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初中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内部力量”的作用,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激励;策略;班级管理
  管理心理学认为:通过激励式班级管理,可巧妙地造就学生的兴奋心态和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诱发学生的内部“能源”,最大可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在班级管理中,激励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运用了以下激励策略。
  一、目标式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目标看得越重要,实现的机率就越大,这个目标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因此,设置目标时要科学、适当、可行。可运用“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分解目标,分别设置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使学生看到光明的前途,感到有奔头,分目标使每个学生感到切实可行。目标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高低适中。目标太高,让学生可望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激励作用;目标过低,毫不费力即可实现,没有挑战性,让人失望,也起不到激励作用。
  因此,班主任要讓学生制定分解目标,分解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的目标是班集体的目标:远景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我认为班训就是班集体的远景目标,也就是班集体在一、两年之后要达到的目标。中期目标即每个学期的目标,其内容比远景目标更为具体一些,包括班风建设、参与学校或班级活动等方面。近期目标主要是以月为单位,是中期目标的具体化。另一个层面的目标是学生个体的目标。我让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定个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内容应覆盖学习、思想行为、社会活动、体育锻炼、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一个远近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便形成了,这样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度激励效应,有力融洽了师生关系。
  二、情感式激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内心体验,是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特级教师于漪说:“班主任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教师情感一旦和学生已知融为一体,就会激起系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意图就能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产生主动精神和成倍动力。因此,班主任要采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情感激发策略,主动接近学生,疏通感情传递渠道,用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使之能够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实践表明,如果班主任善于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支持和关怀,就能起到情感激励的作用。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能使学生感受到融融的暖意,更能照亮教师的人格形象,打动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我总试着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从中体会到了无比的喜悦,由此也换来学生对我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小华在初二分班时分到了我的班上。当时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学习成绩很差,也很少与同学交往,并且在他的周记里曾表达过对这个世界的厌恶,觉得“生不如死”。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得知,家长对他无能为力,他经常遭到家长批评,变得越来越孤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开始接近他:在路碰上主动和他打招呼;课上多提问他并及时鼓励;由于他写作较好,所以我让他代表全班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慢慢的,小华的语文成绩有了起色。然后,我又提出让他先补习数学课程,向新的目标发起进攻。就这样他渐渐地找到了自信,他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后来,在路上遇到他还主动向我打招呼。
  三、榜样式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可以使人受到鼓舞、干劲倍增,可以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主任要适应青少年学生善于效仿的心理特点,运用榜样激励学生,这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1、乐观自信。班主任首先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学生成绩不佳时,我告诉他们不要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到差距,争取下一次的胜利。当班级受到学校表彰时,同学们都在欢呼雀跃,我对他们说“我也很高兴,我也很看重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但我更看重的是我们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2、以诚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把真诚和善良留在他人的记忆中。我从点滴小事上关心学生,每天中午学生吃饭时我都要到班级看一看、问一问,饭热不热、能不能饱。有时索性端着饭碗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边吃饭,边和他们聊天。开始很多学生不敢和我多说话,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拘谨了。在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谈,话题更容易展开。
  3、敢于承认错误。有一次在上课时,我讲错了一道题,一名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仔细看后,确实是我错了。于是我笑着对这位同学说:“多谢魏大人指点,使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同学们都笑了。其实在课下同学们都叫他魏大人,因为学生都知道唐朝的一位宰相就叫魏征。每每遇到类似的事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既不丢面子,也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包容教师的过失。
  4、虚心好学的精神。要求学生虚心好学,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一点。我经常会到班级里听其他科任教师的课,特别喜欢听语文课,甚至有些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也努力背下来。这对学生而言,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所谓“无言之教”。
  四、夸张式激励。
  有意夸大甚至虚设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某些优点,给学生创设自觉努力、改变落后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转化后进生。“望梅止渴”之所以能产生奇妙的心理效应,就在于人们对于那片并不存在的梅林所产生的渴望与寻求。《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周培公率三千家奴战胜凶猛的察哈尔王大军的故事,聪明的周培公向士卒虚构了察哈尔私藏有黄金万两,立功重赏,激发士卒英勇奋战到底,一举击溃了察哈尔王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消除了京城的危机。军事上的夸张激励尚能产生奇效,在班级管理尤其是转化后进生过程中亦可尝试。如用“你很聪明,如果继续努力一定能赶上先进的同学”、“你的综合素质不错,从现在开始发奋必定大有作为”,用这类语言激励学生,只有益而无害。表面上,夸张式激励有虚假成分,实际上却可以收到常规思维中难以产生的效果。即使有的学生不能实现目标,但把握过程总比放弃过程好,有目标总比无目标好,希望总比失望好。
  五、尊重式激励。
  鲁迅认为“要教育儿童必须尊重和理解儿童,如果不先行尊重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发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新课程理念要求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的品德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用信任和尊重传递出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说教、批评都更有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班主任应摒弃年龄、权威、阅历方面的所谓优势地位,主动蹲下来,去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和探讨,要从心底尊重另一个心灵。
  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要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得善于运用符合“快乐教育”思想的各种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挖掘其潜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内部力量”的作用,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质量是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立足之本,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文章概述了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问题
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常好发于手、足、肘窝、小腿等部位[1]。其发病原因较复杂,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激发皮肤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冰醋酸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制备水性聚氨酯涂料,并对制得的涂料进行红外光谱、抗菌效果、耐水性、外观、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测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