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比喻\移就的特点与区别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文章主要探讨了三者的含义与区别。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关键词】通感;比喻;移就;修辞手法;特点;区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23-02
  
  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概念与区别方面谈谈这三种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的说法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给“通感”下定义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个定义说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如: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如:
  1.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本体:花的颤动;喻体:闪电;比喻词:像)
  2.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余光中《沙田山居》)
  (本体:山谷;喻体:村女;喻词:是)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一看到这本书,一切就像回到了十年前。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勤奋学习的同学,像王海、张明、肖兵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三、什么是移就
  移就又叫词语移用。它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的运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移就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比如:
  1.“我的车子缓缓地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驶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地方。(海涅《诗歌集·抒情插曲》)”
  “快乐’本属于“我”,移属于“绿林翠木”。
  2.“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最和谐不过的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节奏”“简截不口罗嗦”,“痛快之至”皆非建筑方面的术语,作者巧妙地移用来说明威尼斯建筑的特点。
  四、通感与比喻、移就如何区分
  (一)通感与比喻
   作为一种修辞格,通感常常借助比喻中明喻的形式来沟通人的不同感觉。例如:
   1.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两个例句,从形式上看都很像比喻修辞格,但推敲起来又有明显不同,因为比喻的一般情况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大多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陆定一《老山界》)这里的本体“星星”和喻体“宝石”都是具体事物;而上述两个例句中的文体和喻体说的都是某种感觉。例句1中“雄伟而瑰丽”是写三峡风光给人的视觉感受,“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在这里作者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是由于长江三峡江流曲折、两岸山峦起伏景色秀丽,这一特征与交响乐时缓时急、雄浑壮美的特征相似;例句2中的“缕缕清香”是荷香给人的嗅觉感受,而“渺茫的歌声”则是人的听觉感受,作者将嗅觉转化为听觉,是因为荷香在阵阵微风中时有时无、断断续续,与远处传来的细柔飘忽、婉转悠扬的歌声相似。
  由此可见,通感与比喻的区别,主要是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若是借助于联想将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便是通感;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二)通感与移就
  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
  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
  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其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理由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明湖居听书》一课的“补充知识” 专门介绍了“通感”的有关知识,在谈到“形容的通感”时说:比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这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这里把“浓黑的悲凉”说成用了通感修辞是不正确的。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通感”的定义, “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而“悲凉”不属于五种具体感觉的任何一种,它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也即教参“补充资料”所说的“主观感觉”,显然,是不能归入通感的。那么,这里究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当然是移就。因为作者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悲凉”,从而表现作者内心“悲凉”的深重浓烈。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句子: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形容人含情的样子。这里却移用来修饰流水。
  移用形容颜色的“苍白”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可见,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显然不同于重在感觉彼此沟通的通感手法。在这一点上,有时候它更接近于拟人修辞手法。了解了三者的区别以后,我们就能够比较轻松的去辨别、理解阅读中遇到的是哪种修辞手法,并且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加以灵活恰当地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2]苏教版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第三册。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与“独特感受”。从心理学上讲,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这就要求教师以对话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身份,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促进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教材主要内容分布在八年级这个学段,每年的中考命题的很多考点也来源于此学段,因此学生能否在八年级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对于学生的进一步英语学习,乃至将来的升学考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考命题;英语基础;升学考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68-01    我们知道初中英语教材主要内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重要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24-01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太过被动与压抑,受时空的限制,制约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意识美的感受,束缚了学生情感、兴趣、态度及个性的发展。把学生从教室引向室外、从校园引向校外,这种室外的美术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也是拓展学生眼界,丰富视觉审美经验,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美术素养与艺术创作源泉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美
期刊
【摘要】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反映大部分地理教师无论从教学、课堂、还是社会认知、学生认知上多多少少存在困惑和矛盾。本意善良但得不到发展的空间。所以很多地理教师出现了没激情、厌教。然后抛出怎样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困惑;改变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07-02    随着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我县推进之后
期刊
【摘要】我们经历了教学的困惑从实践中理性清晰认识到,要人性化“以人为本”对待教育和被教育的共融关系,并实事求是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文章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为目标,从教学现状,预设教学、课堂讲解互动、课后以及教学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50-01    一
期刊
【摘要】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如何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挖掘人与物的优势,让识字变得轻松,快乐,让阅读提前实现,便成了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巧用规律;精选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36-01    一
期刊
【摘要】我国《物权法》经历了15年的立法过程,终于2007年通过并实施。它是一部我国对土地上房屋所有者权利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但近年来,暴力强拆甚至致人死亡事件屡屡发生,这是对人民权利的极大漠视和严重侵害,也是对法律精神的肆意践踏。相对于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收征用法律条文仍需进一步健全。  【关键词】《物权法》;《征收征用法》;公共利益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代表人物著名文学家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思考黑死病、文艺复兴、中国儒教,以及对欧洲、中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十日谈》;黑死病;文艺复兴;中国儒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07-01    在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早期代表人物著名文学家薄伽丘的《十日谈》时,有好学的同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最稀缺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的学习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固然重要,但如何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目前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对高职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教学对策;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