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启示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其遇到了一些它自身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基于对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它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扩大出口贸易的启示.
其他文献
概述了黑龙江省的自然概况及脱毒种薯生产销售的历史状况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遗传学染色体畸变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大豆对污染物比较敏感,容易获得间期细胞,以大豆为材料的微核实验是进行环境监测一条行之有效
对供试品种中原单32、四单19、龙福饲210、英固红进行比较。蛄果表明:收获期英固虹的生物产量最高(137112kg/hm^2),比龙辐饲210、四单19、中原单32分别增产19.51%、37.67%和37.21%,其产量
通过本试验,为阿穆尔州第一积温带筛选主栽品种,抑制玉米面积大幅度下滑,解决阿穆尔州饲料匮乏问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收获期边三2号子粒含水量为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如合理密
蛋白和硬度是小麦两项重要的品质指标.经实验验证,近红外仪测定小麦蛋白与硬度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替代常规实验室方法,且具有测定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能够很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近年来黑龙江省小麦审定品种的品质状况,对2006-2008年参加小麦品种审定的57份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到中筋标准的小麦样品占总数的40.4%,达到强
试验利用6个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品种,比较其植物学特征和产量性状,得出以下结论:津优1号黄瓜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最好,适宜在黑龙江省栽培.
【正】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品种和数量而言,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已位居世界首位,是够得上图书出版大国了;然而,就图书
50年来,本麦区先后共育成审定210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更迭品种4~5次.每次品种更新换代使单产不断提高,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本文较详细阐述了品种演变过程,并根据品种
对比了10种玉米的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乙酸溶蛋白、醇溶蛋白以及胚和胚乳蛋白酸性PAGE的谱带.结果发现,玉米水溶蛋白、盐溶蛋白、乙酸溶蛋白和胚蛋白酸性PAGE谱带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