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欧姆定律”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采用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方式去独立探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新原理和新结论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促使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到自己能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自主能力得到充分加强。
  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来组织教学呢?下面我就以探究式来组织教学“欧姆定律”这节内容。
  一、提出问题,营造一个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根据教学内容,从生产、生活等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的观点的撞击和争辩。好的情景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
  本节课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个电学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思考和合作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
  这里的猜想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胡乱猜想。当然,这时我们不必追求猜想逻辑严密性,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
  在这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出“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这个结论,然后进一步指出这条结论只能粗略反映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那么它们在数量上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再把这个结论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满足这种关系的函数较多,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了。我们不妨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如果这个假设能被验证就说明这个猜想是合理的,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论,如果这个猜想不能被验证则说明这种情况不合理,就必须进行其它的猜想。
  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前面的猜想,制定计划,设计探究方案
  启发、引导学生对前面提出的猜想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先从宏观上制定一个总体计划,设计一个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
  有了上述猜想之后,教师再稍作引导学生便不难找出验证这些猜想的实验方案:保持电阻不变让电压成倍的增加,如果电流也成倍增大则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这个猜想正确;保持电压不变让电阻变成原来的n倍,如果电流变为原来的1/n,则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这个猜想正确。根据设计好的方案,选择好实验器材、画好实验电路图。
  四、指导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地完成方案的实施
  方案设计出来后,就指导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一组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收集好每一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在一个实验电路中,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所以在连接电路时,除了复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外,应该给予具体的指导。
  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太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
  测量组数的多少可根据时间而定,时间充足就多测量几组,但至少要测量三组以上。
  若使用学生电源并通过滑动变阻器来分压的情况下,让学生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2V,3V……)。
  实际操作中,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自己去感悟,当然这样做对学生的要求是高一些,也许学生一下子想不到,教师最好不要急于告诉学生。
  五、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提示各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及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统一思想。
  在本节数据处理时,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根据取得的原始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六、指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交流并总结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在探究中哪些问题真懂了,哪些还不清楚,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无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否可靠……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估”的训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学会自己发现不足,及时总结,及时调整。
其他文献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战略新举措。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使全体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但中学生需要学的基础学科多,作业量大,整天忙于应付各科的作业检查,学得很辛苦,效果差。为此,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就必须提高英语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其间,教师认真备课是提高英语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的关键之一。  教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