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的厨神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四大厨神”,一位是伊尹,一位是易牙,第三位是厨神,第四位是民间传说中的“詹王”。
  这里要说的就是排在第三位,出身于帝王世家的“厨神”。
  汉武帝在开疆拓土、反击匈奴方面干得漂亮,后人罕有比肩。不过,后来汉武帝每日游山玩水,找长生不老药去了,结果不留神花费超支了。他连忙加大收税力度,增设徭税种类,结果不仅将国家搞得一团糟,儿女也被当做谋逆对象遭到宫廷斗争的血洗。汉武帝去世时已是七十岁,好容易存活下的一个儿子刘弗陵,才刚刚八岁,就成了托孤大臣霍光手上的木偶。
  刘弗陵聪敏过人,二十一岁正要大展鸿图之际却突然撒手人寰。这位汉昭帝没有后代,霍光便迎立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做汉天子。岂知刘贺荒淫无度,霍光随即发动政变,废黜了刘贺,派人到民间寻来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继承皇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
  刘询在民间长大成人,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感触颇深。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位期间,刘询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重视吏治,尤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史称“宣帝中兴”。
  说起来,刘询是唯一一个即位前在民间与百姓生活过的帝王,他即位后一切以民为重,在民间有拥趸无数。
  在中国的烹饪界,刘询也是唯一的“皇帝厨神”。其实刘询并不擅长烹饪调味,只是在民间生活时因爱吃烤饼,他每到长安任何一家饭铺买过烧饼后,这家生意一准大火。《史记·宣帝纪第八》亦载:“(宣帝)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这种奇异的现象令当时的人们匪夷所思,于是京城饮食行业都把他供奉为面案的“厨神”,请他保佑自己的生意火爆,财源滚滚。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卷六云:“汉宣帝在仄微,有售饼之异,见于《汉书·宣帝纪》。至今凡千百岁,而关中饼师,每图宣帝像于肆中,今殆成俗。”
  刘询虽然不曾亲手烹制什么名菜佳肴,但正是在他的亲自倡议和关注下,一道新的宫廷御馔横空出世。这就是今日火锅的前身——砂锅养生汤!
  火锅的古称为“骨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鼎”是古代一種烹制食物的容器,下面架上火烧,鼎内煮着切成块的肉,佐以调料。据《韩诗外传》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列鼎”而食,也就是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个应该就是火锅的最早萌芽了。
  刘询的砂锅美食与历史上的一位大名人苏武有关。
  苏武原是汉武帝的臣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代表团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匈奴发生内乱,苏武等人被强行扣留。苏武不肯臣服匈奴的单于,被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牧羊。
  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唯一与苏武做伴的,是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十九年后,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时任汉朝天子的汉昭帝得知苏武尚且活在人间,立即派使臣把他接了回来。
  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刘询赐爵为关内侯。
  刘询看到一把年纪的苏武虽须发皆白,但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就询问他平常以何为食。苏武如实相告。
  原来苏武在北海牧羊时,生活条件艰苦之极。苏武没有煮制食物的鼎,只能用锅底状的石头化雪止渴,煮肉充饥。
  汉宣帝联想到苏武的高寿可能与这种饮食习惯有关,遂派御医御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深入研究,研制出专门用来涮食羊肉的砂锅,并在熬汤时加入羊龙骨、鳖甲骨、鹿骨等材料,以强筋壮骨,延年益寿。
  为了纪念这位有气节的民族英雄苏武,刘询亲自为这道汤食命名,就叫做“苏武补元汤”,而这种用砂锅煮涮牛羊肉的新形式逐渐在宫廷中流行开来,并载入“汉方御膳”,后传至民间。
  可以说,人们不仅能从这种火锅中感受到中华古老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滋补、养生面面俱到,美味、口感两者兼得。
  (编辑:王冠婷)
其他文献
看了中央美院的毕业生设计展,记住了雕塑系王云鹏的作品《3000目》。  我不懂何为3000目?女儿告诉我,3000目是打磨的一个术语,也是打磨用的砂纸的型号。她告诉我,当你打磨水泥、金属或大理石等物件时,从2000目到2500目,变化还不明显。从2500目到3000目,你会发现,物件有了神奇的变化,它细腻到发出辉光,它亮了,而这种亮光又节制含蓄,充满不露声色的贵气。所以,3000目是一个里程碑式的
突破与领跑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应用  拔根毫毛、化身千万,这是《西游记》里的神话。今天,中国科学家让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团队1月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这两只体细胞克隆猴,分别是2017年11月27日出生的“中中”和同年12月5日出生的“华华”。2018年1月25日,它们的“故事”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手写信的人也越来越少。马路两侧的大邮筒,日日吃灰。谁曾想,上班路上能偶遇邮政小哥来取件。希望这道美丽的绿色风景能一直被保留。”6月18日,杭州一位市民在街上看到一名邮递員在邮筒边开箱取件。他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并写下以上感慨。随后网上掀起一波回忆杀——“邮筒真的还在啊”“我小时候还有过笔友”“下课会去学校传达室翻信箱的我”……很多人的记忆深处,城市街道边的“邮政绿”老式邮筒曾经是
上世纪末的激流岛,黑夜的眼睛亮起,急切地向天空寻章摘句;大变动的时代语境下,我们依旧执着地寻找光明,渴望从触碰文学中体察爱与诗性。在对阅读的“生态关怀”中,书籍正朝我们走来,以更近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命脉络。  作家唐诺有言:“好的读者应该勇敢些、坚韧些,走向那不作聲、不叫嚣的寂寞书架一角。”的确,书籍、文学,从不搔首弄姿,长期以一种近乎“高冷”的姿态摆渡于生活迷津中。二十世纪初,阵阵《热风》刮过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颔联,“红雨”指落花,前句说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后句说青山也有意地化崎岖险要为联通桥梁。如果把你掌握的事例喻作“红雨”“青山”的话,那么怎样运用你掌握的事例才能更好地论证观点,那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学生常常是“观点 事例=议论文”,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油水分离。没有层次,缺乏逻辑,不见分析,当然没有深刻性可言。
王久良一直想当一名艺术摄影师,为此考了三次大学,26岁才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毕业那年的暑假,他回到了民风淳朴的山东老家。很快他的目光就被洒落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塑料袋吸引了。塑料瓶、垃圾袋,暗渠流出的水猩红发臭……他想起小时候每个夏天都是捕蚂蚱捞鱼度过的,现在它们都在哪儿?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回到北京后,王久良对他的老师说:“老师,艺术不艺术的不重要了,这些景象,世人得看到。”  他换上简单的衣服,揣上
天空澄蓝无物,山径寂寥无为。阳光和好风都万般温柔。每个周末,我都愿意提着我的小篮子去山间。鸟雀在枝头踮脚,我在路上跳跃,一卷书,在篮子里望着我盈盈地笑。  起初,這是我与母亲之间的约定:每逢周末,相约去山上走走。她不愿见我终日窝在家中与游戏作伴,沉浸在刀光剑影的虚幻世界里打打杀杀,便与我做了一个交易:若我坚持每周去与大自然约会,她便让我买梦寐已久的小说。我点了点头,欣然接受。  第一次履行约定的那
科举时代,为防止作弊,考生进考场前要进行搜身。清代画梅高手童二树进考场时,工作人员要搜查他,结果他就不干了,说国家这是要选拔天下的人才,现在我来应试,却先把我当小偷看待,你們信不过我,那我何必参加考试?说完就走了,从此不再参加考试。古人讲究人格的,童二树算一位。  (文/西仓)
毕啸天,清华大学化工系一名“离经叛道”的博士,做过本科生輔导员,自称“毕导”。用他学生的话说,“毕导”最擅长用段子手的眼光和科学的思维来研究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毕啸天觉得自己不只是个段子手,“其实生活都是一样的,但有时候你换一个思路,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有段时间香蕉和冬枣的搭配在网络上大火,网友们用很多想象力丰富的词汇来形容同时吃下二者的感受,有人描述“仿佛能看到孔子和苏格拉底打架”。毕
《词语》是萨特只写到10岁的一本自传,在这本自传中,他有过这般炽烈的宣誓:“我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也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它将和目睹了我的出身一样,目击我的死亡。”  而在时间的另一个维度,卡夫卡哭了。站在“只为他而设定的法律门前”的他感到绝望。童年被父亲严格管制的阴影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由是观之,童年的收获,会成为人一生的坚守;而童年的缺憾,则会成为人一生的寻觅。  然而,当下的孩子们正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