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事主語句的發展與使役句到被動句的演變

来源 :汉语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論語》中,“話題—評論”式的受事主語句有三種形式:(1)受事(+施事)+不+動詞。(2)受事+可/不可+動詞(+賓語)。(3)受事+(施事)+動詞+之。在《世説新語》中,出現了第四種形式:(4)受事(+施事)+動詞詞組。在敦煌變文中,第四種形式出現得多。只有在這種條件下,使役句才有可能重新分析爲被動句。 In The Analects,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subject-comment-style statements: (1) affair (affair) + not + verb. (2) the event + can / can not + verb (+ object). (3) event + (acting) + verb +. In “Shi Shuo Xin Yu”, appeared in the fourth form: (4) affair (+ affair) + verb phrase. In the Dunhuang variant, the fourth form appears much more. Only under such conditions is the corpus sentence likely to be re-analyzed as a passive sentence.
其他文献
澳籍画家大卫·柯林斯先生曾来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半年多的油画教学,他的教学实践过程从教学要求、形式语言的传授、学生个人感受性的激发与培养等多方面充分反映了西欧
多种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文章从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方法的内涵和理念出发,强调了在中职学校实施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教材中的识字课就是为此而设.我们要科学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以学生真正掌握汉字为目的,课堂呈现的还得是那种简简单单的情趣盎然的识字活动
作文难教,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作文教学也并非是无法可循的。通过长期摸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四人循环”作文法是一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合作
浓厚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博,努力学习.而实践则是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有了兴趣这个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强调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英语作文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高考中占有
重庆方言中有很多字与普通话读音不同,这些字的读音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有的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我们不能一味的认为它是一种错误,而要找到它为什么有这个读音,并给予解释.本文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教条式的要求一直存在,我们说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孩子们是否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呢?不妨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本文提到的幽默
教师只有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的心理反应,找到能启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才能充分发挥
本文圍繞《漢語史通考》從幾個側面初步考察了太田辰夫的語料觀,認爲這對深入研究漢語史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