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即面向全体学生.《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备最起码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养成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分层教学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新课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确立新的学习动机是推进分层教学的关键
  
  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激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需要是学生动机的前提和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至少有三个方面和因素会导致他们产生学习需要,即家庭和社会引发的适应性需要;学生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引发的发展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诱发的过程性需要.而分层教学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师激发学生积极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动机,可以使有差异的学生在不同起点水平上启动发展乃到竞争,从而使每个学生从现有水平出发形成体育锻炼的需要,确定新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推进分层教学的前提
  
  激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主观努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搞好学习的前提.现代教育论强调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分层教学可以通过隐性分组的形式,开发和利用这种独特的资源,使学生在协作互动的基础上,汲取同伴的智慧和力量,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如:在篮球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投篮练习,按运动水平把全班分成三个层次:优、中、困,然后全班自然分成四组,优、中、困生混合,教师提出要求,同组开展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互相评议,力求使动作做得最正确,同时开展组内和组间的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这样他们练习积极性提高了、练习次数增加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同时缩短了学习困难生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三、分层落实是推进分层教学的保证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确定弹性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的复杂性在于寻找到一条通向每个学生心灵的途径,创造条件发展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体育教学的弹性目标常常可分为两层:基础目标、提高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要有学生,更要有不同的学生层面,按层有的放矢,并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自己不断分析动态的观察对象,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建立反馈系统.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尽量与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应,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耐力跑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三个层次:高、中、低.对于高层次学生来说,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完成达标优秀任务,采用节奏跑、重复跑等方法,提高速度.而对于低层次学生来说,其目标是培养他们对耐久跑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及格线,可采用一些游戏、跑走交替、变速跑等方法,由量变到质变,以提高他们的耐力素质.
  2.发挥课堂载体作用,立足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推进教学的载体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分层教学的归宿.推进分层教学,班级不变、授课制不变.课堂教学虽然是集体进行的,而学生的学习又都必须分层分群乃至是个别化的,只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有差异的学生才能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学习俯卧式跳高(男生),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及跨过横杆的高度,可大体上分基础层、发展层和拔尖层.基础层可视俯卧式跳高给予一个合适高度的,教师尽量让学生从较低的高度练习,注重其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并合理地作好激趣和诱导工作.发展层也给予一个可跨越的高度,教师要把握住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创设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拔尖层可根据他们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提高高度,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他们以启发和指导,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课堂上注意充分发挥各小组的作用,这些学习小组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组成的,兼容了各层学生,是班级的雏形和缩影,尤其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讲授和讲座相结合,采用“小组协作解决法”、“共同学习法”等教学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和群体学习得到统一.
  3.动态地分析个体差异,按分层目标实施评价
  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提供动力.分层评价可根据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主体方法:对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指明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对学困生以表扬鼓励为主,找到其成功的闪光点,消除自卑感,指导学困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然而在练习中不要为分层而分层,要结合教材解决实际问题.要解决好优、中等、学困生各层间的动、静态的支配矛盾,从学生练习动作的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整各层的教学程序,从而使分层评价由绝对评价走向相对评价,由点评价走向面评价,特别是学生个体学习前后,层次升降变化要给出归因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在动态中发展提升.这样分层评价成了实现智能情意的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正> 经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硬膜外麻醉术中的效果及阻滞的完全性对吗啡术后镇痛疗效有无影响?本文分为2组,A 组为阻滞完全组,B 组为阻滞不完全组。
1.概况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杀虫谱广,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持效期较长,且低毒安全。它的杀虫制,是阻断昆虫神经传导,继而造成昆虫死亡。用于防治蚜虫、蓟
目的建立测定碘佛醇原料药中甲醇、正丁醇的残留量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以ZB-Wax毛细管柱(30 m&#215;0.32 mm,0.25μm)为色谱柱,水为溶剂,正丙醇为内标,采用顶空进样法测
<正> 癌性疼痛的治疗是癌症姑息保健中改善患者生存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将概述有关癌痛治疗的最新观点及临床信息,并着重介绍所有医疗机构都能够实施的由世界卫生组
王键教授系安徽中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出生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学验俱丰,临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随临证,见王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之诊治,禀承前辈之学,复加自身
<正> 由脊柱病变引起的脊柱性类冠心病是近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脊柱相关疾病。其症状常与冠心病十分相似,故易被误诊误治。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收治了21例,采
老年人由于机体都处于一个脏腑功能逐步退化阶段,精气衰敝,气血亏虚,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反映性差,对药物的敏感度低,且病情复杂、兼夹证多,在诊断和治疗上,稍有不慎,往往差之毫厘、失
目的:观察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治疗组),与雷贝拉唑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94.29%。治疗组
针对珠海到港的化学品船舶污液舱载货的情况,根据MARPOL73/78、IBC等公约要求、USCG等机构研究成果以及化学品船舶结构特性,对COF证书、货物操作手册、程序和布置手册、货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