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无定形技术改善水飞蓟宾的溶出行为及物理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葛根素水飞蓟宾共无定形体系,提高水飞蓟宾溶出速率及稳定性.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水飞蓟宾共无定形,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偏振光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表征其固态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过饱和粉末溶出、特性溶出速率、引湿性及稳定性.结果 发现葛根素水飞蓟宾形成了具有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共无定形系统,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任一单体;共无定形体系中水飞蓟宾的特性溶出速率和过饱和粉末溶出均高于原料药及无定形;在40℃,75%相对湿度条件下稳定性高达3个月,高于无定形水飞蓟宾单体.因此,共无定形技术能显著改善水飞蓟宾的溶出行为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牵头,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的《上市中成药说明书安全信息项目修订技术规范》系列团体标准于2021年7月23日正式发布,7月31日起实施.该系列团体标准包括6项,分别是《通则》《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警示语》.其中《通则》为纲领性技术规范,阐释中成药说明书修订的一般技术要求;《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警示语》分别切入具体项目从信息的收集、筛选、转化到示例表述,形成标准化的修订技术流程.该系列标准的制定经过多轮调研
西洋参作为常见的贵细药材,具纷繁复杂的化学成分及独特的药理活性,能够对机体产生医疗保健作用.随着逐渐深入的研究,人们对西洋参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该文主要归纳了目前已经从西洋参不同部位中分离鉴别出的皂苷类成分及其结构分类、药理活性以及西洋参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剖析了目前西洋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能为西洋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西洋参未来的研究侧重点提供参考.
为阐明竹茹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制备18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建立竹茹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及其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明确其指纹图谱共有峰的色谱峰归属,相似度范围,浸出物范围,指标性成分葛根素、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以及转移率范围.结果 表明,18批竹茹汤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共标定25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汇总特征峰信息可知,葛根、甘草、生姜分别贡献21、3、1个色谱峰;18批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浸出物18.45%~25.29%;不同批次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转移率:葛根素质量分数2.2
姜黄、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均属于姜黄属中药,是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代表药,多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闭经痛经,胸痹心痛,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姜黄属中药中的标识性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及β-榄香烯等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等活血化瘀作用.但因其基原、入药部位、炮制加工等方面存在异同,导致其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也有所差异,而引起这种临床功效差异的关联物质尚未见系统研究.基于此,该文以功效关联物质为切入点,对姜黄属中药背景信
银杏酮酯分散片是一种新型的银杏叶提取物标准化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合理、安全地使用银杏酮酯分散片,是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临床预后的关键.该共识由国内心脑血管领域的中西医临床专家共同制定,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流程》,在充分调研临床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临床问题,依据PICO化的临床问题检索文献,采用国际公认的证据分级推荐标准——GRADE系统开展证据评价、分级和推荐,并采用名义组法形成专家共识.如果证据充分则形成“推荐意见”,采用GRA
心脏毒性是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安全性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与深入,关于对中药心脏安全性的评价与防治心脏毒性反应的研究日益增多,且研究方向集中在致心脏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或靶向心脏的中药毒性成分的发现.关于中药心脏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方法,该综述介绍了中药心脏安全性评价的临床指标、细胞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关于提升中药心脏安全性的研究,该文回顾总结了常见致心脏毒性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及通过控制毒性物质含量、改变给药剂型、合理炮制、配伍等方式降低心脏毒性的研究.关于防治心脏毒性的方药与有效
制备18批黄连汤物质基准样品,建立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明确其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范围及峰归属,结合指标性成分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6-姜辣素、桂皮醛的含量范围,转移率范围以及出膏率进行饮片到基准样品间的量值传递分析,阐明黄连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结果 表明,18批黄连汤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均>0.98);黄连汤物质基准中共指认17个特征峰,其中10个特征峰来自黄连、3个特征峰来自甘草(水炙)、1个特征峰来自干姜、3个特征峰来自桂枝;指标性成分黄连碱质量分数为2.20~6.
艾叶是中国传统中药,在药用和灸用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筛选稳定可靠的qRT-PCR内参基因是开展艾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研究的必要前提.该研究从艾的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ain、18s、EF-1α、GAPDH、SAND、PAL、TUA、TUB8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检测各个候选基因在艾的不同组织(根、茎、叶)中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不同时间点(0、4、8、12 h)的表达水平,然后应用geNorm、NormFinder、Best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从太子参须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环肽类化合物.综合运用NMR、质谱等方法分别鉴定为pseudostellarin L (1)、heterophyllin B (2)、pseudostellarin B (3)、pseudostellarin C(4),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环肽.肿瘤细胞毒性(MCF-7、A549、HCT-116、SGC-7901)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4均未发现明显的活性.
该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59批金银花药材和饮片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5种重金属含量,通过计算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EDI)、靶标危害系数(THQ)和致癌风险(C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金银花项下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所测定59批次样品中,除河北产区的5批药材样品Pb超标外,其余54批均符合规定,不合格率为8.47%.经对山东、河南、河北三大产区金银花药材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发现,Pb、As、Hg的含量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