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loonMan_Ag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地质勘探的开展,要依据资源分布规律进行规划,明确工作重点,拓宽找矿范围。为保证勘探作业的效率和效果,要综合运用各类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地质找矿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探;信息技术;遥感地质勘探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8-0178-02
  地质找矿的预测,主要是利用各类勘查技术,通过结合运用各类勘查手段,开展找矿预测。地质勘探技术的运用,其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开展地质找矿,要深度分析地质勘探,不断拓展研究地质勘探中地质构造以及岩层研究领域,通过深度分析现有的矿藏資源,提高地质勘探的应用创新力,推动其发展。
  1 成矿理论分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获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形成了诸多成矿理论,具体包括深部流体作用成矿理论以及深部流体作用理论等,为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具体如下:①深部流体作用成矿理论。此理论认为矿藏的形成,其和地壳流体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近十年间的地壳流体的关系。经过地质勘探实践验证,多数稀有金属同流体运动,有着紧密的关系,此类矿藏主要出现在流体活动规模大的区域。此理论的出现,为矿藏勘探作业,提供了理论指导。②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此理论认为成矿是在特定的地质时期,同地质构造单元,有着直接的关系,地质构造部位以及矿床自然组合差异,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矿种。根据层次指标,可划分为成矿亚系列以及成矿系列类型等。利用成矿分析系列理论,能够为矿藏勘探,提供有力的指导。
  2 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地质找矿项目为例,由于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交差,地形切割强烈,地形不平。地表水系发育程度不高,河流以季节河流为主。选择矿化有利地段,通过浅井和平洞开展探矿作业,取样化验和绘制素描图,获得矿区内部完整的地质资料。现结合此项目,分析地质勘探技术的具体应用。
  2.2 地质勘查
  开展1:10000地质简测,在野外作业中,要标定直径超过2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超过10m、长度超过10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超过100m的断层和褶皱构造。绘制的地形图中,必须明确表示含矿蚀变构造带以及其他矿化地质体,不管厚度大或者小。基岩区域内面积不足0.1km2、河沟谷中宽度不足10m的第四系则可以不表示,按照基岩填制。在填图环节,使用GPS定点,经过检查,定点误差要小于等于10m,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调查路线布置,线距控制在200~400m范围内,左右、点距控制在100m。采用追索法,结合运用穿越法,明确找矿远景区地层和构造等特征。在野外调查现场,勾绘地质界线。加密控制重要含矿层以及矿化蚀变带,并且进行素描以及照相处理,做好野外地质资料整理以及检查。
  2.3 采样工作
  在地址勘探作业中,采样环节的质量把控是关键。使用规格为10cm×5cm的垂直矿体走向,通过刻槽开展采样工作,单样长度不超过2m,经过验证,此方法采集的样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方法正确,并且能够达到现行规程规范要求。开展样品加工测试,要选择专业的测试单位负责,按照现行的行业标准具体操作。测试结果经过内外检查,误差都处于合理范围内,能够达到质量要求。
  2.4 找矿技术的应用
  此次地质找矿作业的开展,是利用物探技术。本测区航磁异常对区域构造以及岩浆岩等,有着明显的反应,由此能够推断沿着此断裂带存在着金属构造成矿带。利用化探技术,明确了Cu和Pb等,在工作内,都有着较高的背景值;Ag和Pb等元素组合异常,主要是沿着区域内大断层带,以带状形式展布。由此能够获得,成矿元素富集的成因以及空间分布,其和区域内部断裂构造以及岩浆岩,有着紧密的联系[1]。
  2.5 地质找矿工作总结
  2.5.1 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因为地质勘探工作较为复杂,极易受到地理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较广,各个地区地质情况差异,使得地质勘探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单纯依靠某项技术,难以保证地质勘探作业的质量,需要综合运用各类技术。目前,地质找矿中,主要应用以下技术手段:①遥感地质勘探技术。遥感技术是地质勘探作业中,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适应各地区地质找矿作业。随着遥感技术的完善,形成了集红外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等的技术体系。在实践应用中,遥感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快速完成地质勘测。除此之外,还可以突破视野阻碍,开展全面勘测作业,自动化水平较高。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以及传到,保证信息的精准性,减少人力投入。②重砂找矿法。在海滨地和其他地区,利用此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地质信息收集工作,并且能够对冲积和沉积所形成的物质,开展重砂分析,快速消除地质条件的影响,快速圈定有用矿物的具体分布区域,便于勘探人员精准找矿。③测井技术。地质找矿作业中,测井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地质勘探人员进行钻孔以及剖面等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地发展,测井技术日趋完善。在具体应用中,勘探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地质特征以及岩层结构情况,来选择测井方法,比如磁测井和声波测井等方法。基于测井技术,可快速获取矿藏信息,统计矿物储量情况,极大程度上提高找矿效率[2]。
  2.5.2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地质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带动着各类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采集的勘察数据信息,绘制成为通俗化的图表,进而便于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准确领会用意,更好的开展勘察作业。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地质勘探作业的精确度,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促使技术更加成熟,使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把握以及应用技术[3]。   3 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建议
  3.1 创新找矿整体部署
  地质找矿作业中,地质勘探的应用,要注重创新整体部署。具体如下:①开展地质勘探作业,要注重做好勘探人员的培训。在人员招收方面,要积极招收新型复合人才,通过组建高素质勘探工作队伍,明确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挥其专业特长。勘探人员要积极收集勘探市场信息,积极学习新的方法,掌握新动态,提高地质勘探水平[4]。②部署地质找矿作业,要结合地质勘探工作目的,编制具有可行性较强的实施方案,确保方案内容的一致性,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
  3.2 实现地质勘探现代化
  基于矿藏资源开采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和需求,要不断推动地质勘探现代化发展。落实到具体,是在地质勘探作业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比如水文地质以及地质勘探工程等,在找矿作业中,积极推广应用RS技术和GIS技术等。地质勘探作业中,以遥感信息作为工作的主要信息源,利用计算机平台,提取多源地学信息,整合多元数据,再进行数据综合处理以及空间分析。利用GIS,进行地质勘探图的绘制[5]。
  4 結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此项工作的质量,在具体操作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找矿整体部署、实现地质勘探现代化。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提升地质勘探作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星岐,鲁 媛,佟 继.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9s):21~22.
  [2]赖伟文,覃远翔.刍议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6):272.
  [3]李 硕.关于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0):130.
  [4]孟庆斋.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s).
  [5]张明华,谢瑞华,温文渊.探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36):124~125.
  收稿日期:2018-5-17
  作者简介:罗孙保(1979-),男,助理工程师,函授本科,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其他文献
有限元法是解决门式起重机结构分析与设计等实际工程中的力学计算问题的重要方法。但是有限元建模是个复杂、耗时的过程,非专业人员难以完成,并且构件稳定性的计算涉及参数较多,很难通过手算完成复杂桁架结构中单肢稳定性的判断。因而,结构分析成为门式起重机设计的瓶颈环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起重机设计规范》和《起重机设计手册》,研究了门式起重机结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分析系统的构建方法,实现了快捷、准确的结构
内燃机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动力机械之一,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由凸轮和挺杆磨擦副及其他零件组成,实现进气和排气的动作。凸轮与从动件(挺杆)组成的运动副为高副,接触应力较大,易磨损
生物组织的病理变化往往导致组织杨氏模量的变化。所以,生物组织的杨氏模量可以有效地表征生物体的病变。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更多的手段和方法对生物体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英语课程及教学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往往都会采取各
期刊
目前和谐3系列电力机车已经陆续进入了C6修修程.按《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扩大和谐型机车C6修电务设备基础设施同步检修试点范围的通知》(运机检修函[2017]309号)要求,在
近年来,镁合金的开发应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金属材料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由于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丰富的蕴藏量,已经被业内公认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材料及21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