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二十年里,我国各类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如沙尘暴、泥石流等,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就是由于过多的自然植物树木被开采导致的,所以为了遏制这些灾害的蔓延,我国不断的深入提倡退耕还林,希望通过这一举措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将以贵州省晴隆县为背景,将其在退耕还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作用;现状分析;实时策略
  Abstract: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are more and more, such as sand storm and debris flow. The reason is that the natural plant trees are being exploited. So,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se disasters, we have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Qinglo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background, analyz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 and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ecological func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real time strategy
  一、前言
  我國在西南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希望通过此工程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改良作用,同时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体制也进行有效的改革。将一些落后的种植方式进行优化,希望可以将农民的人均收入提高,晴隆县已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年,虽然此项措施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种植结构,但是在进一步的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二、简析晴隆县
  晴隆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较多属于少数民族县之一。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地段,所以造成地形比较复杂,地面表层处于缺水的状态,同时高原地区气候变幻莫测,导致形成独特的地质土壤结构。目前晴隆县主要依靠独特的地理结构形成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不同类型的农作物以及矿石资源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主要是依靠于高原,不恰当的开垦高原造成一些地表结构被破坏,同时由于高原气候,常年的雨量比较充沛,在暴雨天气就会造成泥石流等灾害。但是由于长期的开垦,导致水资源不断流失,很难保存下来,使居民与牲畜的饮水都存在困难。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晴隆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将一些收成比较低的农作物以及需要树木草地进行覆盖的山体位置,全部种植树木。晴隆县每年通过设定目标来考核完成的情况,直到去年晴隆县的退耕还林退耕地面积已经达到100200亩,但是树木保存下来仅达到了60.3%。
  三、退耕还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作用
  晴隆县自从实施了退耕还林以后,生态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改善:
  (1)地表水情况:由于晴隆县位于高原地带,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导致地表水含量较低,但是退耕还林之后由于森林的覆盖率得到了提高,各类植物的根茎紧抓土壤,将大量的水分保存下来。由于土壤水分得到了提高,就可以将土地沙漠化的情况进行改善,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2)改善土壤: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变为耕地,那么地表土壤在长期的耕种下越发松散同时还缺乏固定的植被,那么地表被雨水冲刷之后会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土壤肥沃能力降低。但是通过退耕还林之后,森林的覆盖率在不断的提高,高耸的树木可以减少风力,避免土质被沙化;其次,不同的植物根系可以抓牢土壤,不但可以将雨水吸收,同时也会降低雨水的冲刷力度,避免水土流失。由此可见,退耕还林使得土壤更加的肥沃,避免了流失以及沙化的破坏。
  (3)改善生物生活环境:众所周知,广袤的森林里面居住着各种各种的生物,但是森林被破坏了以后我国的各类生物数量不断降低,而且每个森林都有自己的生物链,一旦生物链被破坏以后,那么就会造成自然灾害。但是通过退耕还林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增长不但会有生物以此栖居,首先各类生物的数量不断得到了增长,同时也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链,保证生态平衡。
  四、晴隆县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1)树木成活较低:由于晴隆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影响,导致树木在种植以后很难生活。尽管村民都会在树木死亡之后进行补种,但是因为会错过最佳的种植时期,导致成活率较低。其次,由于地质表层缺水,土壤不够肥沃,造成树木由于缺乏营养而成长的势头不够劲猛。最后,一些乡镇没有根据气候等因素选取恰当的品种进行种植,造成树木不能够适应环境而死亡。
  (2)追踪力度不足:晴隆县下属有14个乡镇,但是每个乡镇安排追踪退耕还林情况的工作人员只有2-4名。由于这些工作人员要负责宣传推广、技术培养种植以后跟进等工作,目前他们主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前期的推广种植方面,导致树木在种植以后没有人员进行追踪,对于村民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同时对于树木的成活率没有调查分析。
  (3)部分村民不能够理解政策要求:首先,晴隆县主要是由少数民族组成,他们对于依靠自然生活的理念比较深。其次,由于政策情况没有得到详细的宣传,导致村民们没有理解国家的政策需求与目的。仅将此项政策理解为惠民政策,所以仍然在树木的间距之间种植各种农作物,只要种植覆盖率达到要求就可以获得国家的相关补助。   (4)村民的生活保障:晴隆县在实行退耕还林的初期,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退耕土地的面积上,而忽略了村民的生活问题,致使村民的生活经济状况失去保障。
  五、加强退耕还林的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晴隆县对于14个乡镇需要明确专业的人员进行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围绕“国家政策、保护环境”进行推广,提高村民的自发积极性。同时退耕还林还是得到法律保护,所以要提醒村民不要擅自把林地变为耕地,否则就会触犯国家法律。
  (2)专业人员指导:由于晴隆县的气候情况,所以我们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工作。首先,要选取能够适应气候条件的树木;其次,对于死亡的树木,选择阴雨天气进行补植;第三,由于地质缺乏营养所以要选择一些有机肥料来增加土壤肥沃能力,保证树木茁壮成长;第四;在树木受到病害、虫害等情况时,村民需要及时反映给技术人员,保证及时将这些灾害遏制。
  (3)保障村民经济收益:首先,对于退耕还林的用户,国家会有补助持续资金用于改善他们耕地情况,提高农作物之类的年产量;其次,为了避免砍伐森林的情况,通过建设节能炉灶来提高生活质量;最后,因地制宜的发展村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
  六、结束语
  尽管晴隆县已经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十几年,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可以总结出只要村民的经济收益可以得到保障和提高,那么可以保证退耕还林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还是离不开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宣传和技术培训,才能保证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维.威信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46-247.
  [2]乔晓旭,张永清.对岢岗县退耕还林(草)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235.
  [3]郝飚.封山退耕植树造林加快吴旗保护效益型林业建设[J].1999年12月9日《中国绿色时报》.
  [4]肖庆业.南方地區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5]姚清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6]袁红军,曹国璠,晏世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9,(02):239-240+24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杨尧(1975- )男,贵州晴隆人,大专学历,工程师,工作方向:退耕还林。
其他文献
通过引进西伯利亚红松种子进行苗木培育,观察、记录一系列田间管理的数据,总结得出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育苗成功经验。
针对日趋盛行的天然大树移植进城问题,选择长春市一居民小区进行了大树移植成活率 调查.结果显示该小区绿化树木总体成活率为74. 1%,而移植的天然大树成活率只有54. 5%, 低于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结构印该系统内的物种成分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组合形式.这种结构是天然生态系统结构的一种模仿和创造,它比单一农业或单一林业的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得多
介绍了吉林省蛟河市林地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了林地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该市治理非法侵占林地工作提出建议。
为了保障区域站的正常运行,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数据,每年的5月份前市一级气象台需要对区域站进行巡检。在巡检过程中需要严格按二要素区域站的巡检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
克山县2014年春季降水略少,夏季降水略多,9、10月份降水正常;终霜冻结束期比常年早3~5天,夏季气温略高于常年;日照比常年较充足。由于2013年秋夏季异常多雨,长时间的持续性多
通过对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森林经营状况的分析,指出其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实施竹林碳汇项目的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做好目标规划、秉持低碳理念、推广"绿色建筑"、寻找有利切入点、完善相关配套等举措,期望能对其它区域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国家实施东北大开发的基础工程之一。通过对蛟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林业工作实际,提出蛟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对策。具
继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后,黑龙江省林业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加快林业发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该省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