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实践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大学生科研,往往认为是本科院校的事情,本科生相对学习能力较强,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同时依托本科专业的学科优势,开展科研活动是非常顺理成章的。而针对高职生,往往认为高职生只要学好专业操作技能就可以了,没必要也没有条件从事科研活动,包括很多高职生说起科研两字总是高高在上,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无法企及。其实这都是偏见的看法,高职生完全可以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有的甚至做出了轰动社会的发明创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科研分类概述
  科研即科学研究,按照研究过程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是指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它是一种直接解决当前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开发研究是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发展技术生产开展的技术攻关项目就属于开发研究,研究如何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去。从对科研分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生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特别是开发研究类型中,还是大有可为的。高职教育强调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实际生产情况比较了解,能够随时了解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可以探究发现改进生产的方法。
  二、高职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意义
  1.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科研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检验,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知识,调动起所有的创新思维,这对高职生来说有些时候需要补充很多知识。而这恰恰是科研活动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2.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科研中,必须依靠自己,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调用一切知识能力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这对他们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3.培养合作奉献精神
  科研不是一个人的智力活动,它是团队的智慧结晶。学生参与科研往往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合作,知道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以及什么时候适当妥协,这些团队精神都需要在实际情境中才能加以锻炼和培养。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正如前文论述说起科研,总认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事情,很多高职生一说起科研总是避而远之,认为科研太高大上,其实这都是一种误区。高职生由于之前求学经历,往往自信心不足,对自己评价过低,这需要指导老师充分地加以引导和鼓励,挖掘他们的优势和长处,推动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攀登高峰。
  三、高职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方式探索
  1.发明杯等竞赛形式
  不少高职院校现在也开始重视学生科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其中依托的最大的比赛就是全国高职学生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这个比赛针对高职在校学生,分为发明制作类、创新创意类和创业实践类三种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选题进行选择申报。除了发明杯竞赛,各个高校也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科研竞赛活动,依托比赛,推动学生科研活动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2.第二课堂选修课
  除了比赛形式,科研活动还可以以第二课堂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修学分的方式参与科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个科研任务,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与直接参加比赛不同,既然是课程,就需要老师加强课堂上或者课后的规范性指导,按照规范的科研要求来训练学生,熟悉掌握一定的科研模式,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意识。
  3.与课程结合
  学生科研还可以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这需要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些题目和任务,让他们动手去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做的工作或取得的成果,反过来对老师教学也是一种补充,对课程教学资源来说也是一种完善。这就必须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有针对性地设计这方面的内容,要考虑到题目的选择、学生工作的考核、对课程成绩是否加分、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等细节问题,只有建立好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4.学生社团
  学校或系部还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学生社团,如科技协会、兴趣小组等,通过社团运作形式,长期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
  四、高职学生从事科研常见的问题剖析
  通过参与学生科研活动指导,发现高职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以下进行具体剖析
  1.选题过大或者与实际联系不大
  高职生参与科研活动,往往在选题上容易困惑,经常选择的题目过大,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有意义的科研结果,或者做着做着就迷失了方向,无法进行下去。亦或者选题脱离实际,脱离专业,这样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无法依托已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取得最大化的科研效益。
  2.科研训练不足以及语言不规范
  学生在科研活动中,需要填写一些申报书或结题报告,在指导学生填写时,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太口语,用词不够规范,行文缺乏逻辑,缺乏条理,这就暴露了学生在科研语言训练方面的不足。科研训练是全方位的训练,不仅仅只是创造出最终成果,还要训练学生规范严谨的做事方法,书写专业报告的能力,科学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3.缺乏反馈教学的长效机制
  高职学生科研实践中发现,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很多时候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反馈机制。科研创新活动没有以专业为基础,缺少对专业课程的探索,成果无法服务于专业教学,或者是科研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在后续的课程中加以重视,没有重点就学生的薄弱地方加以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或者是科研活动成果与专业发展有关,但是相关指导人员在科研结束之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将成果利用起来,没有反馈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为了发挥科研活动的最大价值。所以,探索科研与教学互动良性反馈机制,是高职院校学生科研指导和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科研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科研活动应当成为一种常态,应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科研活动开展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本学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适合自己的科研组织管理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同时针对高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强化指导教师的作用,使科研活动和专业教学相互对接,成果互用,最大化地发挥科研活动对于高职教学的补充助推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CPP)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H22皮下移植瘤,观察低、中、高剂量CPP(0.25、0.50、1.00mg/kg)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教学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丰富情境,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少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辨识航向的灯塔。积极向上的少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未来。职教老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是一切教育的
期刊
摘 要: 议论文中,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没有合理的论据的议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学生写议论文时要避免缺乏材料无从下手、胡编乱造,就要求平时注意筹建一个“材料仓库”,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本文针对如何为议论文写作筹建一个“论据库”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论据库 议论文写作 积累收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注意收集积累一些写作素材,那么在写
摘 要: 初中写作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其重要,但初中生的写作在某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是大家所共知的。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应多让学生写身边的事,从而易悟出身边的情。  关键词: 写事悟情 重于真实 观察生活 事物特征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感到学生的写作有些令人头疼,学生不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写不出真情实感。为什么学生的写作如此糟糕?从我们身上完全可以找到具体之存在问
一到报社就得上夜班,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记得刚到报社那阵,有点怕上夜班,不是怕别的,是怕休息不好,成神经衰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没有了,岂不一切都完了?其实这种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无论是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还是初中毕业学历水平考试,作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初中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成绩。其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能力,就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必须抓紧抓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好练好作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
期刊
摘 要:口算能力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敲门砖,是未来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未来。从小开始重视学生口算方面的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强化记忆力,理清思维逻辑力。本文浅要分析了小学生口算失误的相关原因,探讨出几点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口算能力;新教程;改革  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