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驴”蜕变记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众不同 初识“犟驴”


  两年前,我接手了现在的班级。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脾性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其中一个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楠,或许是受了军人父亲的影响,青春朝气,活泼好动,是校足球队的一员;快人快语,感情外露,充满正义感,路见不平,必会“拔刀相助”;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有好胜心,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犟”——敢和老师顶嘴,和父母据理力争,有时甚至会做出些让人意想不到之事。

突发事件 领教“犟驴”


  有一次,我们班承担了市级班队活动展示课。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活动非常成功。几日后,我把孩子们的合影发给他们,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来报告:“老师,小楠把照片剪碎了!”
  来到教室,只见小楠怔怔地坐着,桌上一把剪刀和一堆碎片。
  “小楠,怎么了?”他不作声,眼神都没有和我交汇。
  周围早已聚集了一群看好戏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照片里,他闭着眼睛,他说这照片不要了!”
  接过学生递过来的照片,我才注意到,照片里的小楠,笔挺地立着,却闭着眼睛。和周围一群神采飞扬的学生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我知道刚才小楠一定被当成了笑料。
  “小楠,为什么要剪碎它?”
  “不喜欢!”我能觉察他眼里流露的厌烦与轻蔑。
  “既然不喜欢,你可以把照片还给老师,为什么要剪碎呢?”我试探着。
  “不喜欢的东西,干嘛要留着?不如毁掉!”
  我有些惊讶,这是什么逻辑?这孩子,犟性子又犯了。
  “我觉得这照片挺好啊,你多么与众不同,也是一种别样的回忆啊!”
  “哼,我一点都不想回忆!看到它,我就不爽。照片是给我的,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
  這一天,我和小楠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让小楠认识到自己处理事情的不妥之处。看着他这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我既好气又好笑。其实,我懂他的心。这次活动,他那么认真地准备,一切都堪称完美,唯有这张照片让他不满。依他的性格,这是不能容忍的。

察言观色 “犟驴”接招


  有一次,我经过走廊,远远看到小楠站在墙角,两手握紧拳头抵在墙上,神色凝重。旁边有个好朋友试图跟他交流,他却一脸烦躁。只见,他举起一个拳头挥向墙壁……
  “小楠!”我吼得及时,拳头没有落下,收了回来。
  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这是想自残吗?说说,碰到什么事了?”
  原来,学校足球队今天早上进行了选拔,确定了主力队员,小楠没被选上。这孩子,有极强的荣誉感。他说,他踢得又不差,怎么就不选他?每天起早贪黑训练,从不迟到偷懒,却只当了替补,不服气!
  “明天开始,我不踢了!”他有些气急败坏。
  这个时候给他讲道理肯定是没用的。
  “既然你对自己的能力这么有信心,那我来试试你的脚下功夫,如何?”
  小楠有些诧异,大概他在思忖我会怎么考验他。
  我从抽屉里拿出几个五彩的气球,对他说:“来,把气球吹起来,代替足球。我想,你现在可能会讨厌足球,把你的不满都吹到气球里去吧。”
  小楠接过气球,二话不说,鼓着腮帮子使劲吹。一个,两个……他吹我扎。一开始很轻松,越吹越费劲,他的怒气似乎也消了一半。
  我把这些气球在他面前一字排开。
  “来,看看你脚下技术如何,一个一个按顺序踢,把它们踢得越远越好。小伙子,来吧!”
  小楠一副不屑的表情,大概在想这算哪门子考验。
  他摆好架势,抬脚抽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怪异。这些气球跟淘气鬼似的,要么上窜,要么下钻,要么转圈圈。一个刚踢走,另一个也跑了。他使出了吃奶的劲,气球却一直在身边打转。
  小楠有些尴尬。突然,一个气球在他的怒射下,“啪”的一声爆了。小楠一惊。
  “看到了吗?坏情绪就像这气球,你越在意它,它越是围绕着你。积累到一定程度它还会爆炸,会影响你的身体。”
  他若有所思。
  “我相信你还会去踢足球的,对吗?”我旁敲侧击。
  他还是没有说话。
  过了几天,我又看到了他在操场上、在阳光下奔跑、带球、传球……
  我有点小欣慰,这小子嘴上不说,但行动却说明了改变。此后,我依然关注着小楠的喜怒哀乐。高兴时,探查他的喜好;生气时,探查他的厌恶;不安时,探查他的恐惧。当他情绪有较强的波动时,我总以同理心来化解他的负面情绪,并适时地告诉他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射飞镖、运动、呼吸调整等等。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和我的交流多了,顶撞少了。面对谈话,他的身体正在做出积极的反应,身上的“犟”性似乎也越来越弱了。
  正面激励 扭转“犟驴”
  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看到小楠把一本书摔在桌上。只见他眉头深锁,一副不情愿但又想掩饰的样子。又发生什么事了?经验告诉我,此时不该去“招惹”他。没过几秒钟,有人说:“老师,小楠在哭。”我看了他一眼,他咬着嘴唇,抹着眼泪,埋着头做作业。好家伙,这娃也会哭。打听下来,原来是小楠身边的两个孩子闹矛盾,把他的座位挤翻了,课桌里的东西掉了一地,水杯也被打破了。这要是以前,小楠哪肯罢休。这次,居然自己偷偷抹泪。看得出来,他在使劲地压抑自己的情绪。
  我说:“同学们,刚才在班里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但是,令我高兴的是,我看到了个别孩子的成长。这种成长,体现在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内心。别人能够做到不无理取闹,但他做到了有理也不取闹。”我的眼光瞥到了小楠,他红着双眼,平静地看着我。
  渐渐地,小楠身上的正能量开始显现。他依然上进,但不好胜;他依然理直气壮,但不剑拔弩张;他依然乐于表达,但学会了尊重;他依然有原则立场,但学会了包容。他在作业里写道:“无论老师怎么教育我们,她的出发点总是为了我们变得更好。”我感动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这学期,他被推选为大队委员,一头“犟驴”正在朝“良马”的方向蜕变。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班主任手记】
  像小楠这样的孩子,在班上应该不算特例,倔强是当代独生子女的普遍特点。“船到江心补漏迟”,如果不及时引导,会影响学业、人际关系,甚至孩子的一生。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时,我们首先要学会观察,从他们的表情、语言、态度等来揣摩他们的内心,此为“揣情”。通过揣情,把握孩子当下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了解孩子是如何表达不良情绪的,以此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而引导他们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教育此类型的孩子,最忌以暴制暴,除了循循善诱的说教,我们还必须教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方法,改变他们原有的处事习惯,让理智战胜情绪。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如很多院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日程上来,并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新进行定位,同时展开了相应的创新,这对确保大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有着积极意义,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性展开深入分析,旨在确保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众多词汇中,我独爱“生涯”一词。生涯意味着求索的坎坷,岁月的叠加,便有了绚烂的沉淀,迤逦的风光。杏坛人生,七年有余,我的教育生涯有起有落。在我的德育后花园——班级主阵地,我领
利用晚自习,我给孩子们放了一部温情治愈系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节,日常的小事,一家人和一只狗,却因为爱和忠诚而变得打动人心。  电影刚结束,和往常一样,我生怕孩子们看不出电影的主题,或者自己想让他们看到“忠诚、善待动物、坚持、守候、执着……”就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迫不及待地表达一番。直到第二天看到孩子们交来的感悟条上的一句话:对于这部电影,我有很多感悟,大多数已经让老师分析得差
随着应用型技术大学建设的潮流到来,不少高校进行了转型或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为了普及学生的工程素养,学校将工程训练课程向全校学生推开。尽管可以通过“轮班制”的安排来达到增加人机比的目的,但是,学生与实训设备数量比例失调的问题接踵而至。然而“轮班制”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该项制度对教学效果和实训设备利用优化的科学论证与探究,无法得到最优化的轮班安排。因此,研究“轮班制”对实训
对班主任而言,学生告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班主任会亲自把所有告状事宜都处理得十分妥帖,有的班主任会倾听了解,但有时会不耐烦,而有的班主任则对此非常抗拒。殊不知,老师眼中的一件小事,很可能是学生心中的一件大事,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学生告状,班主任要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告状。  懂得告状  就目地来说,学生告状主要可以分成三类:首先是维护正义类,比如学生举报值日生偷懒、考试作弊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界定和概念体系  立体化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立体化语话分析研究中,这一概念源于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术语:“通过使用不同的媒介把静态的资源,包括服饰、发型、脸型等和动态的资源,包括语言声音、表情、动作、姿势、目视等纳入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感官充盈的体验,引起多层次的联想。”立体化教学模式不同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它包括的内容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