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关于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印发了《关于做好<慈善读本>宣传推广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南海区慈善会拟与南海区教育局合作,在我区部分中小学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暨《慈善读本》宣传推广试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民政部2011年8月31日印发的《中华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以学校、社区为主要载体,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慈善科学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
  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慈善读本》宣传、推广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把慈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之中,对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内容方法
  “慈善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以《慈善读本》为主教材。该读本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新纪元慈善教育基金开发印制,分为小学版、初中版。2011年10月已经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小学版、初中版。我区拟发动企业捐赠10万册,免费对区内小学四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赠阅。
  《慈善读本》每册6—7个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有2—4个活动课。小学版重在感染和熏陶,包括爱心序曲和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等单元。初中版重在感知、了解和体验,在单元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
  《慈善读本》只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不能干扰、影响中小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可作为德育课、主题班会、沟通与交流、案例分析以及课外活动、课外读物的内容补充。学校可采取以下方法开展教育活动:
  (一)利用课堂主阵地,充分传播慈善文化。学校和教师可根据《慈善读本》的章节内容利用阅读课、班级读书时间等组织学生开展慈善、爱心、感恩教育。
  (二)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在班会、队会上开展以故事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三)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等竞赛活动。并注意通过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四)积极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三、步骤措施
  (一)确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年级。经研究,作为首批试点年级为全区小学四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预计发动企业捐赠十万册以上。
  (二)加大“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主办单位将于五月下旬左右召开活动筹备会、六月下旬“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并通过市、区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三)“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暨《慈善读本》宣传推广试点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实施意见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并上报区教育局及区慈善会。
  (四)适时召开试点学校校长和各慈善会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健康发展。
  (五)组织试点学校积极参加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教师培训、交流,慈善文化教育征文、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
  (六)中华慈善总会和地方慈善组织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协助下将常年开展在中小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中的慈善教育征文活动。入选文章在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杂志上发表,并结集成书或专刊。
  四、项目经费
  活动将预留专用经费,用于有关学校发放《慈善读本》、宣传活动、教育征文、知识竞赛、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其他文献
虽然工作已有两年多了,但我恍惚间感觉自己还是刚刚毕业。我一直很庆幸大学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成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在这里,我感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多真切感触,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当今社会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角落,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今年夏天的一次走访,让我的心再一次震动。  2007年7月22日,星期天,本来应该休息的日子,但
对付传染病,我们有什么新武器?除了科研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之外,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坦然面对,也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武器。为什么会恐惧  现代社会,就算传染病的病死率非常低,普通大众的恐惧依然非常普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可怕的历史记忆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公众的不安。  首先,大部分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播,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场景可能是面对面交谈
年轻人不堪职场压力的报道并不鲜见,奔溃大哭,或者身患抑郁,甚至轻生。现实中一些职场中“996”的工作制,工作群时时刻刻的微信轰炸,逢年过节还要随时待命的节奏等,的确让不少职场人心力交瘁,处于心累远远大于身体疲惫的状态。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职场高压状态下,崩溃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敏感群体
感恩节,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跟我们说的话明显多了起来,高兴得他妈妈眉开眼笑,给他又是买水果,又是买衣服,差点忘了自己没有“小棉袄”的遗憾。只是在厨艺上仍然展不开手脚:儿子不吃家里做的饭菜,从小学开始,他就拒绝吃中国饭菜。每每说起这点,他妈妈就悻悻然,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失败。   一天,儿子跟我们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说他第一次赚钱,是赚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容易,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笑
由方庆云先生撰写的、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作序的《慈善三字经》已由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这是中国第一本为向社会广泛宣传慈善文化、慈善思想、慈善价值观而编写的、以“慈善”冠名的三字经。它涵盖了慈善事业方方面面内容,是广泛宣传慈善文化的一个难得的小册子。  众所周知,《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在瓢塾里就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
儿子10岁时,他爸爸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还有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很听话,功课也很好。虽然在生活上苦些,但我决心将他俩培养成人。  儿子上中学后,我对他管得更严了。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有人敲门,机灵的女儿立刻判断出是找哥哥的。我对儿子说:“快去快回来。”他刚一出门,我就急速让女儿在他后面窥视。不一会儿,女儿跑回来说:“他俩在楼下抽烟呢。”我一听,气得全身发抖。儿子一进屋,我就劈头盖脸地大声训斥
青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偏远和陌生的。玉树,更是不曾在脑海里有一丝印象。然而,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却让我从此走进了她们,从此有了很多机会去贴近并了解这个神秘而高远的地方。  随着国家对玉树灾区重建工作的展开,我的工作重心也自然而然转到这上面来。这也让我第一次有幸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壮丽的高原。之所以称之为有幸而来,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她对我而言既神秘又高不可攀。因为她的高海拔,也因为她蕴含着许
再次登上前往西部的飞机,因为连续不断的灾情,今年的工作重点都集中在了西部地区。这次的目的地是甘肃省。对于甘肃省,我并不陌生。生长在西北的我,对于临近几个省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为航线是经过内蒙古的,所以对于这次出差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因为“512”地震,也因为“舟曲泥石流灾害”,甘肃省这几年更多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也被纳入了我们工作的重点。此次是受甘肃省慈善总会的邀请,前往考察。同行的还有部分
那是1996年前后的事。  那时抓“普九”难度大、力度也大。当班主任的我,因为教学生几乎没流失又安排接手一个初一(2)的班主任。  刚开学的第一、二天,就有十几个学生没有来。我们下去走访一周,来了几个,却仍有几个不愿来,一是家里很穷,几百元的学杂费交不起;二是成绩不好,赶不来功课……三番五次再走访、承诺,慢慢到齐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肯定不好管。管严了,学生就有辍学危险!  我那班有个个子高高的
曾记得5月12日下午3时许,身在津门的我,即从手机短信中得悉:汶川因地震遭受巨灾。闻之大恸,泪如雨注。当晚,文友告知,玉林已接到中华慈善总会指令,着手准备赴灾区抢险并采访,如此紧急行动超常,为其它时所未有。  屈原大夫曾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身为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慈善》杂志执行总编的李玉林,秉承慈善事业之特质,多年来习惯了奔波于拯危救难行动之中,从国内各地到欧亚诸国,均视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