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必经途径之文化建设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校要想获得发展,就必要建设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指引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同时优秀的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师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要想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文化的氛围以及其精神内涵是学校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一所学校了,因此,作为学校内涵载体的学校文化,其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表现为:首先,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之间的竞争虽然表现为人才、制度等的竞争,但终究还是文化的竞争;其次,学校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校文化犹如春雨一样,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于学校的教师、学生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学校文化是衡量学校的重要标志。衡量一所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学校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不管发展的再好,也是缺少吸引力的,因此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
  学校文化要想获得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学校完备的硬件设施,就没有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更新学校教学设备,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为学校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好学校文化物质保障,为建设学校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完善的文化保障制度
  建设完善的文化保障制度,需要对学校的运行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学校的组织形式等进行具体详细的规划,建立完善的学校文化保障制度,可以对学校的文化准则进行规范,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依据标准。此外,学校的文化保障制度,也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学校的管理方法,是否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状况。如果学校的文化保障制度是科学的、完善的,那么就会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而反映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总章程。
  (三)强调文化的核心作用
  1.學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学校的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教学时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学校课程教学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体现方式。当前的学校课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的学习经历与学习资源,通过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等,为师生选择符合学校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形成学校多样化的活动课程与书本课程,为学校文化教育构建高水平的课程文化。
  2.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以行为文化为依托的,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行为习惯、行为方式等,对学校的教育品质与形象的树立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规范制度,制定学校自己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灵魂所在。精神文化是一种理念文化,它可以反映学校教育的内涵、本质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深层文化的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决定教育的方向,能够对学校师生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精神文化建设,将学校的校训、教育原则等深入学校师生内心,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行。
  (四)做好学校文化的管理工作
  1.构建特色学校文化
  学校的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标志,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标志,展现学校的精神面貌,体现学校鲜明的个性特点。例如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特色的校训,引导学生做人的方向;或者学校也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特长,来展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像有的学校是以某个专业出名从而获得知名度;或者某个学校是因某个办学特色而提升知名度等,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有助于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2.做好学校文化管理工作
  学校的文化管理工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学校的文化管理工作是学校领导经过研究思考而形成的管理方法和办学理念。学校领导通过对学校的发展状况,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创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实施特色的办学思路。确定学校的宗旨,贯彻落实学校的管理理念,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好基础准备工作,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因此,学校要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准备工作,建立完善的文化保障制度,重视学校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路、张闯胜.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一种基于方法论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03:60-64
  [2]王春彦.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促进学校发展[J]. 基础教育参考,2015,03:38-40
  [3]孙灵.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3,34:18-19
  [4]杨雪梅.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01:7-10
其他文献
目的 临床产妇生产之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产后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母乳喂养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10~2019.10这一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74例产妇,选择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
去年九月,我受学校的委派到偏远山区的一所学校去支教。我所教班级是五年级,只有12名学生,由于学校师资不足,他们没法正常开展课程,再加上家长思想比较落后,所以学生养成了无组织、无纪律、随性等坏习惯。李玉枝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玉枝是我班的一名女生,父亲在邻村的煤场打工,母亲在家务农,但经常出去打牌,对孩子是不管不顾,从不过问孩子是否完成作业,今天学了什么,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孩子养成了不完成作业的
期刊
一、从呼吸入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呼吸理念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呼吸就没有歌唱,歌唱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是有区别的,生理现象的呼吸很自然,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深,有时浅,而歌唱的呼吸则是有目的,有技巧性的呼吸,学生一开如进行呼吸练习,往往收腰腹,整个人呈上提状态,气吸得很少又浅,憋在上胸部,以至颈部肌肉紧张,仿佛觉得气都缓不过来了。为了避免气上窜,在教学中,一开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首先
结核病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其防治问题,一直是国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快,人口流动增加,这为结核病的传播、扩散提供了途径,同时也加大了其防治难度.结核病多在青
研究方向及成果rn近5年,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实到科研经费5.4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16
期刊
高中体育课程是中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科目之一, 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体育课程是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为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一、抓入学教育实现良好开端  由于专业特点缘故,艺术类学生在很多方面有着与普通文理科学生的不同之处,表现出了极具个性色彩的特点,如学生專业兴趣深厚,生活观察能力强,具有发散性思维方式,思想活跃等。学习动力不足,文化基础薄弱,部分学生认为好容易结束了高中魔鬼般的生活,进入大学,远离家乡,家长远离自己也无法及时掌握情况,终于可以放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迟到、早退、旷课等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学习目的带有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促进公民个体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要使这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盲目性,就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来保驾护航。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