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谈举止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新时期的政治教师在具备教师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爱生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成绩和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道德情操;终身学习;敬业乐业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文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现行实验教材灌输养成性教育的原则。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素养:
一、政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正是这种向师性,才会产生“信其师,听其言”的效应。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率先垂范,躬身示范,言行一致。例如,教师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从不落实自己许给学生的诺言。谈遵纪守法,自己上课却经常迟到早退,对迟到的学生不闻不问。讲光明磊落、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并不丰厚的“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毫无价值的复习资料,如此,学生便会因怀疑教师的真实性而怀疑教材内容的真理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可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有章可循。另外,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还必须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大政、方针带进课堂。决不能照本宣科,否则会失去政治课的生命力。除此之外,必须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守住这一净土,不被俗尘所染。
二、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吐故纳新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政治课教师,尤其如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名词、新理念不断涌现,如果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面对教材中出现的新内容,新思想,在自己还没有吃透和熟悉的前提下去面对学生,不但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会误导了学生。与时俱进是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字里行间闪烁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前进的光芒,勾勒着人们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与评价的轨迹。放松了学习就很难把教材的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只能把政治课上成纯理论的说教,走向传统教学的误区。
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三、政治老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长中的幼小心灵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忽略了情感的互动,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就会缺失。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政治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四、政治教师应具备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枯燥、难教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给政治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能够耐住寂寞,在爱岗的基础上发扬敬业精神,用一生的时间去备好一堂课,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其由枯燥变为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难教为易教。例如,在教初三政治第十课《未来道路我选择》时,我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电视剧《雪城》、《乔家大院》的主题歌来讲述人生的课题:选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教材内容与同学们的距离,寓教于乐,方便了教学,避免了枯燥。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要教师敬业的精神来支撑,没有他教学就没有动力,可见,政治教师只有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贡献、报酬三者的关系,才能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面铺开的课改,面对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学生,要把政治这门学科教好,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政治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甘于清贫,固守一方净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需要奉献无私的爱,让爱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更需要发扬为教育而献身的精神,让敬业乐业成为教师永恒的动力。
[关键词]道德情操;终身学习;敬业乐业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文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现行实验教材灌输养成性教育的原则。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素养:
一、政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正是这种向师性,才会产生“信其师,听其言”的效应。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率先垂范,躬身示范,言行一致。例如,教师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从不落实自己许给学生的诺言。谈遵纪守法,自己上课却经常迟到早退,对迟到的学生不闻不问。讲光明磊落、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并不丰厚的“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毫无价值的复习资料,如此,学生便会因怀疑教师的真实性而怀疑教材内容的真理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可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有章可循。另外,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还必须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大政、方针带进课堂。决不能照本宣科,否则会失去政治课的生命力。除此之外,必须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守住这一净土,不被俗尘所染。
二、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吐故纳新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政治课教师,尤其如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名词、新理念不断涌现,如果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面对教材中出现的新内容,新思想,在自己还没有吃透和熟悉的前提下去面对学生,不但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会误导了学生。与时俱进是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字里行间闪烁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前进的光芒,勾勒着人们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与评价的轨迹。放松了学习就很难把教材的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只能把政治课上成纯理论的说教,走向传统教学的误区。
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三、政治老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长中的幼小心灵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忽略了情感的互动,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就会缺失。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政治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四、政治教师应具备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枯燥、难教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给政治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能够耐住寂寞,在爱岗的基础上发扬敬业精神,用一生的时间去备好一堂课,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其由枯燥变为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难教为易教。例如,在教初三政治第十课《未来道路我选择》时,我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电视剧《雪城》、《乔家大院》的主题歌来讲述人生的课题:选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教材内容与同学们的距离,寓教于乐,方便了教学,避免了枯燥。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要教师敬业的精神来支撑,没有他教学就没有动力,可见,政治教师只有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贡献、报酬三者的关系,才能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面铺开的课改,面对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学生,要把政治这门学科教好,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政治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甘于清贫,固守一方净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需要奉献无私的爱,让爱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更需要发扬为教育而献身的精神,让敬业乐业成为教师永恒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