静,今日正可言习动”(《言行录》卷上),强调“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就是说只有习动才能培养出有强壮体魄的人,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掌握六艺技能,成为有实用的人才。所以颜元视“动”为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他说:“吾尝言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言行录》下)由此可知,颜李学派教育思想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强调“动”反对“静”。所以,梁启超说:“颜元教育思想的特点,是以实学代虚学,以动学代静学,以活学代死学。”(《清代学术概论》)这一点总结既概括又实事求是,颜李学派这一教育思想可谓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创举。
  历来“主静”的教育,在学习上只重修身养性、“静坐读书”,“成一文墨诵读之世”,故而为颜李学派所反对,特别是针对宋儒“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把读经书当作获得知识唯一途径的治学方法,进行了深刻批判。他们认为徒读书,不但无益事功,反而愈学愈愚。颜元说:“程朱之学,率古今之文,食天下之神智。”(《四书正误》卷四)又“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朱子语类评》)。李恭也反对宋明以来“兀兀穷年,埋首故纸”的空疏无用的书本教育,认为误国家、厄世运皆因崇尚虚文所致。颜李学派强调习六艺,重视对实学和实际技能的传授,强调习行、主动,但并非全面否定书本教育,而是主张读书与习行结合,引导学者正确对待书本知识。评价颜李学派“习行”、“主动”的教学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必须把它放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来考察,特别要放在宋元明清的理学教育统治下来考察。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不论是官学、私学或是书院,教学除了口传耳听的方法,简直没有其他任何活动。到了宋明更是只教学者静坐读书,空谈穷理,专注空疏,八股贴括等,多是虚妄不实的东西。而颜元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法统治了千百年的情况下,勇敢地揭起了“习行”的旗帜,反对只用口耳,提倡用手足的活动——实践、习动、劳动,以及强调观察、实验等方法来代替单纯的讲说和静坐读书,这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史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中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与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中学生要面对生活节奏的变快、学习压力的增大、新旧观念的不断撞击。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及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意义。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应用平台,它承载资源,组织和传递知识,以及提供教与学的互动信息。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可促进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建设 意义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原有各种物理载体所存储和传输的信息正在逐步数字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  密度存贮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学校的教育开始走向现代,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次新的契机。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冲击,更加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更新。  关键词: 农村 远程教育资源 整合与应用    当前不少地方解决了现阶段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缺乏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把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地送到了广大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跟记流水账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哪些内容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怎样才能进行深度的反思?也就是如何寻找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呢?我们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和
摘要: 本文从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变、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注意的问题三个角度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理念 角色转变 教学模式 注意的问题    一个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生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
摘要: 本文从“新的学习方式”的深刻涵义和转变路径兩方面阐述了新的学习方式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新的学习方式”深刻涵义 转变路径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此,本人对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准确地理解“新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