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9、天山农牧师
  夏日天山,晴空白云,森林茂密,风吹麦田,绿浪翻滚。
  提记:
  天山农牧师当年垦荒2万公顷,生产粮食375万公斤。不但完全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还为全体驻疆官兵的生产自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天山农牧师又开荒一万公顷,产粮520万公斤,养殖猪、马、牛、羊五千余头只,各团场还自建住房万余间。建成了天山农牧师总医院及四个团场分院,红星小学校五座。大大改善了官兵的生活条件。成为初具规模的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的农垦模范师。
  秋日的胡杨林,金黄金黄的灿烂无比。
  成熟的麦田,也是一片金黄,接天连云,又是一派丰收景象。
  十几辆斯大林八十号拖拉机和苏式眹合收割机组成的一支钢铁队伍,滚滚开进。
  张中宇和乔永江乘坐的吉普车,迎面而来。
  整个机车队停下。沈群众从第一辆拖拉机上跳下来,等候在链轨旁。
  他看见张中宇和乔永江走下吉普车,便立刻跑步向前,立正报告:兵团第一机械营奉命赴天山农牧师执行麦收任务,全营集结完毕。营长沈群众,请示行动命令。
  张中宇朝沈群众的肩膀上狠狠的擂了一拳,道:你小子还真就成了气候啦!两年没见面,你就成了兵团第一机械营的营长。我都管不着你了!
  沈群众立正,应道:我永远是张师长、乔副师长的兵。一切行动,听从天山农牧师首长的指挥。
  乔永江:我说沈群众啊,你还真给咱们天山农牧师争脸哪!听说,你的农机营能一天收麦子几百公顷。咱们天山农牧师的万顷麦田,不够你十天干的。有出息。
  沈群众低声道:这还不是张师长教导的结果吗?日有所知者,为智。我真是天天学知识,长见识,所以我就有智慧了。挠址成营长了。
  张中宇:你小子少跟我这儿滑磨吊嘴儿的胡扯蛋。啥本事都得自己学,别人帮不了大忙的。
  沈群众再次立正,道:是,请首长分配任务。
  张中宇用手一指,画了个大圈,道:这一片三百公顷,都是你的啦。开镰!
  十台拖拉机,拖着十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开始在金色的麦田中作业……
  30、红星小学
  书声朗朗。二年二班的教室里,陈春晓在讲课。张文翰的同桌是乔永江的女儿乔娜娜。
  陈春晓:现在,我们听写课文,李白的诗《庐山》。请同学们准备好白纸本和铅笔。
  乔娜娜放好白纸本,打开文具盒,突然从里面跳出一只癞蛤蟆,吓得她尖叫着逃离了课桌,一直冲到讲台前,抱住陈春晓老师。
  陈春晓很生气,叫着:谁干的?张文翰是不是你?
  张文瀚起立,应道:报告陈阿姨,是我在考验乔娜娜同学的胆量。她是军人的后代,将来还要战天斗地,如果连癞蛤蟆都怕,将来怎么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呢?怎么和美蒋反动派斗争啊?
  孩子们大笑,嚷着:当然不行。怕癞蛤蟆,还能和反动派打仗吗?
  陈春晓:你别叫我阿姨,这是学校,我是你的老师!
  张文瀚:是。陈老师。
  陈春晓走过来,把他从座位上拉了起来,然后,推出教室的门外,叫着:你就站那儿,给我好好反省。看我告诉你爸爸,让他打烂你的屁股。
  张文翰低声请求道:陈阿姨,陈阿姨,你可千万别告诉我爸呀!我求你啦!……
  门关上了。
  张文瀚抱着头,蹲在地上。百无聊赖地看蚂蚁打架。忽然,有一只四眼儿小黄狗跑到他跟前,亲热的蹭着他的腿。他一把将那只小狗抱在怀里,掏出几只绿蚂蚱,喂给小狗吃。嘴里说着:小四眼来啦?这是我特意为你捉的大蚂蚱,我知道你爱吃这个。
  冯迪来到他的身边。
  张文翰也不抬头,道:是冯老师吧?我知道,小四眼儿来了,你就一定会来的。
  冯迪:怎么,又犯错误啦?你这孩子,怎么老是惹你春晓阿姨生气啊?她容易吗?每天都要做饭给你吃,还要给你洗衣服,什么都得管你。
  张文瀚:我知道,她虽然不是我妈,也跟我妈妈差不多。可是,我爸爸他为啥不娶了陈阿姨呀?
  冯迪:你个小小的孩子,怎么长了个大人的脑袋呀?什么都想。跟我到教导处去吧,这秋老虎,在外面晒着,不热啊!
  张文瀚摇摇头,道:我可以惹陈阿姨生气,但我不能让她伤心。我要是跟你走了,她会伤心的。
  冯迪默然无语。最后,她低低地说了声: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啊!
  冯迪走了。小黄狗也走了,临走时,还没有忘了朝张文瀚摇了摇那条小尾巴。
  张文瀚干脆跑到院子的草丛里去捉蚂蚱,直到校工老王敲响下课的钟声。
  所有教室的门都开了,上百个孩子涌出教室。几位老师也走到校园里有说有笑地走了。张文翰躲到了墙角里。
  陈春晓把学生们送出校门,回身来找到张文瀚,拉着他往学校外面走。边走边道:我听师部那个刘参谋说,你爸爸今天要回到师部开党委会,我们早点回家,做几样好吃的菜,你们父子俩也难得一起在家里吃回饭。
  张文瀚:陈阿姨呀,你可千万别在我爸面前告状啊。我爸爸的那条大皮带,抽人老疼了。
  陈春晓:怕疼?怕疼你就别闹事儿啊!
  她拉着他,趔趔趄趄走了。
  农一团收获后的麦田里,红日西斜。师部文艺小分队的女兵在为休息了的机耕队的战士们演出快板《夸夸咱们的拖拉机手》,五名女兵声音齐整甜脆,战士们热烈鼓掌。
  阿依古丽和两名女炊事员赶着一辆送饭的马车来了。
  伙食不错,羊肉炖胡萝卜。
  阿依古丽一面给大家打饭,一面对沈群众道:沈群众,你现在是营长了,比二八五团也差不多啦,啥时候能娶个媳妇儿啊?
  沈群众:本营长现在是志在高远了,就别提娶媳妇的事儿啦。我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把现在的农机一营搞成个农机团。将来,咱们的军垦农场也要像苏联老大哥的集体农庄一样,种地、收割、田间管理,样样全都机械化。你们大伙就等着伸手拿大馒头吧!   一个女炊事员:那我们不成了剥削阶级了。
  沈群众:女人就该在家里做饭、生娃?再说,你们已经吃过苦啦。刚来那会儿,连地窝子都没有,住帐篷,睡工棚。几家子人拖儿带女,挤一铺大炕。有的婆娘半夜出去上茅房,回来钻错了被窝的事儿都有啊。你们里面,有多少人半夜哭鼻子啊?谁不知道啊!
  另一个女兵:可不是吗?招兵的时候说,兵团这地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农业大学,医学院,师范学院。结果是,自从出了嘉峪关,处处都是戈壁滩。等到了迪化,看见的就是马路边上一个楼,两个警察,三个猴。红山公园里就有三个猴啊。再往前走,到了哈拉毛墩了,连猴也没有了。荒原的草,开荒的烟,大水泡子连成片。住地窝子,吃马粮,煤油灯下补衣衫……
  人们沉默。
  沈群众:这不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吗?五0年,咱们全师收了300多万公斤粮食,解决了驻疆部队一半的口粮啊!现在全疆15万官兵,已经有6个师级军垦农场,每年就能生产2000万斤粮食。这样发展下去,咱们新疆兵团,那还了得吗?而且,我们真的办起了农学院,办起了师范学院,办起了医学院。各个师不但有小学,连中学都有了。全国各地多少有志青年,都往咱新疆军垦这儿奔那。
  众人点头。
  阿依古丽:你这说的有点太远了,就来点儿实际的吧。我要跟你学开拖拉机。
  沈群众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你可不能跟我学开拖拉机。你那位爱吃醋的丈夫阿列克乌提,他还不得打得我鼻青脸肿啊?
  不知什么时候,阿列克乌提已经站在沈群众的身后。
  他郑重地向沈群众行弯臂礼,道:尊敬的沈营长,我,阿列克乌提,不会把这样的事情记一辈子的。当然,为了保卫我的爱情,我也不会为我当年的粗鲁向你道歉的。我只是想让我的阿依古丽成为维吾尔族第一个拖拉机手,希望你能答应我的请求。
  沈群众有些支唔。
  阿依古丽伸手揪住沈群众的耳朵,叫着:听见没有?教我开拖拉机,将来我的儿子,小阿列克乌提也要学开拖拉机!
  一个老兵:瞧见没有?啊?这女人一结了婚,就变成虎豹豺狼啦!
  众人哄堂大笑。
  沈群众好容易从阿依古丽的手中挣脱出来,正色道:行了行了,别闹了。我答应了,把阿依古丽培养成维吾尔族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阿依古高兴地跳起舞来。
  沈群众看看众人饭都吃完了,起身道:大家吃饱了饭,现在夜间作业开始。
  他摘下身上的军号,吹响了冲锋号。
  拖拉机手们立刻上车,机声轰鸣……
  31、张中宇家 夜里
  陈春晓把饭菜摆到了桌上,有一盘葱爆羊肉,两样青菜,外加一盘油炸蚂蚱。她告诉张中宇,这是你儿子给你添的菜。
  张中宇很高兴,对张文瀚,道:你小子有功。这油炸蚂蚱,可是好东西啊!天下美味呀!
  这时候乔永江走进来。
  张中宇开玩笑,道:乔副师长,你的鼻子真长啊!闻到味儿了?
  乔永江看看桌子上的菜,道:菜不错的,你得请我喝两杯吧?
  陈春晓赶快去拿酒。
  乔永江看着张文瀚,对张中宇,道:你们家的大公子,把我们家的娜娜吓得不轻啊,现在还在家里跟她妈妈抹眼泪呢。
  张文瀚放下筷子,起身就跑。乔永江一把拉住他,笑道:你小子把个癞蛤蟆放到娜娜的文具盒里,真下得了狠手啊?说不定有一天,我那闺女,她会成了你的媳妇儿呢?你不知道心疼自己老婆呀?
  陈春晓:乔副师长,不兴这么说啊,孩子才多大呀?
  张中宇指着文瀚,骂道:你个混蛋,小兔崽子!怎么这么坏呀!啊?春晓老师,他在学校里是不是经常闹事儿?你怎么不告诉我呀?
  陈春晓:一个小男孩儿,正是淘气的时候。我要是什么事都告诉你,你这个师长,只好回家来当老妈子啦。
  张中宇要打张文翰。
  乔永江却护住张文瀚,道:这孩子你可不能打,打坏了我这个未来的女婿,不饶你!
  张中宇笑了,道:不能包办那。这都啥年代了?也许,你家娜娜根本就没看上我这小子呢。
  张文翰:我还没看上她呢!
  张中宇:住嘴!不能这么说话,让人家娜娜没面子。记住,男人就要有男人的风度。
  田成龙也来了。
  张中宇:嘿!你也闻着味儿了?
  田成龙:这不好吧?师长请副师长喝酒,咋说也不能忘了我这个副政委吧?班子容易不团结哟。
  乔永江:我是来替我女儿打抱不平的,赶上了。你来干什么?
  田成龙:我可是有意赶来。我知道,张师长一回来,春晓老师一定会做上几个好菜,让这爷俩解解馋。所以我就来了。
  乔永江:我说嘛!你这是有情报根据的突袭呀!我明白是咋回事儿了。
  陈春晓拿了个军用饭盒,把桌上的菜,每样菜都夹了些,放在饭盒里,又拿了几个馒头。她拉上张文翰,道:人家三个师领导一起,说不定要谈大事儿。我这个平头百姓不好旁听的。再说了,文翰今晚也不能在家住了,他爸爸说不定会打得他屁股开花呢。咱们走。
  她拉上文瀚走了。
  田成龙一副很失落的样子,道:怎么说走就走啊?这是不愿意见我呀!
  三个人重新坐下来。
  乔永江问张中宇,道:我说张师长,这都快两年了,卖什么狗皮膏药呢?春晓老师可是跟文翰的亲娘差不多了,你到底娶不娶人家呀?
  张中宇看着田成龙,道:田副政委不娶媳妇,我怎么能娶媳妇啊。
  乔永江:这我可就不明白了,田副政委娶不娶媳妇,与你张师长有什么关系啊?
  张中宇笑道:为将者,冬不张盖,夏不操扇;井未就,将不言渴;饭未熟,将不言饥。田副政委不娶媳妇儿,我当然也不能娶媳妇儿了。
  乔永江:可也是啊!我说田副政委,你也是的,组织上给你介绍好几位女青年了,其中都有大学生的。你为什么谁都不娶呀?等谁呀!   张中宇:我早就看出来了,咱们老田就看中了陈春晓老师了。是吧?
  田成龙喝了杯里的酒,道:男子汉大丈夫,我也不用藏着掖着。中宇师长也算我的老上级。不说假话,我真是这么想的,非陈春晓不娶。
  张中宇苦笑道:那我还能让陈春晓给我儿子当妈吗?
  乔永江看看田正龙,再看看张中宇,摇头道:这还真有点麻烦啦。
  田成龙:不是有点麻烦,是非常麻烦!
  张中宇有些无奈,他还是笑着,道:我是共产党员,不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男女之间的感情中,也并非只有爱情。所以,从今往后,我只把春晓老师当成我的妹妹。我正式交给乔副师长一个任务,那就是,说服春晓老师,马上同田副政委结婚,把喜事儿办了吧。
  乔永江:这话,我可是不太好说呀!这活儿不好干。我觉得春晓老师,她未必……
  张中宇:这就看你的工作方法和能力了!咱们农牧师,这两年内许多官兵都成了家,结婚的已经不少了。其中很多革命伴侣,都是组织上促成的嘛。田副政委也该有个家了,他还没有儿女呢。我儿子都十岁了,他比我更需要媳妇。
  他给自已和田、乔二人都倒上酒。然后端起酒杯,道:来!咱们喝酒,预祝田副政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喜结良缘。
  三个男人干杯。
  陈春晓宿舍。
  她给文翰洗脚,擦脸。然后,换了一支新的蜡烛,摆上了课本,道:你下午的课没听全,老师给你补上。你真不能这么淘气了,你妈妈要是活着,她一定会很生气的。
  张文翰一下子抱住春晓老师的脖子,动情地叫着;你就是我妈妈!我一定让我爸爸娶你。
  陈春晓叹了口气,道:你爸爸,是天山农牧师的师长,他心里装着的,是全师的每一个人,却唯独没有他自己。
  张中宇的家,三个男人还在说话。
  张中宇:现在,粮食的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棉花。养兵,得有吃有穿那。农二师从去年开始试种棉花。另外,听陶副司令的意思,还要把咱们的毛墩渠疏浚扩宽,把塔里木河的河水引进来,彻底地解决南疆各师的水源问题。
  乔永江:咱们还要开煤矿。有了煤,就可以办大型的发电厂,就可以发展新疆的钢铁业和纺织业。咱有那么多的羊,还有牦牛。将来,我们的军服,也要用呢子做。像苏联军队那样。
  田成龙:是啊!披件黄呢子大衣,马靴铮亮,那多威风!咱们兵团,牛大发了。
  张中宇:还说棉花吧。我听说,二师的棉花试种并不成功。去年他们种了一百亩地的棉花,平均一亩地才收了六十个棉桃,毫无经济价值。而我们科伦寨,丁甲屯,就有人种了三十几年棉花。全屯子里,二百多户人家穿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种的棉花织出来的粗布做的。咱们得向丁甲屯的老乡们求教哇。
  乔永江:对呀!现在也正是收棉花的时候,明天咱们就去丁甲屯,亲眼看一看。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的作品无论在叙事、结构、手法还是语言上都别具一格。他的创作受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他学习艺术的动力。翻译文学是王小波接触到西方文化资源的最主要的桥梁。其中王道乾先生的译笔和文学语言更是对王小波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关键词:王道乾;语言艺术;王小波;影响  作者简介:覃琛然,广西大学文学院2013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
摘 要:作为现代中外戏剧的巨匠,易卜生和曹禺的文学关系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曹禺本人也在不同的环境中提到易卜生与自己的关系,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否认易卜生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本文以易卜生《娜拉》和曹禺《雷雨》为例,从创作背景和形象差异两个方面探寻易卜生对曹禺的影响及曹禺对易卜生戏剧的超越。  关键词:易卜生;曹禺;《娜拉》;《雷雨》  作者简介:罗茜莎,女,安徽阜阳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文艺
摘 要:珍妮特·温特森作为当代英国畅销小说作家之一,其首部代表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半自传体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同性恋这一边缘群体,在自我身份认同中所面临来自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多重压力,而最终选择了勇敢面对最真实的自我。主人公珍妮特从而走上了一段心灵上的自我救赎,坚持本我的道路。最终得以破茧重生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身份认同;自我救赎  作者简介:修姝君,女,吉林延边
摘 要:契诃夫是俄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杰出代表。他塑造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创作题材广泛丰富,涉及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以小说《姚尼奇》为例,从小说标题入手简要分析契诃夫笔下部分知识分子无力摆脱环境影响,最终丧失其本性和信仰的可悲结局。契诃夫在作品中批判知识分子精神危机,并提出了个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  关键词:契诃夫;标题含义;知识分子;庸俗  作者简介:王泽宇(1990-),黑龙江省牡丹江
摘 要:与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相比,新世纪的诗歌面临着来自于现代化生活、商品经济潮流和诗歌自身发展需要等多方面的挑战。缺乏新意、艺术失衡的新诗因无法对社会现实产生足够而直接的影响而陷入了信任危机,日益走向边缘。新世纪诗歌生长的可能与希望在哪里?不为外部环境所惑,坚守诗歌阵地的诗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缅怀中,选择回归传统,寻求新世纪诗歌的诗意“突围”。本文拟从西化倾向的理性反思、精神家园的缅怀建构和文化自
北極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参观当地的野生动物和美妙的景观,同时体验 当地文化。  The icy beauty of the Arctic attracts thousand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to see its wonderful wildlife,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s. Visitors can take ships
作者简介:李正阳(1999012-),男,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2014级13班高中在读。  你說,城市绵延不绝,你看不到世界的尽头。那双落寞的眼神,一如原始的忧郁。你看不到世界的尽头,可我却看见了你的尽头——在珍妮弗尼号的怀里燃烧,没入了大海,灰飞烟灭。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你的寂寞的心有光的地方便能安放。  寂静的深夜里我安然的读着1900寫给他朋友最后的话语,然后一字一句地摘抄在白纸上,送给自己。
【摘 要】   网络教学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之中。为了了解其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的50多所职业学校的网络教学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调查了职业学校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教师使用平台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在平台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如何设计职业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以及如何发挥平台效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突如其來的大火让高中的第一天姗姗来迟,也让“我”惴惴不安。妈妈的鼓励、崭新的校园、优秀的师长,一切都让高中的第一天充满了新奇与希望,也让“我”重拾了对未来的信心。  1 I knew my first day of high school would be challenging. There would be higher expectations and the teachers would
摘 要:作家生活于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就免不了被本民族地域文化所影响。其中,藏族女作家梅卓对藏区独特的地域风貌及风土人情的书写就使得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风情。她的散文创作立足本土,辐射大千世界,为读者绘制了一幅青藏高原藏族人生活的风俗画卷。本文试图以梅卓的散文集《走马安多》为着重点,揭示其散文创作中对独特地域文化的执着书写。  关键词:梅卓;地域文化;自觉意识;话语表现  作者简介:李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