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成效
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明显提高,爱心与责任感与日俱增,生态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大量绘画、摄影作品及体艺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京山观鸟队先后荣获湖北省观鸟摄鸟大赛少年组最高奖“三宝鸟”奖、金雕奖、白鹭奖和洞庭湖国际观鸟大赛最高奖“雏鹰奖”,京山县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及多所学校被评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实施背景
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理念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京山县以观鸟摄鸟活动为切入点,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契合、城区与乡镇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联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创新内容
理念创新。生态道德教育绿色理念,营造清新舒畅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绿色生态环境的熏陶下感受真善美;生态道德教育人文理念,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相互理解、抑恶扬善的舆论氛围,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内容创新。一是校企共建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京山籍知名企业家的丰富资源,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由企业投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图书和器材配备,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校企共建模式;二是生态道德教育队伍管理创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实行德育工作与年度考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和评先表模“四挂钩”;三是生态道德教育体验项目创新,先后建起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素质教育拓展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观鸟站等多个生态体验场所,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四是生态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创新,先后编写有关种植、养殖、环境、国防、法制、防艾禁毒、观鸟和走进方寸等内容的地方教材,每周安排一课时供学生学习,形成完整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五是生态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创新,各校按照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总要求,营造各具特色、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形式创新。第一,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学科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理想信念和生态环保教育;第二,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第三,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体验,开展“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观鸟摄鸟大赛”“品国学经典诵读”“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第四,强化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以各类“生态活动日”为依托,加大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第五,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针对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第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明显提高,爱心与责任感与日俱增,生态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大量绘画、摄影作品及体艺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京山观鸟队先后荣获湖北省观鸟摄鸟大赛少年组最高奖“三宝鸟”奖、金雕奖、白鹭奖和洞庭湖国际观鸟大赛最高奖“雏鹰奖”,京山县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及多所学校被评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实施背景
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理念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京山县以观鸟摄鸟活动为切入点,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契合、城区与乡镇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联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创新内容
理念创新。生态道德教育绿色理念,营造清新舒畅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绿色生态环境的熏陶下感受真善美;生态道德教育人文理念,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相互理解、抑恶扬善的舆论氛围,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内容创新。一是校企共建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京山籍知名企业家的丰富资源,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由企业投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图书和器材配备,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校企共建模式;二是生态道德教育队伍管理创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实行德育工作与年度考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和评先表模“四挂钩”;三是生态道德教育体验项目创新,先后建起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素质教育拓展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观鸟站等多个生态体验场所,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四是生态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创新,先后编写有关种植、养殖、环境、国防、法制、防艾禁毒、观鸟和走进方寸等内容的地方教材,每周安排一课时供学生学习,形成完整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五是生态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创新,各校按照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总要求,营造各具特色、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形式创新。第一,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学科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理想信念和生态环保教育;第二,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第三,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体验,开展“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观鸟摄鸟大赛”“品国学经典诵读”“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第四,强化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以各类“生态活动日”为依托,加大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第五,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针对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第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