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疏血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T段的变化值、疾病每日发作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ST段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无出血情况发生,对照组出血率为27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50-01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临床中常见的冠心病急性事件,病情变化非常大,有一部分患者在心绞痛发作后,病情很快进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导致死亡,有研究报道指出[1-2],不急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疾病发作后3个月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10%~25%,而死亡风险在14%左右,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治疗不急定型心绞痛的药物非常多,临床疗效也参差不齐,笔者采用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3]。排除标准:最近三个月行外科手术者或颅内发生过出血者;最近12个月发生过消化道出血者;血小板数量在100×109/L以下者;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者,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者。将入组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龄(671±78)岁;有心肌梗死史3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合并高血压11例;心功能分级I级为10例,II级为14例,III级为5例;初发型不稳定心绞痛11例,恶化劳力型不稳定心绞痛15例,混合型不稳定心绞痛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龄(678±82)岁;有心肌梗死史3例;合并高脂血症11例,合并高血压13例;心功能分级I级为11例,II级为13例,III级为5例,初发型不稳定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3例,混合型心绞痛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卧床休养,24h心电监护,对于呼吸困难或发绀患者要予以吸氧,并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使用ACEI(如贝那普利)、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进行降血压治疗,运用强心苷(如地高辛)类药物改善心衰症状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21113)治疗,5000U低分子肝素于腹部皮下注射,每隔12h给药1次,连续治疗7d;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21215)治疗,6ml疏血通注射液溶于25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d。治疗期间需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发生,若出现严重出血时应立即停止给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的改变程度、24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患者血小板计数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情况[4]:①轻度:患者发生鼻腔、牙龈、注射部位出血或淤血,口腔黏膜、皮肤有出血点或瘀痕,镜下血尿;②中度:患者消化道发生出血,肉眼血尿;③重度:患者颅内发生出血,或出血量大需要输血。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T段的变化值、疾病每日发作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小板计数值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发作数、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无出血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出血,主要为腹部注射部位皮下轻度淤血,出血率为27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公认有以下几点[5-6]:粥样硬化斑块上覆盖的纤维帽破裂出血、周围血小板聚集黏附、凝血机制的激活等均可诱发血管腔内梗阻性血栓形成。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传统硝酸酯类制剂、CCB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是通过提高患者心肌供氧度或减少[J机体耗氧量来达到治疗目的,药物并未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因而,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疗效不够理想。近年来,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的病发率。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疑血酶Ⅲ依赖性的抗血栓类药物,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加速释放出纤溶酶原活化物、组织因子以及凝血过程的抑制物,而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较多,如出血、过敏、血小板减少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疏血通注射液来源于中药水蛭和地龙,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是水蛭素和蚓激酶等活性物质,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提取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效成分,有效隔离了易导致过敏的大分子蛋白质,降低了过敏的发生率[7]。疏血通注射液药理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抗 Xa因子与抗IIA因子比例为4∶1~2∶1,和血小板结合了的Xa因子也有抑制作用,对血小板数量及其功能几乎无影响[8];②可以保护内皮细胞,有效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发挥抗凝机制;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通常大于90%;④可以溶解纤维蛋白,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其抗凝的作用时间一般超过16h-24h,药物半衰期较长。
  综上,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Huxley RR,Woodward M.Cigarette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compared with m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Lancet,2011,14(378):1297-1305.
  [2]马建林,马立宁,张银环,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和血小板P-选择素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药,2014,9(2):145-148.
  [3]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4]董倩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主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776-777.
  [5]崔娜.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0):877-878.
  [6]Shaw LJ,Bugiardini R,Merz CN.Wome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Evolving knowledge[J].J Am Coll Cardiol,2009,54(17):1561-1575.
  [7]曹鸿,傅薇,张云坤,等.疏血通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3):215-216.
  [8]魏蕾,宫鹏.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进展[J].安微医药,2012,16(12):1879-1882.
  (收稿日期:2015042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1例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法治疗,并配合相应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骨折情况
【摘要】目的:观察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总结两组患者围术期表现及预后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23.7±59.8)ml,切口长度为(4.6±0.8)cm,治疗优良率为81.3%,均明显好于
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对未婚女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未婚女性166处0.5~3cm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未婚女性乳腺病灶的