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鼓励员工 加班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董明珠在办公室待到很晚,走出来时,她看到员工们竟然全都待在办公室。董明珠问各部门经理:“为什么大家都不下班?”经理们互相对视一下,默不作声。董明珠若有所悟:“不会是因为我没下班,大家都不敢走吧?”一位经理直言不讳:“董总,大家心照不宣,您都没下班呢,大家怎么好意思先行离开?”董明珠决定以后按时下班,不影响员工们休息。
  一个月后,董明珠想看看员工们加班的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她在下班后不久又回到办公室,结果发现依然有不少人在加班。她再次把部门经理叫来了解情况。部门经理的反馈如出一辙:“除了个别人加班确实是情有可原,自身能力不够,想笨鸟先飞,其余人加班都是随波逐流。还有的担心自己不加班会给领导留下不良印象。”董明珠陷入沉思:同事之间良性的竞争确实有利于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但是毫无意义的加班必须遏止。
  为此,董明珠专门成立督察小组,“驱赶”跟风的加班者。督察人员当面询问加班者:“你为何不下班?在这里做什么?”凡是回答模棱两可的人,都会被督察们严厉“赶走”。
  董明珠再三强调:“只要你把工作完成好,我是不鼓励加班的。我不希望大家把加班拿来攀比和竞争,不用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责任编辑/劉大伟 北原)
其他文献
该论文简要回顾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报刊活动和所接受的新闻教育,梳理了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并对毛泽东发表于1948年4月2日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此文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集中概括,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发展的里程碑,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的伟大标志。
一诺应承,可抵千金  1980年,陈玉梅与杨思均为上海华丰搪瓷厂员工。当时,杨思重病入院治疗。陈玉梅每天下班后就前往医院照顾杨思。那天在病房里,杨思悄悄地塞给陈玉梅一个铁盒,并请她待两个儿子长大后亲手交给兄弟俩。陈玉梅问:“铁盒里放的是什么东西?”杨思说话已经很困难了,便写道:“病房里人多,不方便,只托你先保管好。”陈玉梅说:“好的。”  不久,杨思去世。陈玉梅多方寻找杨思的儿子,遗憾的是一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