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手枪套风尚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枪套一般要方便单手将手枪拔出或插入,因此多数会采用较坚韧的材料。早期的很多手枪套是以皮革制成,而当今,更多的手枪套是以尼龙或塑胶类的材料制成,其优点是坚韧、耐磨且价格较低。
  手枪套常见的佩挂位置是在腰际、腿侧或胸前,另外某些手枪套还能放入衣物或背包的口袋当中,增加隐蔽性并方便取用。
  常见手枪套款式
  肩挂枪套
  肩挂枪套的固定方式有些类似人们常用的背包,它经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连接的皮革或尼龙织带,将手枪和备用弹袋分别固定在身体两侧腋下偏低的位置(若持枪者惯用右手,那么,他的手枪会置于身体的左侧,而备用弹袋则在另一边),枪口则朝后方或下方。因此拔枪时,须以其惯用手划过自己身体的正面,然后将枪取出。
  对于那些惯用肩挂枪套的人来说,其主要优点是,持枪者不需要为了携枪而系上一条腰带,手枪和弹药的重量不会压在骨盆上,枪套不易于勾住异物,还能以快速且较小幅度的动作拔枪。如果在坐姿的状态下取枪,例如乘车甚至系上安全带,也会比腰际或腿挂枪套来得方便。因此许多警员、军用车辆驾驶员或武装护卫人员,都会选用肩挂手枪套。这类枪套的缺点是,由于装入手枪的枪口指向后方或下方,而目标通常出现在前方,因此,就拔枪并瞄准的过程来说,会使持枪者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对准目标。
  腰挂枪套
  这类枪套又可分为腰带外侧(OTW,outside the waistband)和腰带内侧(ITW,inside the waistband)两种,通常以皮革或尼龙材料制成。OTW型以织带或固定扣穿过腰带佩挂,ITW型则固定在裤腰边缘,且均置于惯用手的一侧。可见这是相当稳固的携枪方式,因此不少执法单位鼓励警员以这类方式携带枪械。另一种较少见的腰挂方式则是枪套先穿过腰带,再固定在使用者的背后,虽然在隐秘性方面更胜一筹,但这种方式影响拔枪速度,并且当使用者跌倒时会引发对脊椎的伤害,因此目前美国多数警局不允许警员以这类方式携枪。
  腰挂枪套的主要问题在于,使用者需解下腰带才能加挂或卸除枪套,较为不便。
  勤务/战术枪套
  对于能够合法、公开携带手枪的军警人员来说,隐秘性往往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除了便衣勤务外),因此手枪套可固定在勤务腰带外侧;而相对地,对佩挂在身体外侧的手枪而言,枪套所能提供的固定性(避免被抢夺等)就显得格外重要。但强调固定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在拔枪前须解除枪套的安全锁定机构,因此在速度上便会受到影响。这类枪套的锁定机构通常分为三级。
  第一级:仅采用一个简单的拇指快解(thumb-break)设计,只要解开便可拔枪。
  第二级:除了拇指快解外,枪套内还设有一个固定机构,在拔枪之际须将枪身向前/后倾,才能将枪套内的固定机构脱离,顺利完成拔枪动作。
  第三级:枪套内/外共有3个独立的锁定机构,必须在拔枪之际顺势全部解除,才能顺利完成拔枪动作。
  腿部枪套
  这类枪套多数由尼龙材料制成,固定在大腿外侧。这类枪套能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加挂的位置,并很轻松地固定或拆卸。
  脚踝枪套
  这类枪套固定在小腿(或靴子)内侧。通常执法人员会将脚踝枪套固定在非惯用手相对应的小腿内侧,内放一支较小的紧凑型手枪。
  这种持枪方式具有相当的隐秘性,适合携带小型手枪,但若是尺寸较大的手枪或当穿着裤管较窄的裤子时,不易放置。脚踝枪套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其稳固,以免持枪者在移动和奔跑之际不小心将枪脱落。
  腰包枪套
  在穿着衣物较少的状况下,将手枪固定在腰包枪套上,也是一项携行隐秘性的选择。
  手枪套的材质
  早期枪套多以皮革制成。皮革在塑型方面较好,且耐磨,往往能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如何维护皮革,再加上执勤环境的恶劣与湿气,会使皮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软化甚至变形,另外皮革在碰撞后会发出声音,对需要保持行动隐秘的人员来说需要格外小心。
  后来,尼龙材料代替皮革成为常用的枪套材料。尼龙质地轻,易于维护,价格低廉。由于尼龙较柔软,有可能在意外当中使扳机受到压力后击发,因此,当今的某些尼龙枪套外层会再覆盖一层塑胶外壳,以保障安全性。
  手枪套设计的几项原则
  枪套决不仅仅是简单地满足于置放枪支,其在设计时应统筹考量多种因素。
  安全性
  一款设计良好的枪套除了能在携行、拔枪与收枪之际给予手枪足够的保护外,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扳机在意外状况下被扣压,保险机构在意外状况下被解除,并防止击锤被意外触动。如果一款枪套在设计上可能会拨弄到手枪的保险,或是收枪之时无法避免扳机被触碰,那显然这种产品是危险的。
  锁定机构
  有效的锁定机构将能避免武器意外掉落或被夺取,目前多数具有这类防护效果的枪套,都是具体针对某种手枪的型号与规格进行专门特殊设计的。锁定机构的设计要合理,多重锁定机构无疑会保证携枪的安全与牢固性,但枪套上的锁定机构越多,拔枪所需的时间也会越长。
  锁定机构一定要设计得够大,并且容易在拔枪之际解除。某些快扣可能设计得比较小,或太靠近枪套,因此无法很快地解除,甚至要好几次反复拔枪才能打开,这样会破坏拔枪动作的顺畅性,延长拔枪时间。就战斗生理/心理学的层面来说,由于压力(心跳每分钟超过145次)反应,手指进行精细工作的能力将会受到影响,所以那些在设计上需要动作精细才能解除锁定机构的枪套,将可能在紧急需要拔枪时出现问题。所以对使用者而言,能在拔枪动作当中顺势解除锁定机构的枪套,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锁定机构应能在握住握把/抽离手枪之际一并完成。如美国G-Code枪套,其上设有一个大型按钮,拔枪同时,拇指顺势按压按钮即可解脱锁定,将枪拔出,既安全又方便使用。
  整体设计合理
  一个能依照枪型或佩带方式做调整的枪套,会增加使用者携枪的隐秘性与舒适度。而且枪套的设计应能在经过长时间的佩带后,仍不会引发种种不适。
  另外在整体设计上,一个好的枪套应该能很顺畅地拔枪或收枪,不会有额外的摩擦或刮损枪支。
  与其他装备的整合
  军警人员一般配备防弹背心并携带许多装备,因此设计手枪套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使军警人员携带手枪套,收、拔手枪之际避免相互影响,以使手枪自如运用。如现代腰挂枪套设有可旋转角度的固定座,其挂载在防弹背心上时,枪套可任意旋转调整,避免与其他装具碰撞。
  结论
  其实,包括枪套在内的装备,没有百分之百能适用所有的人或环境。无论是条件状况的改变,或是每个人在身体和训练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装备的性能与安全程度。因此确认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装备,了解其特性,多加训练,才是应有的正确态度。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实用价值和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边缘学科,与生物工程、空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