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收藏》这样的好节目太少了

来源 :收藏·趋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一个收藏圈的展览引发巨大争议,而且剧情跌宕起伏,这就是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真赝对比收藏展》。
  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特联合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6年来王刚亲手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多件,将赝品残件和碎片同首博的馆藏完整真品一起对比展览,其本意是让李鬼在李逵面前显原形,使大众对赝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但没想到的是,有人在看过展览后却大放厥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对媒体放言:“这里砸过的赝品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我可以为我的话负法律责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也表示:“其中不少是真品,而且不乏珍品。”
  消息见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王刚手里握的到底是“护宝锤”还是“砸宝捶”?砸掉的到底有没有珍贵文物?坊间热议纷纷。很多人抨击《天下收藏》糟蹋国宝,仅凭三位专家现场看那么几眼,就草率地给艺术品判极刑,“太可惜了,王刚真敢下捶”,“应该先用护宝锤砸了那几位‘砖家’。”
  面对外界种种非议,8月20日,《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他非常坚决地表态:“我们节目中绝没有砸错一件宝贝。”
  韩勇说:“这种自信来源于鉴宝严格科学的流程和专业严谨的专家构成。”他强调,在节目里观众只看到三位专家在现场鉴宝,实际上节目对“宝贝”真伪的判断,依靠的是背后庞大的专家库,这个专家库的人员构成非常严密和科学:一方是来自博物馆和文物局的鉴定专家,代表了学术派;一方是翟健民这样几十年在艺术品市场摸爬滚打、靠真金白银买出来的“实战派”;还有一方是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对市场和价格的评估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三方涵盖了一件艺术品得到认可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条件,非常严谨。
  他还透露,实际上每次节目录制前,藏品均已经过专家库三方专家的综合评判,“我们心里是有谱的,只不过没有告诉送宝人罢了”,“三方专家看过后都要在鉴定书上签字,哪怕有一位对真伪存疑,我们都不会再把它拿到节目中来,而且我们节目中选的都是非常常见的,没有那种需要几年研究再下定语的,所以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绝没有砸错一件!”“不要说错了九成,哪怕是一件我们都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和责任,我们节目组和主持人王刚都是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
  此外,《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对质疑人宁玉新的身份和判语也表示质疑:这位专家所供职的机构我们从未听说过,至于宁玉新这个人,大家可以搜索一下。不久前的“永乐青花暖水瓶”事件,所有专家都认定那是件拙劣至极的仿品,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连外行都能根据常识做出判断,唯独宁玉新认定其为国宝,这样一位“专家”的话是否可信,公众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正当双方各执一词,社会公众无从了解真相时,官方“裁判”终于出手了。8月21日,北京文物局紧急委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了四位专家,来到首都博物馆的二层大厅进行“现场鉴定”。经过4个小时的专业鉴定,下午5点,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四位成员张如兰、王春成、马希桂、李宗扬向媒体宣布:他们一致认为《天下收藏》提供的“赝品”都是现代仿品,不存在部分为真品的可能。张如兰强调,因为现场有同时期的真品做参照,这些“赝品”鉴定起来就更为容易和明显。
  至此,《天下收藏》真赝对比展“赝品风波”终于尘埃落定、真相大白。
  笔者对整个事件一直较为关注,也亲自去首博观看了这个展览。对风波的引起、高潮、结尾颇感兴趣,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应该肯定《天下收藏》策划推出的《真赝对比展》在当下是非常有意义的。毕竟这么多年,我们在艺术品真伪常识普及方面做的工作十分可怜,更没有一家电视台和栏目组能以一己之力来在博物馆这样一个平台搞这么一个学术性展览,让大家提高眼力,增长见识。我觉得《天下收藏》在做一件公益性的好事,对节目中“去伪存真”的宗旨,笔者也十分认同。
  第二,笔者前后两次到首博看了这个《真赝对比展》,对于稍有瓷器常识的人,或者常看馆藏瓷器真品的人来说,此次展览中《天下收藏》栏目组提供的残件和碎片都是不难辨别真伪的,根本就不存在“赝品中九成真品”的事情,完全是无中生有。很难想象,《天下收藏》会拿砸错的真品去博物馆公开展览,那样的话岂不是给人口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这也太低估栏目组的智商了。
  第三,质疑的所谓“专家”身份让人不敢认同。二人都非瓷器圈的著名人士,既不是业内公认的鉴定专家,也不是知名的收藏家,怎么就敢出来胡说乱说一气,实在有混淆视听之嫌。现在的媒体也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将“伪专家”的意见见诸报端,给了这些“砖家”借机自我炒作的机会。真要有争议的话,也应该去采访圈内有分量的知名专家啊!这些“鸟专家”说的话实在不足为信。
  第四,《天下收藏》作为一档以“去伪存真”为宗旨的电视收藏类节目,从开办之初就伴随着巨大争议。一些人对其“砸赝品”的环节指指点点,更有人认为节目这么做是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在哗众取宠,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有人出来说事。但笔者以为,批评一个节目,必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像这回两位所谓的“专家”不仅没有砸倒《天下收藏》,反而自取其辱,十分狼狈。
  第五,近几年来,国内电视中艺术品收藏投资类节目不断涌现,但鱼龙混杂。忙于估价的多,专业水准高的很少,娱乐性的不在少数,更少有节目在打假和辨伪上做出努力。王刚的《天下收藏》将专业性与娱乐性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醒大众注意艺术品收藏中的风险意识,笔者以为,《天下收藏》其娱乐性只在表面,并不改其本质的严肃性,这样的电视栏目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物质需求。今天,古老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早已同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正处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中,此时弄清楚我们的理财观念,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理财 家庭理财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在阅读散文时,只有披文入情,体察作者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获得审美体验.以郁达夫的散文名篇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散文,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