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腹部热敷袋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芒硝腹部热敷袋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70例MSAP和SAP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芒硝腹部热敷袋腹部热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芒硝腹部外敷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入院1、3、6、9 d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腹腔内高压(IAH)及其他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并分析两组中MSAP和SAP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1 d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3 d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及CRP、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6 d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及CRP、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9 d观察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或<0.01)。观察组中4例(11.4%)发生IAH,7例(20.0%)发生其他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9±0.8)d,平均住院时间为(13.1±2.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例(31.4%),10例(28.6%),(5.5±0.8)d,(15.4±3.9)d。观察组的IAH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或<0.01),而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SAP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0.8)d比(5.5±0.8)d,P=0.030;(12.7±1.7)d比(15.2±3.6)d,P=0.002];而两组SAP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芒硝腹部热敷袋腹部热敷可减轻MSAP和SAP患者的炎性反应,降低IAH发生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05例(132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43~65岁组)63眼中有8眼术后1周内出现浅前房(12.7%),其中7眼进行保守治疗,前房均恢复正常,前房恢复时间1~4天。术后1个月眼压10.5~22.7 mmHg,平均(17.1±2.6)mmHg,(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71例(71只眼),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术后视网膜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66眼(92.96%)。视网膜未复位的5眼中,2眼行2次硅油填充手术,1眼行3次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另2眼因严重PVR以
目的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均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12~2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眼前段及眼后段情况。结果术后58眼(82.86%)视力提高,12眼(17.14%)视力未提高。
目的 评价硬脑膜外电刺激经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传递通路到达视皮层后的基本特征,以验证硬脑膜外电刺激视皮层假体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单方波电流从猫硬脑膜外刺激视皮层,通过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参数,记录皮层电压信号的变化,并与电极-组织界面相应的研究文献做比较,来观察由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构成的传导通路对刺激信号的衰减影响.结果 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记录到的皮层电压信号与文献结果一致;
目的评价医用胶粘合和传统缝合方法处理急诊外伤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外科门诊收治的外伤患者共2 42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1 210例)和对照组(1 218例),观察组采用彻底清创后使用医用胶粘合,较深伤口先做皮下缝合,然后用医用胶粘合皮肤伤口,对照组采用彻底清创后丝线逐层间断缝合。观察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遗留针眼缝线瘢痕0例,瘢痕不明显842例,明显瘢痕368例,患者满意度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