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三教学中,我们通过反复调研,发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字词句积累严重偏少,文意理解不到位,词义考查题得分低,文中信息把握不准,出错率高,翻译不能抓住得分点。部分学生只拿到句子大意分,有一些连大意分也拿不到。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整理。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军”:驻扎(“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文言实词中还要抓通假字。通假字是阅读文言文的又一大障碍,通假字的教学要注意归纳一般出现的两种形式,一是形近字通假,一是同音字通假(有些音韵发生了变化)。通假字的教学不必花大力气去教,主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归纳,让学生体会。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归纳出同音通假,如“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无能为也已”的“已”通“矣”等;形近字通假,如“秦伯说”的“说”通“悦”。二是对常见的通假字有意识强调,如“反”通“返”(“延伫乎吾将反”《离骚》),“见”通“现”(“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内”通“纳”(“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等。三是教会学生结合句意看,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一个词用本身的意思解不通,考虑通同音字或形近字,如“曲终收拨当心画”中 的“画”,可结合下句的“四弦一声如裂帛”来理解,“画”应是“划”。
  文言文教学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下车”的今义是“从车上下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官吏到任”(“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转》)。在一次测试中让学生翻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学生翻译把“彦光下车”成“梁彦光从马车上下来”,如果我们能从基本的字句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知道“下车”是指官员到任,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失误。古今异义,有词义扩大的,如“中国”,古义是“中原地区”,今义是“全中国”,“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是睡觉(包括各种睡姿),今义的“睡觉”在古汉语中用“寐”或“寝”(古汉语中的“睡觉”读shuìjué);有词义缩小的,如“丈夫”,“丈夫二十不取”中的义项为“男子”,今义为“夫妻中的男方”,“臭”古义为气味,今义指不好难闻的气味;有词义转移的,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原来指鼻涕的“泗”淘汰了,“泪”代替了“涕”的义项;有感情色彩变化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而见识少”,今义指“言语、行为恶劣”,“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古义之“鸟兽的爪和牙”,今义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贬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具体句意,认真辨析,讲解清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知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视文言虚词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还要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熟语说:之乎者也于焉哉,以其乃若则秀才。我们今天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没有理由来放松这些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重点掌握18个虚词,除前面提到的11个,还有“而且何因所为与”。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析。如“而”,在“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通“尔”,作代词,你的;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表假设关系;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再如“为”,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是动词“作为”,在“人方为刀俎”中是动词“是”;在“臣请为王言乐”中是介词,“给、替”。
  教学虚词时,一要注意词性的变化,词性不同,词义和用法也就有相应的变化,要根据上下文意和具体语境来判断。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拿”,后一个是连词“并且”。二要注意同一词性的不同义项。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凭借”,后一个是“因为”。
  虚词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把握词义词性的方法: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二要从语法结构入手。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固定。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名词后的某某者的“者”表定语后置,“者”“也”连用表判断。
  
  三.重视句子梳理
  
  梳理句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梳理句式。依据高考大纲的要求,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判断句分不用判断词的,如“青,取之于蓝”,“武,字子卿”;用“者……也”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有句末单用“也”的,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有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的,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用否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的,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被动句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句子让学生识记几种基本句型,再就是结合现代汉语知识,从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及相关虚词来把握。二是梳理古今异义,如“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中的“政治”是两个词,教学中一定要梳理出来。三是梳理词类活用。如果一个词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按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其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基本意义。一般来说,当一个词按本身解不通时,意义上无联系的是通假字,意义上有关的是词类活用。
  
  四.重视信息筛选
  
  筛选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文章内容的综合概括,二是思想情感的把握,三是高考复习中的误点判断。
  文言文的常规教学,应以概括内容为主线,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改变课堂枯燥的古汉语教学弊端。以探讨文章内容主线,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教学中要给定目标,要求学生筛选出人物、事件、感情、道理等信息,并提炼、表达出来。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新课标又要求“体会民族精神”,那么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就不容忽视。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并能正确评论。这样也就收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忌过于直白的说教。
  在高考复习中,一要重视信息筛选,二要重视误点判断。误点判断要找准信息点,防止张冠李戴、已然未然相混等。
  文言文教学应从字词入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落实字词,读清句读,理解文意。所以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最好是读(识文断句,发现问题)、讲(字词句、文化知识)、读(理解文意)、议(讨论内容及表达)、点(点评)、探究(课后两类题:字词句的归纳及迁移,内容和写法的自我看法)。
   文言文的教學一定要回归的“文言”上,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特点,为学生以后进一步阅读古代文化典籍,探寻文化宝藏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任志恩,教师,现居陕西蓝田。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方式随着科技的变革不断更新,初中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微课程”这种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好
期刊
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王国,要想歌唱表演和音乐作品得到完美的体现,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就得努力,刻苦钻研,还要有适合自己的书籍,相应的指导,各种机会的锻炼
小学公立学校的英语课堂一般都是由至少40人以上的学生构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课堂口语互动的方法一般也是与教师提问,学生齐答;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组织Pair-work、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的单一,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逐渐下降。  如何保持小学阶段的学生参与课堂口语互动的积极性呢?笔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
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着互动,人与人要进行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口语是综合性的语言素养,交互性强是其主要特点。运用互动教学法(intera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speaking)可以充分发挥口语交互性强的特点,促进多元互动,提高口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互动理论  1. 课堂互动的内涵及特征  课堂互动是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笔者以为,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方能将这种探究教学模式长期而行之有效地付诸教学实践活动中。    一.如何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拓展思维空间,丰富学习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地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用心安排表演课本剧的环节。提前一周通知学生做好排演课本剧的准备
钢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身的气质,从而使个人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然而,在钢琴教学中仍然存留着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子,使学生在演奏钢琴作品时,过于老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发展的时期,自律性比较差,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以致上课时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而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语法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民族艺术的要求也不断变化,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要求,现代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形成并成长起来。本文结合我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来梳理
随着高考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考察,高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题能力,英语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此为指针.基于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在英语
期刊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在事先毫无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