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大黄鱼的生理响应及应激敏感指标的筛选

来源 :海洋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不同养殖密度下的生理响应,并筛选密度应激敏感指标,在34.2 kg·m-3(A组)、22.8 kg·m-3(B组)、11.4 kg·m-3(C组)和5.70 kg·m-3(D组)4种养殖密度下,分析了大黄鱼生长调节、能量代谢、抗氧化和免疫防御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高密度应激状态下大黄鱼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了应激与适应过程中大黄鱼的生理响应规律和相关检测指标
其他文献
适宜的投喂频率是水产养殖中保障养殖对象正常生长、优化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以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胃排空率和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存活率、饲料系数、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22℃条件下,条纹锯鮨胃含物湿重在4 h内下降明显,随后下降趋于平缓,最后降到0;比较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3种数学模型拟合条纹锯鮨胃排空率的结果表明,平方根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方程为Y 0.5=2.050-0.084t。水温22~26℃条件下
采用田间试验结合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金沙江干热谷烟区不同氮肥施用对烤烟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3(纯氮4.85 kg/667m2)和T4(纯氮5.45 kg/667m2)处理对中部叶、下部叶烟叶化学成分合成有利;T2(纯氮4.25 kg/667m2)和T3(纯氮4.85 kg/667m2)处理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合成有利。T1(纯氮3.65 kg/667m2)处理烟叶的氯含量最适宜。在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