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没有不犯错的学生。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部分孩子进入青春期,思想叛逆,事儿特多。身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我们常常激愤满怀,怒气冲冲,恨铁不成钢,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势头。可是此时,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学生,怎么会不犯错误呢?要知道,错误也是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在试探性的行为中获得经验,辨别是非,增长见识。此时,教师若施用“高压电”,联合家长配以疾风骤雨,真会“制服”学生吗?事实上,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学生会横下一条心来,和老师对着干,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来挑衅老师。这样的“压制”教育还是少些为妙。可问题又来了,若我们缓和语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坚持正面引导,不需几次,有些孩子情感上就产生了“抗药性”,任你磨破嘴皮,他都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显然,此时此刻,苦口婆心显得多余,循循诱导的正统教育面临挑战。此时,我们不妨审时度势,出其不意地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或许会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冷处理”,来源于锻造工艺,是“淬火”的继续,就是把加热后的金属工件放到冷水、冷库中急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引申到公共关系学上,又叫雪藏、低调处理。在教育中,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热处理”相对,指事件发生后,教师不急于解决,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感情深藏于心,对事件不闻不问,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学生在冷峻的氛围中,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战胜非理智,完成心理过程的转换,恢复心理常态,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冷处理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正确运用“冷处理”艺术,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爱护,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成长路上走得更好更稳健。
  实践证明:冷处理冷得其道,效果出乎意料。
  
  一、冷处理有益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清醒
  
  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往往是一经发现,就根据学校制度或班级规章迅速处理,或要求学生写出深刻的检查,作出保证,或让学生公开道歉,或请家长到场,晓以厉害,或给予一定的处分。但现实常常嘲讽我们的这种教育方法。尽管我们制定了严密的规章制度,采取了迅疾果断的补救措施,但教育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反观我们的做法,其症结在于:我们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了吗?对于犯错的学生,我们往往看不到他的主体性,习惯于施加重压,学生似乎成了机器,再不情愿,也只能乖乖受罚,否则后果更严重。这样,犯错学生表面上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可心里怎能服气呢?更别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了。但假若我们真的把学生视为有主体性的人,给他时间思考,给他机会说明事件的过程,给他权利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让他自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就会产生一种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主体性意识。下面的案例也许能说明这个问题。
  五月下旬的一个中午,上课铃刚刚响过,郑校长就见方老师气冲冲地从教室回到办公室,原来六(4)班的班主任不在,教室里只有女生,30多个男生一个也不见了。这些学生不上课,却跑到学校对面山坳里的水库洗澡去了。
  上课时间竟去水库洗澡,这还了得,学校规章制度都不要了。再说,在水库洗澡,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负得起这个责任?究竟是谁带的这个头?查出来非狠狠整他不可,起码要给个记过处分。听到学生这种目无纪律的事,郑校长心里真是怒火焚烧。郑校长去水库把他们领回教室,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情绪,只是要求他们把游泳的过程写出来,没有当场指责他们。而是让方老师继续上他的课。当天下午第二节是郑校长的课,走进教室,静得惊人。犯错的男孩子个个坐得很不自在。郑校长心平气静,请男生讲讲上课到水库洗澡的事,几个男孩主动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这里,郑校长运用的正是冷处理的方法,结果是,学生有了自我反思时间,认识到了错误,自我批评,自我纠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假如郑校长把上课时间洗澡的行为看得很严重,为了杀鸡儆猴,防微杜渐,严肃校纪,树立校威,要学生作公开检讨,给予记过处分,教育效果又将如何呢?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大人犹如此,更别说我们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少些喋喋不休的指责、辱骂、恐吓,多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冷静下来,思考自己言行的合理性,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引导和帮助,学生一定会在你爱的感召下健康成长的。
  
  二、冷处理有助于学生自我鞭策、自主教育
  
  常规的说教、处罚,会让一些学生犯了错误后很有经验地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其后,我心依旧,我行依旧。面对这样胆大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做细文章,把学生从适应的“热闹对白”中拎出来,置之于“冷清孤独”之中,反思自己言行的后果,继而自发地树立目标,追求自己的理想。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也不妨试试这一招。
  班里有个小安,富于幻想,喜爱写作,但很懒惰,作业常常不做或少做。老师多次教育,恩威并施,都无济于事。又是一枚硬钉子,我思虑再三,决定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来改变他。那一天早上,没有收到小安的作业,我宣布小安以后不必做任何作业了。我看了小安一眼,他低着头,脸羞得通红。那天有作文课,看得出,小安对那篇作文很有灵感,构思也很快,一节课过去了,小安出现在批稿的队伍里。我对其他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包括后进生,我也大大方方地圈点出许多佳词好句,并热情表扬:“进步真大!有这样的热情和努力,后生可畏呀!”轮到他时,我一声不吭,看了一眼,说:“你有不做作业的特权。”就让他下去了。小安沮丧地低着头,默默回到了座位上。接着连续几天,我课上课下依旧不理会他。看得出,学生是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的,那段时间小安显得很难过。我虽然表面上不理他,但也向他的好朋友了解情况,他们告诉我那几天他都在偷偷地做作业。后来,时机成熟,我找了个借口,恢复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写作业及检查他的作业的“资格”,并细细地读了他那天的作文,当面评改,这篇文章被校电视台“美文欣赏”栏目录用,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惊喜。此刻,我再趁热打铁,请他说说自己的打算,并告诉他,天才需要勤奋,如果他又走上老路,老师以后再也不愿理他了。只有失去过才会懂得珍惜,后来,直到小学毕业,他的作业都完成得不错。
  事实上,一些时候,教师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效果并不佳。学生坦然接受批评教育了,也就不会在意下次再重复这样的错误。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冷处理”,学生却会变得不自在,他会不断地反省自己,鞭策自己,教育自己,以尽快获得老师的信任,重回集体。
  
  三、冷处理有助于学生自我选择、自主追求
  
  教师对学生总是充满了善意的期待,期盼着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茁壮成长。而每次接班,总会遇到让人无奈的学生。这些学生,或行为散漫,或性格易暴,或长于攻击。他们在一路的批评声中成长,对老师的话有了很强的“抗药性”。他们把老师的关怀和爱护视为一种“利诱”和“讨好”策略,拒绝来自老师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越是真诚地想要靠近他,帮助他,感化他,学生越是特立独行,行为怪异,让人愤恨。久而久之,教师也就自然而然把这样的学生当成了“老鼠屎”,懒得打理了。其实,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之心,只是这些孩子在长时间的冷漠呵斥下,形成了自我保护的硬壳,对教师具有戒备心态,“热”很难感动他的“冷”,不妨找准机会,以“冷”待之,短期漠视,暗地里制作好打开“硬壳”的“钥匙”,启动学生自我教育、自主追求的内心机制。我班就曾有这么一个例子。
  洋洋是学校的“反面典型”,每个任课老师见了他都头疼。他人高马大,隔三岔五制造事端,没个安宁。班里的同学见了他唯恐躲避不及,怕挨其铁拳。课堂上,他目无纪律,小动作不断,插嘴不停,成绩更不用提。我几次三番,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把他父母叫到学校共同教育,可短暂的口服,长久的心不服。我不由扪心自问:难道所有的方法都对他失效了吗?难道眼看着这孩子冥顽不化,与众人对峙,毁了自己吗?我该怎么办呢?
  我翻阅着《班主任手册》,看着班务日志中他的种种劣迹,悲从中来,心想:别去管他了,让他自生自灭吧。可又不舍。一天上午,同学来告状,说洋洋打人了。我通过了解得知,隔壁班的一个男孩昨天抢了我班晨晨的书,洋洋是去给晨晨讨书,并教训了那个男孩。此时,我有了主意。课上,我一改以往快刀斩乱麻的作风,对洋洋打人的事只字不提,只当没这回事,我上我的课,对洋洋视而不见。这一天,除了上午的小报告,不再有其他。下午第三节是班队课,我把班主任手册带到教室,讲了班务日志中几个典型的问题,但避而不谈他的事。放学了,我留他下来关教室门窗。我先走出教室,把《班主任手册》“遗忘”在讲台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翻开了这本记载着他劣迹的手册,不料却在班主任栏里看到了这样的话语:“洋洋同学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坏’‘不可救药’,在我看来,这是个大头大脑、很有正义、很有思想、很有潜力的男孩。他昨天虽然打人了,但和以前性质不一样了,以前是欺负弱小,是不懂事的表现;这次是为了伸张正义,虽说做法不可取,出发点还是好的。他在成长,他在进步,我看在眼里真的很高兴。其实,只要他不再意气用事,能够进步的地方又何止这一块呢?他上课爱插嘴,这正显示出思维的敏捷性。他三下五除二,刷刷刷就能修好自己的自动铅笔。现在的孩子有几个有这么强的动手能力?他体型高,力气大,好好训练,可以成为校级田赛运动员,兴许能拿到市运会的奖牌。只要他愿意,他很快就会在学习上突飞猛进,很快就会成为学校的明星运动员,很快就会赢得全班甚至全校同学的信赖。我是多么希望这个大头大脑的可爱男孩,早日改变形象,活出尊严,活出自信呀!”
  第二天,我看得出来,他内心充满了悔意。这说明手册上的话语已打动了他的心灵,他有了改变自己的决心和愿望,有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帮助,他会凡事三思而后行,他会朝着理想的状态发展。从那以后,他变了。小学毕业时,各科优良,任课老师评价也不错。
  在对洋洋的教育中,我把握住了时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冷处理。白天,我对他的打人事件看似不闻不问,实则是给洋洋时间,在老师不给任何压力和指责的情况下,洋洋失去了被批评时的那种心安理得,反而内心充满不自在,不由自主地陷入对事件的回味、反思,明白自己处理方式的不当。放学后,老师留了学却只字未批评,这样的反常也让他百般不解。双重冷遇后,他看到了老师“不小心”落下的手册,看到的记载居然与他内心的初设截然不同,这带给他的该是不小的冲击波。肃静的教室里,洋洋的内心一定掀起了狂澜:原来我有这么多优点!原来老师以前不是在忽悠我,老师说的是真话!老师真的关心我,爱护我……变当面的交流为“不小心”的书面告白,一个“冷”的大空间,给学生冷静面对自我、冷静选择、自主追求的机会。
  其实,许多学生的犯错事件中,细细分析,都可寻得切入教育的转机,爱心支撑下的“冷”常常会制造一种空灵的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卸下面具,对话心灵,大彻大悟。
  当然,“冷处理”并不是万能的,运用“冷处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长期而有耐心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是运用“冷处理”教育的前提。
  2.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尤其是师对生)是运用“冷处理”的保障。
  3.运用“冷处理”要掌握分寸,把握火候。
  4.“冷处理”的后期工作是关键。“冷处理”只是手段,并非目标,“冷处理”是为了给学生创造冷静叩问自我的教育场,当学生认识到错误后,教师要进一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巩固教育效果。没有了这一环,“冷处理”就成了“冷暴力”了。
  教育是育人的工程,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教育需要热情、激情,需要爱心、恒心,需要能力、毅力,有时,也需要冷静、冷却。实践证明:当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时,退一步,缓一缓的“冷处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作艺术。试问,宽容之际看芳草,天涯何处不春风?
其他文献
护肤品有效成分的浓度,是不是越高越有效呢?  这两年国内外的美容界刮起了一阵“浓度风”,这当然与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越来越了解不无关系。根据皮肤需求直接选择感兴趣的成分,对号入座,取我所需,让其在皮肤上发挥最完美的功效,是“浓度风”护肤品击中的保养痛点,但是从科学角度看,高浓度也可能意味着高风险,如何平衡高效和安全就成了关键。  浓度之风因何而起?  这股浓度之风其实起源于90年代,医学护肤品萌芽时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这是一份珍藏在邯郸市档案馆的《人民日报》创刊词(图一)。今天我们就带您翻阅发黄的旧报纸,细数《人民日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标签。文学在此进程中也未能免俗,呈现出娱乐化、媚俗化、商业化的特征。而当文学开始停留在追求瞬间感觉的层面时,这势必造成思想的缺失,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此时刘庆邦煤矿小说的出现,就显得格外的宝贵。刘庆邦笃定地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来审视这个特殊的社会,给与边缘群体以关怀。  关键词:煤矿;人文关怀;边缘群体  作者简介:张玉红(1
1977年,停顿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我和其他千百万青年一样重新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无论考试的成绩如何,无论考到哪所院校,就高考本身来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在我的脑海中,依稀记得那一年的招生简章是在11月5日下发的,而考试是在12月22日。这样短的时间对于荒废了多年学业的我来说,能否考上,实在是没有把握。但对于已经在铁路工作的我来说,参加高考的意义并不是考上哪所院校,而是在考试本身。
打开青春的电脑,点击快乐的图标。  一幅幅语文课堂上的快乐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    别具一格的开场白  上课铃响后的几秒钟,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似乎在等待一场绚丽的晚会拉开帷幕。  伴随着轻盈的脚步声,秋姐走进教室。她用清脆的声音向我们宣布:“作文展读会现在开始——”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可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才盼到的啊。按照惯例,每位被秋姐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后练习中重点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  3.品味文本语言,由景入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擴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1933年2月,日军攻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各口进攻。国
说起“半兽人”,你想起的是周杰伦的歌,还是魔兽争霸?可是有一天,当你翻开那些正儿八经的报纸时,却看到了一条来自权威通讯社的报道:今年9月5日,英国政府部门宣布将批准一项“人兽杂交”的科学研究计划!  于是,满大街都传着:“半兽人”来了!“半兽人”来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知道你的嘴巴是不是张成了O形,是不是觉得这些科学家都疯了。事实上,这个消息一出来,非议声四起,当然也有很多人严肃地为这项科学研
WEY瑪奇朵以WEY式豪华感与科技感,成为年轻人出行生活的智驾载体。柔软细腻的亲肌质感,一触即爱,超大尺寸的全景天窗与内置12扬声器的infinty品牌音响,令人在疲惫时静心仰望漫天星空。另外,WEY玛奇朵还通过14.6英寸全彩触控液晶显示屏、9.2英寸全彩数字虚拟仪表、W-HUD抬头显示系统与高清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四屏联动,以及涵盖个性设置、疲劳/分心监测等功能的AI智能面部识别,承载生活中的每处
摘 要: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活动。每种语言对应某种特定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决定了语言必然是不同的。本文将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中汉语习语的不同翻译。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习语翻译的两个英译本,探讨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总结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并指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对翻译和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期能够有效地指导翻译。  关键词:文化差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