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物理实验则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的源泉,观察是得到知识的首要的步骤.观察物理现象,是学习、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
观察力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和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很多因素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掌握观察方法,明确观察思路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动态的关系.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全面、客观、精确地观察物理现象,实现观察目的.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明示观察活动相应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就可以渗透科学的观察方法:可采用老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同时实验的方式.①学生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是音叉,目的是不同的响度音叉的动态有何不同.如果老师不加以明示,可能会有学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乒乓球上,失去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的机会.②怎样观察这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领,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分辨出音叉发声时振动幅度的大小,运用转化法,借助于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③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指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检测观察效果的手段之一.
二、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顺序
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实验中学生应明确观察的目的,并用这个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观察的过程,这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细致的观察上.例如,在教学“串联与并联电路”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什么不同?然后分别把标有“220 V,40 W”与“220 V,60 W”的灯泡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分别串联到电路中时哪一个更亮?再看看并联到电路中时哪一个亮?通过实验学生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同点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实验的观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如在测定灯泡额定功率时:(1)观察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确定电源电压;(2)看电流表上的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3)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与最大阻值;(4)在连接电路前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否在阻值的最大位置;(5)电压表是否是并联在灯泡的两端;(6)电流表是否串联在电路中,量程选得是否恰当;(7)等到实验开始时,立即闭合电键,调动滑动变阻器,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这样有顺序的观察,从而顺利的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三、观察物理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各种物理现象,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的去寻找、去发现.如,学了“液化”这个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寻找“白气”现象.学生会找出:烧开水的水壶冒出白气;夏天冰糕周围有时有白气;冬天人呼出的白气;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冒出的白气;舞台上用白气产生一种舞台效果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白气”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如,学了杠杆后让学生们寻找身边的杠杆,他们会找到:用笔写字,笔相当于杠杆;用笤帚扫地,笤帚相当于杠杆;用筷子夹菜,筷子相当于杠杆;用铁锨挖土,铁锨相当于杠杆;镊子、钳子、剪刀等等都相当于杠杆.学生们把这些就在自己身边的物体看成杠杆,并找到了支点、动力、阻力,分析出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学生们感到这样学习有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们把一些常见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丰富观察途径,提供观察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说明不仅要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含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从物理的角度、用物理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并能提出各种问题.生活中能观察的物理现象很多.如,观察筷子在水杯中不同的偏折方向,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从自然中观察.如观察阳光下人的影子在一天中的长短变化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变化?雪弄脏后为什么融化的更快?观察雨、雪、霜的不同,研究其形成的规律等.从插图中观察.现在的教材中安排有很多的图片,有现象图、原理图、装置图、实物照片等,这些图片把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科学规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也是一种很好的观察分析的途径.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多方面相结合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从中培养学生爱观察、会观察、善观察的习惯,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观察力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和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很多因素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掌握观察方法,明确观察思路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动态的关系.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全面、客观、精确地观察物理现象,实现观察目的.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明示观察活动相应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就可以渗透科学的观察方法:可采用老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同时实验的方式.①学生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是音叉,目的是不同的响度音叉的动态有何不同.如果老师不加以明示,可能会有学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乒乓球上,失去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的机会.②怎样观察这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领,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分辨出音叉发声时振动幅度的大小,运用转化法,借助于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③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指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检测观察效果的手段之一.
二、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顺序
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实验中学生应明确观察的目的,并用这个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观察的过程,这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细致的观察上.例如,在教学“串联与并联电路”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什么不同?然后分别把标有“220 V,40 W”与“220 V,60 W”的灯泡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分别串联到电路中时哪一个更亮?再看看并联到电路中时哪一个亮?通过实验学生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同点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实验的观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如在测定灯泡额定功率时:(1)观察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确定电源电压;(2)看电流表上的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3)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与最大阻值;(4)在连接电路前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否在阻值的最大位置;(5)电压表是否是并联在灯泡的两端;(6)电流表是否串联在电路中,量程选得是否恰当;(7)等到实验开始时,立即闭合电键,调动滑动变阻器,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这样有顺序的观察,从而顺利的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三、观察物理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各种物理现象,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的去寻找、去发现.如,学了“液化”这个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寻找“白气”现象.学生会找出:烧开水的水壶冒出白气;夏天冰糕周围有时有白气;冬天人呼出的白气;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冒出的白气;舞台上用白气产生一种舞台效果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白气”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如,学了杠杆后让学生们寻找身边的杠杆,他们会找到:用笔写字,笔相当于杠杆;用笤帚扫地,笤帚相当于杠杆;用筷子夹菜,筷子相当于杠杆;用铁锨挖土,铁锨相当于杠杆;镊子、钳子、剪刀等等都相当于杠杆.学生们把这些就在自己身边的物体看成杠杆,并找到了支点、动力、阻力,分析出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学生们感到这样学习有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们把一些常见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丰富观察途径,提供观察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说明不仅要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含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从物理的角度、用物理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并能提出各种问题.生活中能观察的物理现象很多.如,观察筷子在水杯中不同的偏折方向,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从自然中观察.如观察阳光下人的影子在一天中的长短变化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变化?雪弄脏后为什么融化的更快?观察雨、雪、霜的不同,研究其形成的规律等.从插图中观察.现在的教材中安排有很多的图片,有现象图、原理图、装置图、实物照片等,这些图片把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科学规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也是一种很好的观察分析的途径.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多方面相结合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从中培养学生爱观察、会观察、善观察的习惯,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